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让数学探究更有效
2017-02-18顾利锋
顾利锋
问题,让数学探究更有效
顾利锋
有效探究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提高能力。
一、问题应具有合理的创造性
在“游戏的公平性”这堂课的末尾,我设计了练习题:小娟和小军做摸球游戏,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后放回,每人摸20次。摸到红球小娟得1分,摸到黄球小军得1分,摸到蓝球两人都不得分。你认为在哪几个口袋里摸球是公平的?
口袋一:红球3个,黄球3个,蓝球3个;
口袋二:红球2个,黄球3个;
口袋三:红球2个,黄球2个,蓝球4个;
口袋四:红球4个,黄球2个,蓝球2个;
很多学生都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我继续提问:“如果你是小军,你会选择哪个口袋来比赛?”学生的答案是第二个口袋,这完全符合我的预设。这时,一名平时不起眼的学生说:“老师,我有话说。如果我是小军,我仍然会选择第一个口袋或者第三个口袋。”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如果我选择第二个口袋,虽然我赢的可能性会大一些,但是这种投机取巧的胜利是不光彩的。而我如果选择了第一个口袋或者第三个口袋,赢的可能性小一些,但我可以赢得光明磊落。”
这位同学说得真好。课堂中,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才最精彩,最有意义。
二、问题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问题要针对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问题的提出不仅要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能帮助学生明确探究方向。
例如: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后,我提出问题:“一张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可以剪成多少张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纸?”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得出:(1)20×10÷(5×5)=8。(2)(20÷5)×(10÷5)=8。接着,我把习题中长方形的长改为18厘米,继续让学生尝试:(18×10)÷(5×5)或 18÷5 的计算结果有余数,这是为什么呢?错在哪里呢?应该怎么办?经过充分的讨论、操作、反思,使学生真正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应具有适度的纠缠性
“纠缠”通常来源于意外,对这些意外情况应迅速作有价值的判断。因为这很可能就是学生学习中的困惑之处,要让全班学生都注意到这些问题,让他们都“纠缠”到对不同见解的思考、讨论中,在理清思维过程中获得更丰富的思维体验。
这是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的“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教学片断。
师:刚才有同学说两张一样长的纸条能围成三角形。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
生:这两张是一样的,先把红色的剪断,然后与蓝色的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我首先佩服你的坚持。刚才你们都说围不成,他不是围成了吗?
生:因为三角形两边的和等于或大于第三边,都能围成。
师:同意的请举手。(一半学生举手)我们再来看看他围成的这个三角形,(投影放大)你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呢?
生:左边分开了。
师:我很佩服咱们班同学一丝不苟的态度。就差一点点,究竟行不行呢?
(其他学生继续指出要调整的地方,该生不断调整,但是最终也没有得到其他学生的认可。)
生:我认为永远也不能围上。
生:如果红色线段的两个点和蓝色线段的点连在一起,两条线段就会重合在一起。
生: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是等于第三边。
师:我们看到似乎是围成了,但是还是差一点点。学数学,往往不能太相信自己的眼睛。想一想,如果两张纸条是一样长的,把其中的一根剪断,然后把它们的两端接在一起,再往下压一点,再压一点,最后会怎么样?
(教师用动画演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学生随着演示过程发现总是差一点点,或者平行,或者接不上,或者重合,都围不成三角形。)
从表面上看,我们在围绕“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个问题纠缠不休,实质上是学生通过冷静的思考与激烈的争辩,自觉地对先前的错误想法进行自我否定。课堂探究活动因“纠缠”而厚实了许多。
总之,自主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中去。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青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