APP下载

与语文阅读教学面对面

2017-02-18乐尚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读书阅读教学语文

乐尚莲

阅读是获取语文知识,提取有效信息,提高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作家曹文轩在《阅读的意义》中送给孩子们七句话:“阅读使我们成为大写的人;阅读使我们变得富有和强大;阅读创造了生命的质量;阅读使人修身养性;阅读帮助我们发现前方;阅读是一种优雅的姿态;天堂是一座图书馆。”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对于阅读教学,我进行了探索实践,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取得了较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培养。

一、创设读书氛围,合理选择阅读内容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为“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对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所以创设家庭的读书氛围、学校的读书氛围,指导学生合理选择阅读内容尤为重要。

我按初中三年罗列书目,让每个学生每一个学期到图书馆选定一部文学作品和一本文化教育书籍阅读,同时拥有一种期刊读物,充分利用好图书。读名著、读国学经典、读诗歌、读历史、读哲学文学理论、读时事,从书中汲取营养。自读本须同步阅读,阅读时要做圈点批注。名著可以互相借阅,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阅读,看后写出读后感,每两星期做阶段性检查与交流,学期结束总结评比,评出“阅读之星”,并给以奖励。“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读教学不应是“深挖洞”,而应是“广积粮”,阅读量不够,感性认识不足,哪来理性的飞跃?阅读本质不是技能训练,而是通过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思考创造之火,照亮学生的心灵、释放生命的力量”。同时,合理利用电子媒介,现在的孩子也喜欢玩微信,我指导家长和学生关注一些有关课外阅读的公众号,比如 “有书共读”“听周国平”“兰亭朗诵书院”“为你读诗”等等都是很经典的听读平台,可以引导学生每天坚持用零碎的时间听读。

居里夫人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要教育学生读好书,使学生从好书中受到美的感染和陶冶,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为阅读教学奠定厚实的基础。

二、加强背诵记忆,积极存储丰厚语料

现在,语文教学中有重理解轻背诵的倾向,以为这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其实,语言能力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对前人的经验的一种模仿;且基本是一种‘不求甚解的模仿”。中国古代素来学习文章以强调“背诵”为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些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加强诵读的。白居易在求学读书的时候,诵读得口舌生疮;苏东坡把每天花两个时辰诵读《汉书》作为自己的必修课;曹雪芹词汇量达8000多;英国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词汇量竟达12000多;巴金能背诵《古文观止》里的200余篇古文;于丹从小就背四书五经,丰厚的语料语素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妙笔生花的可能。先背课文,再背古诗,背经典片段,开展背诵比赛。我在所教的班级展开的“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已经两年了,同学们在“考级”的刺激下,积累了大量经典诗文,写作时,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让同级教师赞不绝口。

坚持做读书笔记。即使暑期同样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每天形成至少300字的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同时在抄抄写写中积累语料,并学会思考,学会体悟,一个暑假下来,形成“我的读书手册”。鼓励有条件的孩子在网上开通博客,把阅读感受写成博文。

《东坡志林》里提到,有人问欧阳修怎么写文章,他说:“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培养细水长流的读书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水到渠成。

三、发挥情感效应,激活思维引发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充分发挥情感效应,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创设情境而让学生达到“悟”的境界。这种感悟,有的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能够深切领会文章的妙处;有的,也许是只可以意会不可言传,作为一种情绪记忆在思维的深处。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装进另一个人的思维。”虽然学生智力因素不等,但是同一环境中的学生非智力因素相近。在阅读教学中首先抓住学生非智力因素施教,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吃饱”。然后提出一些能体现梯度的阅读思考题,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吃好”,并鼓励思维敏捷的同学进行阅读理解时敢于突发奇想。这样,就能增强学生整体的阅读教学活动参与意识,激发语言学习兴趣。阅读教学形式多样,具有相对广阔的抽象空间,为学生活跃思维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情感交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文课文大多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或严密的逻辑推理。有的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有的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有的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有的洋溢着诗情画意令人神往,有的说理有力无懈可击。师生共同相融在强烈鲜明的情感意境中。一盆花草,一幅图画,一个谜语,一声问好,一句比喻或笑话,一段诵读或吟咏……只要是为具体的阅读教学主题服务的,且运用得当,都能创造出一定的情感意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拓展课外阅读做好准备。

四、引导概括复述,持续发展阅读行为

把复述故事作为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以巩固学生的阅读效果,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因为学生的复述不是对原文一字一句不变的背诵,就是较详细的复述也只能是较接近原文。所以,学生要在对原文的理解领会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取舍、概括、改动。而这种取舍、概括、改动本身就是一个思考过程。有些复述还需带有创造性。这样通过复述,就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想象力和思考力得以培养。通过复述,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复述要求在掌握课文思路、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的语言正确地表达出来。另外,复述还能使学生在吸收运用原文中的优美语句、语言发展为自己的书面言语,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复述训练,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循序渐进地进行。每节课的前五分钟请一位学生复述读过的主要情节、看过的电视节目、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先让学生复述故事中优美的句子,训练一阶段后,再让学生从头到尾把故事讲述一遍,再让他有表情、有动作地复述一遍。最后,再讓学生谈一谈对这个故事的看法和阅读感悟。这样,学生就会变得爱思考、会思考,思维能力也能发展起来,从而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说到底,就是培养了擅长阅读、思考与表达的读书人。

北大教授陈平原说,语文教学的门槛很低,原因是“急不得也么哥”,像广东人煲汤那样,需要时间与耐心。三年的坚持与循序渐进,使学生的阅读行为可能成为终生持续的行为。

五、重视朗读训练,自主构建乐学境界

叶圣陶先生指出“有很多地区,读语文课本是一字一拍的,这根本不成语言了。中学里也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下,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用说表出逻辑关系、传出神情意态了。这是不能容忍的”。作家魏巍在他的回忆性散文《我的老师》中,曾满怀深情地提及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朗读,他说:“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这一点给我很大的启示,在语文课堂上重视朗读,对学生的阅读能起到春风化雨、细雨润物的良好作用。老师范读、录音听读、学生分角色朗读、集体朗读,形式不拘一格,总之就是让朗朗读书声充盈课堂。老师对于晨读内容必须加以推荐、指导。我每个学期自己准备了由王立根老师编选的《晨读》,学生获益匪浅。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这里的“享受”,是指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鲜活而生动的乐趣。循着这种途径进行朗读,朗读才可以进入更自觉的境界,学生也才能达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乐学境界。可以肯定地说,朗读是达到乐学境界的一个重要桥梁,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曹文轩说:“阅读可以让一个美丽的女孩更加美丽,阅读可以让一个英俊的男孩更加英俊。”“这个世界上最优美的动作就是阅读。” 阅读的魅力在于它是一个“无结论”的世界,常读常新,给阅读者带来真正的创造,发现的喜悦。加强阅读教学,引领学生畅游书海,无疑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增强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说:“一辈子的道路,取决于语文。”而只有阅读才能使我们成为高贵的人。读好书,好读书,是一种要求,更是一种境界。

参考资料:

1. 陈平原《语文之美与教育之责》,《文汇报》2015年1月9日。

2.曹文軒《阅读的意义》,《阅读》2016年第9期。

猜你喜欢

读书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