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2017-02-17庄北阳
庄北阳
【摘 要】小学体育是小学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主旨是为了增强学生体魄;培养良好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包括学校方面原因、教师方面原因、学生方面原因;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与之对应的解决对策。抛砖引玉,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体育;伤害事故;原因;对策
1.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1.1学校方面原因
学校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是导致发生伤害事故的一大原因。表现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时,相关安全制度流于形式。此外,体育教学经费缺乏,教学的基础场地、设备、器材落后。例如,部分学校的操场跑道,由于经费不足,没有进行有效的修缮,致使学生在使用跑道时,经常出现滑倒的现象。学校的篮球场,较长时间没有进行维修,不够平整。下雨之后,地面多处积水,不利于学生使用。另外,也有个别学校的单双杠、羽毛球拍等教学器材等老旧问题。
1.2教师方面原因
体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而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处变能力等素质,均对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影响重大。教师容易忽略的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个方面。(1)体育教师的责任感不强。比如有的体育教师教学意识淡薄,课前和课中没有对运动场地和器材进行检查和妥善安排;不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在活动过程中没有严格管理;采用“放羊”式教学等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2)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有的运动项目本身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生身体的接触,是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的。比如篮球、足球、排球教学项目,在练习或比赛中,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身体接触发生频率很高,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如果教师组织准备活动不充分,教学组织不当,队形安排不合理,都很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1.3学生方面原因
学生的自身状况,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重要原因。其一,缺乏安全意识。小学生年龄小,相对于成年人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对一些较为危险的状况感知不深,客观上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其二,纪律性差。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但纪律性较差。对于教师三番五次的告诫置若罔闻,喜欢尝试新奇冒险举动(如笔者经常告诫学生不要从高台上跳跃,但偶尔还是有学生不听告诫)。其三,自身体质。许多小学生不清楚自己的身体体质。在进行较为激烈的运动项目时,对自己的身体能否承受把握不清楚。其四,心理因素。教学过程中发生伤害事故,除了客观原因外,学生的心理因素也十分突出。一个班级里,有性格外向的学生,也有性格腼腆的学生。腼腆的学生,在身体不适或者出现异常时,非常害羞,不愿意告诉教师,而是强忍着坚持进行,这自然容易造成伤害事故。
2.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防范对策分析
2.1学校方面对策
首先,提高重视。学校方面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应当伴随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确保学生的安全意识深入内心,从而在思想意识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其次,完善制度。制度是一切工作高效、平稳、安全运转的基础之石。学校需进一步审查相关安全制度,查缺补漏,完善安全防范制度。也只有完善的安全防范制度,才能尽可能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最后,经费投入。众所周知,安全防范措施的重要支撑,即是改良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对于体育教学,学校要扩大教育资金来源,除了政府拨款的渠道外,还可积极地组织社会资助、学校自筹等活动。对于体育教学设施,要定期检查,检查工作务必做到全面、深入、细致,不能马虎大意。体育教学的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用于购买、维修、更新相应的体育教学设备,提高设施设备的安全性。
2.2教师方面对策
首先,专职教师比例。目前,许多小学体育教师是“兼职”教师,体育教学专业能力不强,欠缺对伤害事故的预防、处理能力。为了进一步保障体育教学安全,学校需要尽量扩大专职体育教师比例,以专业化、标准化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的安全防范能力。其次,体育教师培训。培训是再学习过程,能有效的夯实教师的基础素养。因此,学校需要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制定周期性、合理性的培训计划、培训目标,确保体育教学的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最后,区别学生体质。学生的体质差异较大,而学生对自身体质情况把握不足。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害羞”等心理,不愿告诉教师。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加观察,建立学生体质档案,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区别性的对待学生。
2.3学生方面对策
首先,自我保护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教学中发现,绝大多数的伤害事故情况,并不是教学设施出现问题,也不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而是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或者是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或者是对运动项目存有恐惧心理)。因此,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如剧烈运动之后,不能立即坐下、躺下;不能立刻喝水。学生报告身体不适,教师要格外注意。至于学生对运动项目的恐惧心理,则需要教师多与学生沟通。研究学生的心理,找出产生恐惧的根源,之后采取恰当的方法。逐步去除学生的心理恐惧,以此避免因恐惧而导致的伤害事故。其次,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学生人数众多,而且只有少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因而教师无法全面的掌握到学生的实际状况。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实行联合教育、管理模式,才能有效降低伤害事故的发生。
3.结语
作为教学工作者,在面对教学伤害事故时,要具备沉重、冷静的心理素质。事实上,许多伤害事故,在开始阶段得到妥善处理,就不会酿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面对伤害事故,需要及时处理,第一时间反应给学校领导,采取积极地解决措施;通知学生家长,客观、全面的陈述事发情况,通过沟通及关怀,避免产生误会,温暖学生及家长的内心。
【参考文献】
[1]戴雅芳.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学周刊
[2]黄佳奇,王芃,李瑶.中小学体育安全事故诱因及防护[J].当代体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