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寓言教学鲜活起来
2017-02-18韦治纯
■韦治纯
让小学寓言教学鲜活起来
■韦治纯
寓言是通过一个生动的小故事,表达出某种道理的文学作品。寓言作品,千百年来,不仅在中外文学中比比皆是,而且在小学语文教科书里,也占有一席之地。虽然教材几经改革,但寓言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丝毫不见改动。从表面上看,寓言教学很简单,一些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理解寓意,并能熟记,就算是完成教学。于是,教师把寓言当作一个直白的故事讲一下,再把寓意抄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读、背、默写。学生大多也不多问,生吞活剥即是。这种“讲故事,背寓意”的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对寓言的学习兴趣,缺少探索与研究,严重地束缚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一、寓言与生活的联系
寓言一词源于《庄子·寓言》。寓言故事来源于色彩斑斓的自然与生活世界,是“为适应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因而其思想内容往往是人类从事自然和社会斗争过程中逐渐积累的知识与经验的智慧结晶,与社会、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庄子·秋水》中的《夏虫语冰》,写的就是自然界的一种夏虫,这种昆虫生命从春季开始,夏天过后就会死去。没有见过冰雪的夏虫谈论冰雪当然是自不量力的,现在用“夏虫语冰”常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又如《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就是现实生活的折射。对于真正的禾苗,农夫不会傻到去拔苗的程度。然而,对于比喻意义的“禾苗”,拔苗助长的情况却比比皆是。因为人们对于眼前“苗已长高”的假相欣喜不已,而对于真相——“根伤苗枯”的后果却没有意识到。寓言里的艺术形象大都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原型。
二、让寓言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寓言教学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既能在课堂中寓教于乐,又能使学生从中认识社会,了解人生,懂得事理。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寓言的兴趣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学只有贴近生活的教育,才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平时就要多留意,将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与寓言教学结合起来,利用学生熟悉的情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让课堂的导入更加“生活化”,也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进而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学活动。比如在进行《亡羊补牢》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件小事进行导入。“自己的一件新衣服,不小心破了一个小洞,可怎么办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把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说出来,还可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点拨:“如果不及时缝补好,继续穿,很快小洞变成了大洞,大洞再不缝补,这一件衣服就破烂不堪不能再穿了。我们今天要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也遇到类似的问题,不过他不是衣服破了,而是羊圈破了。他会怎么做呢?”由生活故事引出《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使学生从被动获知的状态变为积极主动的求知过程,学习兴趣更浓了。
2.调动生活经验,感受寓言的艺术形象
寓言常常运用讽刺夸张的手法塑造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形象,如狡猾的狐狸、井底的青蛙、掩耳盗铃的人等,若从现实生活的角度看纯属虚构,但读者并没有因为寓言的想象而感到失真,反而使人信以为真、若有其事,用来对照生活、影射世界,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以串联,从中得到教益。寓言教学就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知识积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想象,推测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在教学《狐狸和葡萄》时,首先让学生根据图意,联系自己的生活,发挥想象:你觉得葡萄长得怎么样?看着这样的葡萄你有什么想法呢?狐狸见到了会怎么做?怎么想呢?在想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狐狸的复杂心理——想吃却无能为力,还死要面子不好意思说,虚荣心在作怪。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心理活动丰富细腻了,精神世界就更充实了。
3.挖掘生活资源,理解寓言的寓意
寓言通常用拟人、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借物喻理、谈古论今、以小比大。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初步感知形象的基础上,要真正理解寓意还是有困难的。他们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对个别的或是较突出的事物上,出现就事论事的情况。例如在讲授完《揠苗助长》之后,有的学生是这样理解的:那人拔高了禾苗,认为这样就能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死了。他太笨了。这就是学生没有理解寓言的深层次的含义的结果。这时教师的引导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要讲究“理”的理解与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借助生活资源进行对比、体验,变直接送“理”为自己领“理”。教师可以先采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植物生长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常识:禾苗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间,事物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再让学生扮演种田人,亲自进行生活化的表演,理解种田人太焦急,急于求成。这样,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才水到渠成。
4.联系生活实际,发挥寓言的教育作用
小学阶段所选取的预言故事都是用生动的形象、深刻的思想内涵来反映深刻的生活哲理,揭示人生的真谛。通过颂扬真善美来批判假恶丑,并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寓言教学,就是要充分借助寓言的这些特点,挖掘教学资源,让孩子们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生活,在领会寓意的过程中得到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的教育。不同年代的人阅读同一篇寓言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如果要更好地发挥它的育人价值,就必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寓言中的形象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把故事中描写的动植物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把此人此事转移到彼人彼事中去,激励学生做生活中的真人、善人、智人。
例如,教师在进行《滥竽充数》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分组阅读、读通、读懂,然后小组内进行讨论:从阅读中体会出了什么样的道理。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体会,是否在生活学习中遇到过这种滥竽充数的事件。学生都进行积极的思考。然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回答。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都举出了很贴切的例子,比如有的说:有的时候教师提问,我没有考虑就举手了,其实我根本就不会,但存在侥幸心理,觉得举手了老师也不一定叫我,还能表示出我的积极。结果却真的被提问了,我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这位学生很勇敢地“揭露”了自己,大家都表示赞赏。学生在这样生活化的例证中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寓意的领会,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趋向真、善、美。
总之,寓言是生活所要传达给孩子们的智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再现故事中的形象,与作者和文章中的人物产生了共鸣,理解了寓言中所要表现的深厚的人文底蕴,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更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积淀深厚的智慧和文化。因此,教师在进行寓言教学的时候,要有意识地进行生活材料的渗透,让学生觉得生活即是语文,语文源于生活,使寓言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阳朔普益乡古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