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课堂教学的行走方向
2017-02-18王少云
■王少云
改变课堂教学的行走方向
■王少云
“你这么年轻,不参加课改,是没有出路的……”这是课改初期,学校准备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闯出福南之路,陈校长跟我讲的话。跌跌撞撞地走了三年,回忆起来犹如咀嚼一颗青橄榄,苦涩中含有甘甜。
一、邯郸学步
“语言知识、文章结构、理解感悟、资料创作”,我很努力地使用这一课堂模式,力求完整全面。刚开始,学生因为自己能上台展示饶有兴致,努力地摘抄辅导书,在台上唱读式地汇报。可几节课下来,学生很快出现倦怠的情绪。
路是一定要走的,可要怎么走呢?何为改革?改革——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几千年的传统教学模式,孕育了多少精英才子,对于中国的国情,那也是确有其赖以生存并得以发展的优势。而我们要改变这种模式,不但形式要改,而更要改的是老师的观念。
二、殚精竭虑
在“以人为本,培养能力”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的形象、语言组织、团体合作以及学习方法等进行切实地引领和指导。
首先,让学生自主预习有法可依,我制定出语文预习方法导学案。有学法的支撑,学生养成了一定的自主学习习惯,渐渐地课前预习变得轻松了,愉快了。
其次,让学生的学习以点带面,我课前课后手把手培养组长如何当“小老师”,从开场白到结束语,从词语积累、句子品悟、文章结构、资料拓展到情感朗读。从细处入手,使组长引领组员开展学习时,有借鉴之处。
再次,激发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潜在能力。
最后,保持兴趣。我在制定“学习目标”时,从文本出发、从学情出发,合理构建展示框架,使每一课都有学生所意想不到的东西。
三、水到渠成
学生在自由、开放的新课堂中,思维活跃,生生之间的思想碰撞,让他们站在儿童的高度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感受、理解文本或文段中蕴含的有价值的信息。而这恰恰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情感感受单一化的状态。现在的课堂,理解是多元化的,情感是人性化的。例如,在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时:
生1:老师,我有一个疑问,亚里士多德这个结论,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有没有经过试验呢?
生2:我觉得作为一个科学家,他应该做过实验。
生3:应该做过实验,只是没有反复试验,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在学生的议论中,我也认同了孩子们的见解,认为一个科学家不会在完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妄下定论。我正准备着下一个问题时,一个女同学迫不及待地高举小手。
生4:我觉得亚里士多德是没有经过试验的,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这句话,从“都”字我知道实验结果每次应该是一样的,我觉得如果亚里士多德如果做实验,也会很快得到这一结果的。
师:说得太精彩了!你是聪明的孩子,很会读书,值得鼓励一下。
生5:我觉得他没有做过实验,只是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得到的一个结论。
生6:我觉得这应该只是亚里士多德的一个“推测”。
师:说得很好,“只是推测”。但推测怎么会成为“真理”呢?
生6:人们迷信他。
师:那在这里我们是不是要批判亚里士多德不够严谨呢?还是……
生7:我认为亚里士多德没错,错的应该是当时的人们迷信权威,不善于思考质疑,把亚里士多德说的一句“推测”当真理,把权威信奉成“神”“上帝”。
生8:老师,我认为亚里士多德不一定有错,有可能这句话只是当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推测”或一次聊天中的“一种看法”,就给一些人拿来当真理宣传了,就像现在追星的那些粉丝,错的应该是那些迷信亚里士多德的人。
学生的智慧是无穷尽的。学生已经逐渐学会了归纳、推理、演绎等逻辑方法,他们的理性思维迸发出来的火花是我十几年教学生涯中从未体验到的。
从摸索前进,到成型常态,再到校校交流学习,这期间年轻的、站在改革浪尖上的老师,经过了多少彻夜未眠的黑夜,经过多少次内心挣扎与煎熬,在否定中跋涉,在执着中摸爬,在怀疑中尝试。终于,拨开乌云见日出!■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福田区福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