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人修德,细节大有可为

2017-02-18杨雪梅

教书育人 2017年25期
关键词:品行品德教育品德

■杨雪梅

育人修德,细节大有可为

■杨雪梅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体力,进而培养出社会发展建设所需要的人。教人先教做人,育人先育德行,带着对为师之道充满好奇的探寻,带着对“品德修养”这一话题的品咂回味,带着一份敏锐的觉察来思考教育、审视德育,笔者认为,唯有从细节入手,于平凡的琐碎中将“育”的理念化成一种有温度的滋养,将“修”的智慧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方能让秀美的品行之花绽放于学校德育的土壤中。

一、就事论事,站在学生的角度为问题归因

作为教师,更多时候我们习惯于用成人的思维来审视学生的行为问题,也习惯于站在教育的制高点上来评判学生的道德品性。如此一来,我们的思考便简单粗暴了起来,似乎抄袭作弊就一定品行败坏、调皮顽劣便肯定缺少教养,偏颇的评价早早在学生们身上刻下了不堪的印痕。

换一换位置,弯下腰身重新做回孩子,我们的内心便会多了一份“柔软”的体察:作弊的学生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责罚,也可能只是需要来自外在的肯定;顽劣的学生可能只是自控力差,也可能只是为了唤起别人的关注而用错了表达;违纪的学生或许根本就没有明确所应遵守的规则,又或许出于好动的天性他们只是需要多一些的提醒……

有了换位思考的感悟,有了就事论事的纯粹,在面对一些有违道德标准的现象时,教师才不会夸大其词,而是努力为问题归因,让思想教育能真正触及到问题的本质,有的放矢。

二、直面问题,避免先入为主的负向强化

教育中大家可能经常有这样的感触:为什么越是小心翼翼避免问题出现,越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发生?为什么每天都对学生无数次重复着“不要这样”“不许那样”,可相同的一幕幕却总是再三上演?

首先,一味地规避并非解决品行问题的上策。作为发展中的人,学生的成长路上总会遇到各种诱惑,本能和冲动的种子也随时都可能破土发芽,只有遭遇并受到正确的指引他们才知如何理性应对,也只有应对过了,再次“狭路相逢”时他们才能处理自如。伸出援手,止住他们滑向堕落的脚步,指明正确的行进方向,方是一种明智的为师之道。

其次,我们要善用正面说教引导,避免负向强化。同样的一句话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一种是肯定的、正面的,它能将积极阳光、富有力量的信息传达给对方;另一种是否定的、反面的,它会用批评、打击、反对等方式传递着消极、负向的讯息。如果教师缺乏善察之心,过多使用否定语言,不但会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形成叛逆的心理,还有可能强化了负面的德行,让教育之效亏于一篑。

三、建立互信,架设起让心意相通的桥梁

信任是师生间情感的润滑剂,也是让沟通顺畅、合作无碍的柔顺剂。一位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断然不会为了树立起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便时常板起严肃的脸孔而不苟言笑,也不会为了达到预设的教育效果而言过其实。他们会善于抓住每一次交流的机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也会巧妙借力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他会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敏锐地察觉学生成长中经历了什么、发生着什么,也会敞开心扉、开诚布公予学生以宽容的接纳、向善的领引领;他们会以郑重的警告、严厉的批评让学生远离罪恶,也会用心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滋养着良善的品行……

互信的建立是一个时间与实践的累积,也是一场“我心换你心”的修行。搭一座心意相通的桥,结一份品德与精神双栖双宿的缘,美好的品德修养就可以成为学生努力习得并终生保持的荣耀。

四、因人施法,选择切合时宜的教育策略

“集体说教的效果就像用一只大桶同时向几个小罐子里倒水一样难以把握”,英国学者本森认为品德教育应该通过个别交谈和私下交流进行,而且要根据对象的个性认真调整策略,“我们应该把小罐逐个放到桶里才能盛满,同时不会洒溅出来”。

确实,集体灌输式的说教,会将基于人之本性的品德修养演变成机械呆板的道德斧正,这样单一的“眉毛胡子一把抓”模式失去了慢慢“修”的过程,却多了匆匆“整”的狭促,既难切中要害,又无暇顾及细微。真正有效的品德教育,应该建立在对人性不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因人施法,因法布教。面对紧张的学生,稳定的情绪和平常心才是施教的前提;碰到胆小卑怯的学生,不妨多一些理解与肯定,再教导他怎样做会更好;遭遇顽劣的学生,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先准确找到他的心灵大“动”脉,切脉而行……

人无德则不立。品德修养是人的立身之本,完善品格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道德品行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一定离不开一点一滴积累。只有关注到了教育中那些微枝细节,品德教育也才可以“微”而有为。■

(作者单位:山东荣成市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品行品德教育品德
优良品行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善念是一种高贵的品行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不耻下问
彭林军:诚实守信 砥砺品行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