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审计在邮政企业内部审计中的作用
2017-02-17邱海虹
邱海虹
摘要:本文将“远程审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与成效进行深入剖析和梳理,从中总结成功经验,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远程;审计;作用
随着邮政企业改革与发展,邮政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更趋向扁平化、审计内容与企业经营更加融合,因此审计方式需要更加简捷、高效,以适应企业发展实情、满足企业管理需求。特别是近年来,邮政企业广泛借助各项管理和业务信息系统的优势资源,通过“远程审计”方式,优化审计流程,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一、“远程审计”概念
“远程审计”,是以邮政企业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与业务平台为基础,充分利用各项管理系统与业务系统的信息资源,實现审计项目的“远程审计”以及“远程审计+现场审计”、“远程审计+整改追踪审计”等相结合的一种更有效的审计方式。
“远程审计”的构建
邮政企业现已经开发并正在运行的信息系统包括:“集邮业务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管理系统”、“金融客户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以及“审计辅助作业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业务量收管理系统”等管理系统。与此同时,邮政企业各相关管理部门以及业务指导部门根据这些系统反馈的运行数据,定期在管理平台进行数据通报和业务指导,这些信息共同构成了邮政企业管理和业务信息平台。
邮政审计部门通过长期的学习研究,一方面基于上述信息平台反馈的大量有效数据,对审计项目进行有效管理和实施,对数据进行甄别和筛选,从面为达到审计目的提供必要的数据来源。另一方面从众多的业务系统与管理系统以及管理信息中梳理了内在的关联关系并应用到审计工作中,从而为邮政企业“远程审计”的实践提供了条件和准确的信息来源,使“远程审计”在更好发挥审计职能上成为可能。
二、“远程审计”的特点
“远程审计”的有效实施,对信息平台以及审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信息识别要求,目的在于数据不失真,人员不误断,确保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一是对信息平台的要求。各项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并及时提供和反馈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撑是实施“远程审计”的基础保障,从业务系统到管理系统的数据必须完整和一致,为数据稽核提供必要的参照性。
二是对审计人员的要求。审计人员除掌握必要的审计业务知识以外,还必须掌握各项业务流程、合规要求、数据生成以及系统操作技能等。
这些要求,反映出“远程审计”的两大特点,一是审计重心由结果向过程的转移,二是对审计人员审计全局意识和一线意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
三、“远程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作用
(一)优化审计流程
“远程审计”下审计流程的优化,主要体现在开展审计项目的各个阶段完成各项工作的职责和分工以及各阶段任务的分配不同。以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为例:
实施“远程审计”以前的审计流程为:审计项目立项—下发审计通知—现场审计—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审计报告行文—资料存档。因审计所需的绝大部分资料只能以纸质的形式存放在被审计单位,为此,审计的主要工作集中在现场审计阶段。审计人员必须在有限的现场审计中查阅大量的审计资料并完成审计调查表、审计底稿,对查出的问题现场做出判定,工作量非常大,耗时长,因被审计单位情况各异,对问题的梳理也欠缺全面的考虑,无形中加大了审计风险。
实施“远程审计”后的审计流程为:审计项目立项—下发审计通知—开展“远程审计”—现场审计—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审计报告行文—资料存档。通过借助财务信息系统以及各业务系统,通过开展“远程审计”,审计人员可以“在家”完成审计调查表的审查和复核,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绩效、企业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远程调查并针对有疑问的环节提前进行梳理,必要时进行讨论研究,直接咨询或向相关部门求证,把掌握的情况或存在的问题带到现场审计中进行复核和确认。因为有远程审计的充分准备,这就大大减轻了现场审计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现场审计时效性。
(二)与企业管理相适应
审计机构改革后,审计职能上收,实现扁平化管理,大幅缩减了审计人员和机构,使审计职能集中到省分公司。审计职能集中后,审计项目更集中,工作量大幅增加。“远程审计”弥补了这一空缺,在确保各项审计工作顺利完成、提高审计效率的同时,还通过流程管理提高了审计质量。
(三)有利于人员与信息交流
一方面是审计人员内部交流更加频繁。通过远程审计,把发现的问题可以提前进行讨探和商定,共同应对审计难点。同时也在短时间内提升了审计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是与被审计单位的交流更直接。远程审计使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在同一信息平台,信息的一致性使提出的问题容易产生共鸣,一目了然,不必事事在现场确认。
(四)促使审计项目管理更加精细化
