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品德教育打动学生,促其健康成长

2017-02-18江美华

教书育人 2017年25期
关键词:品德情境情感

■江美华

用品德教育打动学生,促其健康成长

■江美华

“育人先育德”是教育事业由传统走向革新的不变主旨,德育是新时期教育的重点关注目标,有着越来越深层次的提升需求和越来越多面性的发展方向。如何使德育扎根于学生内心,如何将表面知识转化为内涵沉淀,是教师需要认真审视的课题。在小学生的行为、心理特点、理论与现实的连接、情感的展现方式等都有待深度探究。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感感知

传统课堂上,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感知,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传导知识,学生知识吸收颇为生硬。情感作为教学调和剂,能够对学生起到感知激发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去感受品德与社会的内涵深度,而这一切少不了感官的触动。利用现代多媒体工具创设教学情境,可以给学生带来多方位的感官刺激,集中视、听、思的综合作用,让情感渗透得更深,对学生影响更大。

例如,围绕让学生了解中国基本国情、感受祖国辽阔博大的教学核心,教师创设了多媒体情境:外国朋友对神奇的东方国度——中国充满好奇,前来旅游,学生们假定是随行导游,大家会怎样介绍中国?接着动态画面由整个地球一点点放大最后切入到中国的镜头为情境导入,画面从北向南,越过高山到海岸,辽阔草原风吹草低,江南烟雨濛濛,南海波澜壮阔。实景的转换中,教师适时播放歌曲《我的祖国》,学生在惊叹“祖国真大真美”的同时,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深入心灵才能够拨动心弦,情感的源头也不应淡然无味,对需要直观引导、渴望好奇探索的小学生来说,有情节、有目的的情境导向,丰富生动的真切感受更能有效激发情感,令小学生感受到学科的吸引力,从而深度投入学习。

二、注重语言艺术,优化情感导入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元素,教学语言的表达效果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感受。有效的教学语言不仅仅发挥传导的作用,更是一门艺术,能够引人入胜地抓住学生的关注焦点,吸引学生兴趣跟随,感染学生情绪投入。因此,不千篇一律,有特色、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更能贴近学生内心,让学生迅速挖掘情感线索,一步步完善情感升华。教师特别要注意语言方式与学生心理的契合度,要有调动性、催化性。

例如,教师拉家常似的和学生聊起了天:“同学们有没有觉得如今的生活特别丰富啊?比如吃早餐的选择就很多,大家平时都爱吃什么早餐呢?”生活化的语言让学生的情绪放松,踊跃发言:“我喜欢吃豆浆油条。”“我妈妈总是做三明治给我。”“我们家是吃鸡蛋牛奶。”教师顺势引导:“看来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喜好,不过这简单的早餐背后你们想过有多少辛勤的双手在为大家服务吗?一杯牛奶要经过多少工序才能出现在餐桌?”此时,学生们都睁大眼睛,认真思考:劳动者为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他们值得尊重,必须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语言是知识传递过程中最早进入学生脑海印象的元素,对学生有着直接的牵引力。品德与社会传统的教学语言缺乏技巧意识,教师要在此认知基础上巧设计、多关联,加强对学生自然、贴近的情感带动。

三、开放生活体验,提升情感渗透

自主体验,是新时期教育高度提倡的人性化理念,目的在于让学生亲历、亲感,多思、多践。品德与社会学科与生活紧密相连,单一的知识灌输形同复刻,使学生停留于表面,抓不住内涵要点。生活化的真实实践则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体验感受,让学生更深地铭记,更个性地理解,更强烈地升华,教师可以开展主题性实践活动,着重动手体验、合作体验、生活对接等,给予学生更细腻、真实的情感渗透途径。

例如,为了更好地延伸情感,促进内化,教师组织了别出心裁的实践活动“标语进社会,诚信树美德”,号召学生以树立诚信品德为核心,独立思考、制作标语,并走进公共场所展示标语。每个环节都需学生动脑动手,且与生活相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的学生自发进行合作,慎重交换、整合意见;有的学生积极寻求老师、家人的建议;还有的勤恳收集资料,充分准备。整个过程学生都投入了极深切的情感,涌现出“多一分诚信,少一点距离”、“诚信驻心中,世界大不同”等优秀标语,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充分认可。

德育成果不是条件反射式的,而是由内而外的发散,“以情打动”便是最具深度性的引导,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设定健康、科学的教育基本点,大胆“传情、融情”,让学生自主投入学习,不断提升道德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包场小学)

猜你喜欢

品德情境情感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情感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品德
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