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问题,激发探讨
——谈初中历史的问题式教学策略

2017-02-18江苏省宜兴市桃溪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17年11期
关键词:知识点历史情境

●江苏省宜兴市桃溪中学 殷 敏



巧设问题,激发探讨
——谈初中历史的问题式教学策略

●江苏省宜兴市桃溪中学 殷 敏

问题式教学就是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带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问题作为教学引线。针对历史科目具有系统性、时间性的特点,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问题式教学策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探究思维,让学生愿意走近历史,乐于探究历史。在教学实施中,教师要注意明确问题设计的目的以及贴合学生的思维认知。

一、设置兴趣式问题,提高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性

兴趣是知识的引路者,初中历史教学由于是学生接触系统历史的初始阶段,因此,兴趣引导尤为重要。教师在问题式教学中引入学生关注的兴趣性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主动参与到问题的了解和探讨中。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8课《三国鼎立》时,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资讯作为问题设计要点。课堂的开始,我对学生发问:“同学们,近来热播的《新三国》不少同学都看了吧?你们喜欢剧中的哪个人物呢?对三国的历史都有什么了解呢?”这个问题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有的同学说:“我喜欢吕布,他很帅啊,武功也好。”有的说:“我喜欢诸葛亮,因为他的计谋很厉害。”还有的同学说:“三国出了很多人才,三分天下各有优势。”一番讨论中,学生的注意力都成功地投入到课堂主题。兴趣往往来自于学生的娱乐、休闲空间,在实施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兴趣指向学生的心理认知范围,不能偏移课堂主题。

二、设置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了解心理

在历史问题式教学方式中引入探究性思路,将会使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具条理性,同时也能使学生养成探究精神。

1.注意安排层次,体现主题连续性。

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探究性问题设计,能够在历史教学中,串联学生的思维,杜绝分散记忆,而多个问题的组合更要保持连续有序,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统一而清晰。在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学中,笔者就利用探究式问题的设置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了基本知识点后,我首先提出了“科举制度于哪个朝代诞生,于哪个朝代完善”的回顾式问题。学生们很轻松给出了“隋、唐”的答案。接着我又请学生对“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以及科举制度下人才选拔的特点是什么”进行了阐述。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们也越来越专注。在课堂知识复习到一段落后,我又提出了新问题:科举制度与历史上过去的官员选举制度相比有什么本质性的不同?它的正负面影响分别都有哪些?问题不但涉及了当前知识,还联系了过去所学进行类比。这次学生们没有马上回答出,于是,我给予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同时也提醒学生:“联系相关,从各阶层的利益变化分析入手。”很快,学生们就给出了正确答案。整个课堂中,学生们都被这些具有梯次效果的问题牢牢吸引着,思维也得以有效发散,在探究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牢固了,思考方式也变得更加理性。

2.注重问题深度,突出历史学习的意义。

许多教师在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着重点放在知识点的强调和记忆,忽略了历史探究的深层次内涵。探究性问题设计,不仅能够将知识点融会贯通,更容易引申出学习历史的意义,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升华到知识与精神的双重吸收。例如,在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血肉筑长城》的学习中,就着重展示了问题的深度设计。简洁的导入后,我给予学生十分钟的自学时间,在这中间,我让学生们带着这几个问题进行自学:抗战爆发后第一次取胜的战役是什么?抗战以来我国取得的最重大胜利又是什么?我国抗战能够获得最后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十分钟后,学生们给出了准确的答案,尤其是第三个问题,答案角度非常广。有人说是因为我党我军策略得当,有人说是因为我军战士不畏牺牲的精神,还有人说是因为日军士气不振。我对学生们的灵活思维进行了肯定,同时正式进入课题:“同学们说的各方面原因都是成就我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因素,但是最关键的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忍不拔,以血肉之躯捍卫国土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意义,要不忘国耻,铭记危难中的中华民族之魂。”通过上升到爱国主义精神的问题引导,学生们的爱国情绪高涨,在我展示抗日战争期间珍贵的影像和照片的时候,甚至还有同学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三、设置情境问题,培养学生的联想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引入情境创设,是新课程提出的创新性导课方式,问题式教学尤其需要这样的教学思路。在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的教学中,进行了这样的安排。基本知识的学习结束后,我提出:“同学们,经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对宋朝的人文、风貌也有了自己的了解,下面,我们就以这个问题来检验大家的记忆,扩展大家的想象力,问题就是:假如我在宋朝,我看见了什么?”这个新鲜的问题很快将大家带入了情境中,我鼓励学生们把自己想象成宋朝的一名普通百姓,将知识点带入自己的所看所闻。学生们非常踊跃,有人说:“我看见了精美的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的青白瓷美轮美奂。”也有人说:“天晚了,我就走到瓦子里去,我看见有人说书、有人卖艺,还有歌舞表演。”还有人说:“我看见街上的人们在使用交子。”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住宅到服装,从官民阶级区别到社会文化风气,都没有遗漏。我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情境问题导入,学生们就能够灵活展开思维能动性和丰富的想象力,这说明情境问题的创设最大限度地契合了学生的心理接受度,对学生的思维整合形成自然的推动力。

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是比较明确的,要让学生认识历史、熟悉历史、走进历史,在这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生搬硬套、强硬式的灌输手段,为此,问题式教学方式是值得深入探究的方向。这其中的关键一定离不开“巧设”二字,既是教学切入点,又是教学要求,在合理的教学时间提出合理的教学问题,能够触动学生勇于探寻分析问题,惯于展开交流探讨,使学习历史更加有效率。

猜你喜欢

知识点历史情境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新历史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