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如何实现个性化护理

2017-02-17李晓洁

考试周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需求前景个性化

李晓洁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护理随之发展,“人性化护理”、“个性化护理”的概念逐步被提出。目前我国由于各种原因,个性化护理实施有一定难度。如何实现个性化护理?如何在整体上实现个性化护理?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清楚问题的所在,根据问题“对症下药”,从局部试点试行开始,逐渐推广普及。

关键词: 护理 个性化 需求 前景

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医疗资源和人员相对缺乏。近年来老龄人口增多,来院就医患者人数随之大幅度上升,但由于医学学习本科大约需要四至五年,硕士研究生三年,博士研究生三年,较其他专业学习时间长,此外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最新规定:临床医师需进行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再依据各专科培训标准与要求进行2年到4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导致从业年龄进一步增长,导致报考医学专业的学生不断减少,医护这部分资源越来越紧张。目前全国各大医院挂号处都排起长长的队伍,尽管医院采用网络挂号,电话预约挂号等形式,但很多人为挂一个号不得不很早就排队,甚至直接在医院过夜排队。病人住进医院,就需要治疗护理,但是护理工作却无法采用上述预约形式。大量文献表明:护理干预对于疾病的临床疗效、病人的康复速度、疾病的预后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尽管护理干预对病人非常重要,但是目前一名护士管理多名病人,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工作量超负荷已经是常态。如此的工作量难免造成疏漏,这又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未来打算从医的人员鉴于工作环境如此,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流失,如此就进入恶性循环的模式。改变这种局面首要改善护理质量。护理质量体现在高时效性、有效性、个性化,且个性化護理是护理的最高要求。目前我国实行个性化护理还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无法正确认识工作分类的差别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服务行业是低人一等的,很多人在乎别人的眼光,放弃服务行业。此外,医疗服务行业尤其是护理工作,护理对象为病患,其生命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心情多比较焦虑、烦躁,甚至恐惧,与之交流、协作需要大量的耐心、亲和力,有时经常会遇到患者或者家属发脾气,受到不同程度的委屈[2];ICU的病人多处于不同程度的昏迷,家属难以探视,需要护理人员帮助清理大小便。总之,工作环境需要接触各种病患,有可能被病患传染,家长不愿子女从事该行业;护理工作需要轮班,尤其要上夜班,工作很忙,难以照顾家庭和孩子,配偶及配偶的家长很难接受;工作中需要收集粪便、痰液等病理标本,工作压力大,护理人员本人难以接受,继而改换其他职业。

第二,医护资源匮乏2016年中国护士行业调查:欧盟制定的标准每千人配置的护士人数不低于8人,目前我国每千人口护士配置仅为2.36。换成另一句话,中国护士的工作量是国外护士工作量的三倍左右,如此繁重的工作量导致护士很难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

第三,护理从业人员的知识相对匮乏。目前我国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多为专科学历,而且即使为本科学历,有相当一部分人为成人教育获得的学历,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我国护理专业大专院校采用三年制培养方案,其中两年时间学习基础理论,一年时间在临床锻炼基本技能。由于理论知识学习时间较短,很多学校各种课程都在尽可能压缩,甚至是医学基础课程不断压缩,因此更谈不上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拓展或者其他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

第四,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相对较差。中国的患者及家属依从性较低,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也相对较低。普外科或者肛肠科的医生经常会遇到腹部手术的一些病人,尤其是胃大部切除术,直结肠癌尽管多次叮嘱明天手术,需要12小时前禁食,8小时前禁水,可是当胃、肠管切开后仍有大量食物流出。病人偷偷饮食的行为不仅会增加医生手术的难度,而且流出的食物容易造成腹膜炎,或者在麻醉过程中引起的呕吐,由于麻醉作用,呼吸道的保护性功能已减弱或消失,故呕吐的胃内容物可被误吸入呼吸道。若误吸入肺会导致吸入性肺炎;若阻塞呼吸道,则会威胁病人生命。

第五,医疗资源配置分布不均。一线城市医院较多,且医院的等级相对较高,相对人口众多的农村,医院少,级别相对比较低,医护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面对以上问题,为实现个性化护理,我们必须根据相应问题做出反应。第一,改善国民对服务行业的认知,改变传统思想。各行各业只是工作分工的差别,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医护人员超负荷的劳动,救护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珍爱自己的生命,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好好尊重生命的守护天使,尊重他们的劳动呢?第二,个性化护理的组成包括专业性个性化护理和非专业性个性化护理,目前我国医护资源缺乏,若想实现个性化护理,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患者的护理人员由三部分组成:护士、护工和患者家属。护士具有最好的专业性的个性化护理经验,可以负责患者专业性的个性化护理,护工护理经验丰富,尽可能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承担一定的非专业性的个性化护理,患者家属则主要承担心理的关爱。如文学写作爱好者张某因车祸骨折小入院,护理人员提供的专业化护理为骨折外科护理,家属提供的护理则是减少病人的紧张情绪,转移病人对疾病的关注度,合理饮食等。战胜病魔需要患者、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良好的配合才能取得好的结果。第三,个性化护理需要多领域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护理专业作为服务行业,沟通技能是最基本的技能,也是改善医患关系非常重要的一环。网络发达的现在,大家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即使聚会也是每人一个手机。但是护理工作的开展却是必须面对面的交流过程。提高沟通技能,提升其他领域基础知识。第四,患者及家属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提高依从性。第五,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可以采用流动行医、援边等方式,或者采用结对帮扶、提升综合素质等方法。

总之,个性化护理的实现是一个全民参与的过程、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尽管我国实现个性化护理有着各种困难,但是可以采用试点的方法,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参考文献:

[1]2013 ESC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TheTaskForce on themanagement of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RevEspCardiol(EnglEd),2014,67:135.

[2]赵华,袁宁,蔺秀香.护患纠纷后护理人员心理分析及对策[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06).

猜你喜欢

需求前景个性化
我国旅游房地产开发前景的探讨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