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中要抓关键巧审题

2017-02-18潘志刚

教书育人 2017年17期
关键词:挖井题眼人称

潘志刚

小学作文中要抓关键巧审题

潘志刚

审题是作文写作的首要任务,也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审题就是审查清楚题目的内容要求、写作要求,领会该题目的思想意义。详细的审题可以帮助小学生明确题目的要求,领会出题者的意旨,避免后面的长篇大论“跑偏”了题目的要求,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严重错误。

一、“细”审题

1.审清题目规定的基本范畴

尽管小学生作文的题目要求都是简单明了,但对于理解能力和注意力稍差的小学生来说,弄清楚这些要求还是需要仔细、严谨的学习品质。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中,要反复强调这一点,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我爱妈妈”,该题目规定了一定是写“自己”的妈妈,而且写作内容要围绕“爱”,可以写妈妈的优点值得自己学习而产生的爱,可以写妈妈的慈爱感动了自己而爱妈妈。但是,有的小学生没有仔细审题,写了妈妈因为记性差,而出现笑话的趣事,这显然不符合“爱”的要求。

2.审清文章表述的人称要求

作文中的人称要求规定了作文的叙事口吻,第一人称用“我”的口吻,第二人称用“你”,第三人称则用“他”或者“她”。小学生作文写作中的人称要求有的在题目中很明确地表明,有的则较隐晦,需要小学生仔细审题,找到作文的人称要求。比如,“我的妈妈”“我们一家”“雷锋精神告诉我”等题目很明确是第一人称。“小明的爸爸是警察”“雷锋精神鼓舞了他”等则很明显是第三人称。“我眼中的老师”“我的同桌”虽然题目中的人称代词是“我”,但在写作时不一定是第一人称,用第三人称也可以。

3.审清文章的体裁范围

体裁是文章的表现形式。小学生作文常见的体裁有记叙文、散文、说明文、诗歌等,但以记叙文、散文最为常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辨别题目要求的体裁是什么,有的作文题目对体裁的要求很明确,而有些则需要分析才能得出。比如,作文题目“记一件有趣的事”“助人为乐的王奶奶”“我和爸爸的故事”等,很显然是写事或者写人的记叙文;而题目“我的家乡”“校园里的春天”“北京二日游”等,则是写景或者游记记叙文。

二、挖“题眼”

作为写作中给定的题目,往往有一些关键要求,也称为“题眼”。“题眼”揭示作文题目中的根本和思想意义,“题眼”往往用形容词或者其他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表示。

1.培养“找”的意识

“题眼”是一篇作文的灵魂,是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关键,它存在于题目中,一般很容易找到,关键是小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找的意识。小学生在写作时,看到题目一定要尽快找到“题眼”,而且文章的布局要围绕“题眼”。

2.挖出“题眼”

挖出“题眼”并不难,有两个步骤。一是反复阅读题目,至少在三遍以上,第一遍阅读初步确认“题眼”是什么,第二遍阅读最终确认“题眼”,第三遍阅读对确认进行核实。二是分析题目,如果题目中有修饰词,修饰词往往就是“题眼”。如,美丽的家乡,“美丽”就是“题眼”,作文内容要突出“美”。如果题目是一个句子,往往“题眼”在句子的后半部分。如,“小明伤心了”中“伤心”是“题眼”;“我的爸爸是警察”中“警察”是“题眼”,文章内容要突出警察的勇敢。

三、掌握常用的审题方法

1.阅读法

审题就是对题目有全面的认识,既要看到表面的语言文字,也要看到内部蕴藏的含义,反复阅读有助于正确审题。一是反复阅读,在没有明确写作内容、题眼、人称、体裁等关键内容前,一遍又一遍读,直到关键内容明确为止。一般阅读在五遍左右,不审自明。

2.自问自答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强化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自问自答的审题习惯。如,作文题目“王阳今天迟到了”,小学生在初步审题后,自问自答几个问题:题眼是什么,答“迟到”;第几人称,答“王阳,是第三人称”;体裁是什么,答“记叙文,情景描写”;重点写什么,答“迟到后王阳的表现”。

3.抠字眼法

对于一些晦涩的题目,审题的难度较大,就要采用抠字眼法。如,作文题目“吃水不忘挖井人”,即使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同学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要分析吃水和挖井之间的关系,只有先挖井才能吃水;不忘是由“不”和“忘”组成,不忘就是牢牢记住。这样,题目变成了吃水要牢牢记住挖井人,那么,为什么要记住呢?是为了感恩挖井人。这样通过抠字眼法,才能对题目进行正确的把握,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挖井题眼人称
喝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
拼图
广告语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充实研究
高考数学题中“题眼”的理解与破解
自私过分了!
人称代词专练
物质推断题的推断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