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贝“赖着不走”
2017-02-18曹雪梅
曹雪梅
案例
3岁的悠悠在她最喜欢的蹦蹦床上跳得正起劲呢。这时,已经是午饭时间了,爸爸妈妈催了好几次都没有见效,悠悠总是用同一句话回答:“我还没玩够呢,还要玩!我不想吃饭。”爸爸妈妈威逼利诱,可悠悠还是无动于衷,再好吃的东西比起在蹦蹦床上跳都毫无吸引力。最后,爸爸妈妈决定强行把她拖走,可还没动手,孩子就大哭起来,引得旁边的人回头看,爸爸妈妈都不好意思了。后来,还是妈妈想了一招:“悠悠,你自己说,你还要跳几下?五下还是八下,跳完我们就去吃饭好不好?”悠悠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还想跳五下。”于是妈妈和她一起数起来:“一、二、三、四、五!好了,我们走吧!”悠悠老老实实地从蹦床里面出来,高高兴兴去吃饭了。
很多父母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带孩子出去玩,结果孩子却“赖着不走了”。看着孩子“耍赖”的样子,爸爸妈妈又好气又好笑。有的父母会选择听从孩子的意愿,觉得成人应该学会等待,要尊重孩子游戏的权利;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是在破坏规则,不应该纵容,应当坚持自己的原则。
在我看来,一方面,孩子能够长时间专注做一件事情是值得高兴的,这说明他有着很强的专注力;但另一方面,有时候这种“赖着不走”可能会打乱孩子已建立的作息规律,也可能蔓延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慢慢养成拖延的毛病。
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越过那条界限,父母就需要干预,帮助孩子在規则以内活动。这种管教并没有破坏孩子玩的权利。
对于孩子“赖着不走”的行为,其实有一些简单又见效的方法可以借鉴。
“数到5”
这是我最常用并且最有效的方法。当然,可以变通一下,变成“再玩五下”“再跳十下”等等,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再玩五分钟”我认为对于小年龄的孩子是不合适的,因为时间太抽象了,他们无法计数,就算大人指着手表,他们脑中也没有什么概念。倒是一些可以操作的动作孩子更容易明白也更容易合作。对于上面悠悠的行为,爸爸妈妈想了很多招都没用,最后妈妈用了“数到五”的方法,居然孩子一下子就配合了,最后大家都开开心心地离开。
也有的人会用倒数的方法,比如五秒内跑到妈妈身边来,然后妈妈就开始数“5,4,3……”。这其实是在用倒数来转移注意力,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个方法并不是太有效,因为孩子根本就不想离开他手里玩的事情,还是要让他从喜欢的活动中结束。
下次如果孩子赖在游乐场不走,大家可以试一试用上面的方法,让她自己决定玩几下,玩好就走。多半孩子是能够实践诺言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孩子在公共场合与父母对抗,号啕大哭、满地打滚,很多时候用对了方法就可以让场面不那么“壮观”了。
让孩子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
案例中悠悠妈妈就使用了“选择题”的形式“你还要跳五下还是八下”,当然悠悠也可能不同意,说想跳“二十下”,但思路肯定是跟着妈妈走的,即使她回答“二十下”也是在做选择题。但如果妈妈用“问答题”的形式“你说你要怎样才走”,估计一时半会儿问题也解决不了,因为这对孩子来说太难了。让孩子做选择的办法在很多情况下适用,比如孩子不想换衣服出门,父母可以试着拿出两套衣服问:“你是穿这个裙子还是穿这条短裤?”孩子会选其中一样,然后就把刚刚的对抗给忘记了。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多次发现让孩子做选择的好处,无论是在跟我对抗的过程中还是平日里其他场合中,孩子是喜欢我们给他选择的机会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体会到了父母是尊重他的,他也更乐意配合。
事先说明规则并执行惩罚
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冲突,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事先定好规则,玩到什么程度就需要离开,如果没有执行就需要接受惩罚。比如悠悠的爸妈可以在出门前跟悠悠说:“今天去游乐场玩,只能玩一个半小时,12点我们要去吃午饭,如果你赖着不走,那就没午饭吃,而且这个月也不能再来这里玩了。”快到12点的时候再提醒一下:“悠悠,马上到12点,我们得去吃饭了,你之前答应了的,说话要算数哦。”如果悠悠不能执行,那么试试前面两招,还不奏效就只能执行惩罚,这个月就不再带她来玩了。
很多父母质疑孩子遵守诺言的能力,我要说的是,孩子是愿意并可以做到兑现诺言的。我女儿3岁左右,已经完全明白了“说话算数”是什么意思,她每次跟我约定睡前要读两本书,读完第二本,虽然嘴巴还是念叨着“还要看一本”,我就提醒她“你刚刚答应了我的,看完两本就睡觉,说话要算数哦”,她就立刻遵守诺言了,乖乖睡觉。有时候不是孩子不遵守诺言,只是他忘掉了自己的话,父母适当提醒,他就会按照自己说的去做。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平日里要言行一致,树立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妈妈爸爸说话算数”这一点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一来,孩子会模仿这种行为,自己也说话算数;二来,孩子知道如果不按照规则来执行,爸爸妈妈是一定会执行惩罚的。孩子也会权衡,从长远来看,还是乖乖遵守诺言比较有利于自己。
坚持原则,不要因为“旁人”而放弃管教
在公共场合管教孩子跟在家里不一样,我们很容易受环境影响,也就是说“旁人”的反应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有的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点并加以利用。比如案例中,悠悠的父母想强行把她带走,可还没动手孩子就先发制人,大哭起来了。父母刚开始按照原则来教育孩子,可偏偏这时候旁边有其他成人给予孩子同情,无论是言语或是眼神。“哎哟,就让她再玩会儿吧,看孩子都哭成这样了,晚一点吃饭也没关系嘛。”言下之意,还埋怨起管教的父母来了。
有的父母为了面子,就想着赶紧息事宁人,只好立即满足孩子的要求。若真是这样,从此以后,悠悠的父母估计再也没法把她带出游乐场了,除非她自愿走。这种因为“旁人”或者“面子”而向孩子的不良行为或不当要求妥协,带来的后果不只是无法把孩子带出游乐场,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孩子上,父母失去了威信,失去了主动权。我女儿很喜欢去图书馆,里面有一间玩具室,很多孩子在里面玩。她进去之后,一头扎到里面,怎么都玩不够,我在使用了浑身解数仍不见效后,就只能强行把她带走,即使号啕大哭也决不妥协。孩子“忘性”很大的,一上车,给她听听音乐或者玩玩玩具,很快就安静下来了。
最后,想说明一点,孩子出去玩“赖着不走”,还有很多变通的方法可以用,比如:试着早点儿出门,这样可以让孩子玩上好几个小时,到饭点也玩够了,自然就愿意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