通过远程审计获取的大量审计信息,必须进行认真整理和提炼,才能为审计项目所用,这就要求审计项目管理要更加程序化,无论对有用的信息和无用的信息,都要进行必要的流程管理,避免重复工作,形成信息浪费。
(五)提高审计效率
通过“远程审计”,提高了问题的预先提炼能力,对违规问题能做到事先心中有数,在现场审计前确定审计重点,锁定审计疑点。通过财务系统,业务系统,在“远程审计”阶段几乎可以完成绝大多数审计问题的梳理和记录,为现场审计赢得了更充足的时间。
四、“远程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远程审计”以“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为核心,以“业务系统”和其他管理系统作辐射,共同构成了审计信息源,并充分运用这些信息源为审计工作服务,实现审计目的。
(一)“远程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对领导人员任期内财务报表数据、财务指标计算、业务数据、考核指标数据等在远程审计环节完全可以获取并核实,同时对影响财务收支真实性相关账务处理情况进行置疑并记录,以便在现场审计中进一步核实和取证。通过“远程审计+现场审计复核”,一是完成了部分审计调查资料的非现场填写,减轻了现场工作压力,提高了审计效率;二是通过对大量的业务和财务信息的过滤和筛选,对被计单位做到了心中有数,有利于合理安排现场审计工作重点,提升现场审计质量。
(二)“远程审计”在财务收支真实性专项审计项目中的应用
“远程审计”在财务收支真实性专项审计项目中的应用原理跟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差异不大。但作为财务收支专项审计,一方面是审计覆盖面要求更广,审计工作量增大。另一方面财务收支真实性问题延伸得更长。为此,远程审计在开展财务收支真实性专项审计的工作中就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以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为核心,以各项业务系统为辅助,对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前对被审计单位的调查了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通过远程审计可以对审计期间内执行的最新业务制度和流程,以及财务账务处理规定进行比较分析,使各单位具有可参照性,及时补充审计人员在审计培训中未能获取的信息;二是通过远程审计,提前进行问题梳理,有利于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把审计项目要求关注的敏感问题以及重要突破口提前进行提炼,提高现场审计效率,为现场审计争取更多的时间查阅其他相关资料,捕获更多的审计信息。
(三)“远程审计”的拓展应用
通过“远程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和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项目上的应用与实践,结合邮政企业管理层次以及审计结构特点,在已有的“远程审计”基础上,拓展了“远程审计+交接表审计”和“远程审计+预警审计”两种形式。其中,“远程审计+交接表审计”主要适用于县区分公司总经理离任审计,通过“远程审计+交接表审计”,一方面考虑了当前邮政企业县区分公司领导人员众多,岗位更替频繁,审计项目增减较难把控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把握住了在县区分公司层面的审计要点,即交接程序与交接责任。“远程审计+预警审计”主要基于当前内审工作“前移”的要求,把日常的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工作,由事后审计,主动向事中转移,也即把财务收支真实性由事后审查变为事中预警提醒,并及时整改。可以说,“远程审计+交接表审计”与“远程审计+预警审计”有效解决了邮政企业当前审计项目繁多,审计力量薄弱的难题,同时也是对审计的有效尝试和大胆创新。
五、“远程审计”的创新与拓展
“远程审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审计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远程审计”环节的内容却贯穿整个审计项目,因为绝大部分的信息来源都在“远程审计”环节获取。为此,远程审计流程管理是确保远程审计质量的关键一环,必须对“远程审计”进行“留痕”管理。
(一)对“远程审计”的远程审查内容“留痕”
在完成审计项目立项并启动审计项目后,根据审计方案确定的分工职责,审计人员须对“远程审计”的内容进行分配并着手开展,按照具定的审计调查内容设计远程审计调查表格,同时从各业务系统、管理系统以及管理信息平台获取相应的审计信息,把存在的疑问以及相关问题的有效信息按问题分类完成调查表格填列。
(二)对“远程审计”的现场复查工作记录“留痕”
现场审计时,按照“远程审计”梳理的问题一一进行核查,同时,根据现场审计工作日志的要求,对审计检查过程和内容进行记录,并按日填写并作汇总汇报。审计工作日志同时作为审计档案的内容进行存档管理。
(三)对“远程审计”的跟踪整改情况“留痕”
审计工作结束后,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求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落实的内容,除被审计单位报送有关材料外,还需进行“远程审计”复核,确保整改是否真正落实。根据整改情况进行有效记录,并作为审计档案管理。
因此,从“远程审计”调查到“远程审计”内容的现场审计复核,再到最后的“远程审计”跟踪落实,整个审计流程管理形成一个闭环,其中的各环节内容均可查询和复核,提高审计质量的同时,也规避了审计风险。和以往的审计项目流程管理相比,“远程审计”更加完善了審计前、审计中和审计后的审计信息管理,对以往的“审计底稿”档案查询形成了有力的补充。
(作者单位: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贵州省分公司审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