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江苏省高考生物学试卷评析及教学建议

2017-02-18

生物学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图表生物学试卷

张 祥

(江苏省扬中市教师发展中心 212200)

2017年高考已落下帷幕,细细地评析今年江苏省高考的生物学试卷可以发现,今年试卷的试题立意明确,突出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试题有层次,整体难度较前两年有所降低;试题背景新颖,知识覆盖面广,没有偏题、怪题,进一步强化了高考对中学教学的良好导向作用。

1 试卷总体评价

1.1 试卷依然侧重于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 今年的高考生物学试题在题型、题量、分值上与前两年高考试卷保持一致。试卷的考查内容依据考试说明的内容范围与要求,全面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知识覆盖面较广。此外,为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在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对必修教材中核心内容的考核。

1.2 试题素材新颖,关注社会和生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试卷中不少试题的命题素材与编制情景均取自有关实验或科研素材。这些素材不仅新颖、独特,而且联系生活,这使试题达到既能考查学科基础知识,也能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生物学现象的目的。如第28题,研究1000米持续全速游泳对女运动员不同生理期雌二醇、胰岛素水平的影响,题目中图表给出了运动员在游泳前后以及不同生理期对体内雌二醇、胰岛素水平的影响,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作答,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合理解释运动员体内激素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如果仅是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是根本无法解决题目中图形结合的问题,充分体现了今后生物学科高考命题的方向,即考查学生学科素养的命题导向。如第29题,以猕猴桃果肉这一常见的植物组织为例,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过程中主要物质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考查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教教材实验理解的掌握。由于这些试题情景新、素材实,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目前的生物学教学联系紧密,但设问灵活,因而构成难点。这也正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内”,但“理在书内”不一定是指题目的答案就是教材中现成的结论,而可能隐含在题目的本身,或根据题目和教材的知识通过推理获得。

1.3 着力考查基础实验,注重能力立意,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 生物学是实验学科,今年的试题多以教材实验为素材,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以及实验的设计、操作与结果的预测和分析等能力。选择题第4、5、10、13、20、25题等都源于教材上的基础实验,考查的内容涉及教材中几个经典实验的相关内容,如显微镜的观察使用、酵母菌细胞的培养与测定、腐乳的制作、探究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以及果酒果醋制作装置的分析等。还有非选择题中,考查探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切片的观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等。全卷以教材实验、科研素材等为背景的试题较多,主要考查这些实验的相关原理,考查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解析图表来获取信息、分析结果、形成结论的探究实验能力。这对于引导高中生物学科进行探究性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1.4 试卷答题要求高,有较高的综合性和思维性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是近几年高考试卷的突出特点,这在2017年江苏生物学高考试卷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试题给人的总体感觉是:题目看似不难,看似熟悉,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要正确作答,需要综合所学的知识和方法,需要有较高的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说试卷的思维量和灵活性都有所增加,综合性强,答题要求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所具备的知识综合能力以及文字表述能力。如第32题,遗传知识的考查,仍然采取了学生很熟悉的遗传系谱图考查方式,但不是考查两种遗传病,而是把一种遗传病与复等位基因控制的血型遗传结合起来,这一定程度上增加解题的难度,这些都让学生感觉到题目较新颖,能力要求的层次较高。所以这类试题既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知识的活学活用和临场应变能力,又避免平时通过死记硬背与简单的“以本为本”就可以得到高分的可能性。

2 教学建议

对2017年生物学高考试题认真细致的分析,捕捉高考命题规律,洞察高考命题信息,以便有效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和复习备考。

2.1 注重夯实基础,着重培养能力 近三年江苏高考试卷的总体特点: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的生物学主干知识,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因此,“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是新课程高考永远不变的主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踏踏实实地抓好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技能和方法的教学。教学中要通过揭示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生理过程的内涵及外延,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知一会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归纳及综合教材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总结教材中的生物学思想和研究方法,弄清各种图表中蕴含的生物学信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知识为载体,练习为主线,着力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2.2 加强学生对各类图、表信息的处理和转化能力培养 在《2017年江苏高考生物学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在理解能力方面,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相关的内容。由于生物学的诸多知识点在教材中以图形、图表形式呈现,故高考中以图表题考查主干知识也是属于情理之中。今年江苏试卷中,选择题共25题,其中有9题出现了图表,简答题共8大题,每一题均以图或表等形式展示。这类题目的变式较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工作中应特别关注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学会从图表、图形中提取和分析有效信息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此外,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建立模型,对常见的图表等的绘制能力。因此,我们在高考备考中要搞清楚教材中所有主干知识的图解,并能拓展应用到具体的识图与绘图实践中去。

2.3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生物学实验可以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生物学原理的理解能力、推理判断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从实验数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图表识别和分析能力等,是高考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趋势之一。从近两年高考试题命题的素材来源分析,绝大多数源于对教材原有实验的改编和拓展,如酵母细胞固定化技术实验的分析,果酒、果醋发酵装置的分析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新课标规定的实验一定要开足开齐,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真正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综合运用实验所涉及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同时通过实验课的开设,真正转变“讲实验”和“背实验”的无效做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和探究能力。

2.4 倡导探究性学习,切实加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生物学课程的探究性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在平时教学中不能仅仅是为了完成探究教学任务而开展一些学生还没探究就已知结果的无意义活动,要高度认识到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形成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对教材中现有的实验案例教学适当的改编,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鉴别、选择题材所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推理,进而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总之,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探究性活动的环境条件,让更多的学生真正成为生物学课堂的主动参与者,从而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的目的。

其实,只要深刻领会新课标的要求,落实课改精神,就能把握好新一轮高考的命题脉搏,真正实现高效备考、有效应考。

猜你喜欢

图表生物学试卷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