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时空动态评估机制的城市规划方案研究

2017-02-17王锋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王锋

摘 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也成为当前政府和人民比较关注的一个重点话题。而在实施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时空动态评价又是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健全时空动态评价机制,不但能够对城市规划的优缺点进行检视,还能够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时空动态评价;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4-116-2

0 引言

城市化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体现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上下各个城市都加快了城市扩张的速度,而城市扩张需要做好城市规划的工作,所以各地政府都对此引起了重视,积极开展城市建设规划工作,采用时空动态评价机制完善城市规划中的不足,并对城市规划实施工作进行指导,以便于更好的促进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建立健全时空动态评价机制,不但能够对城市规划的优缺点进行检视,还能够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城市规划实施中的时空动态评价概述

城市规划的时空动态评价包括两部分内容,一个是以时间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机制,另一个是以空间为标准的评价机制。两者综合起来就是对整个城市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的动态评价机制。而运用时空动态评价机制实施城市规划,能够更好的提升城市规划工作的整体水平。

在城市规划的空间动态评价方面,因为局限于对城市规划实施效果的描述,不仅对城市规划在内的空间扩展影响因素分析没有涉及到,而且也没有涉及到对城市规划空间控制成效的时间和空间的尺度对比分析都没有涉及到。所以,在实际的城市规划空间动态评价上,还需要相关人员认真识别城市规划在城市扩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对城市规划中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进行对比,做出客观详细的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结果。而怎样识别城市扩展驱动力的时间和空间维度特异性,还需要负责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认真分析,为实施城市规划的时空动态评价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城市规划的时间动态评价

以毕节市为例,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到二零一五年之间,毕节市共实施了两次城市规划。如果要对城市规划进行时间动态评价,还要在毕节市两次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对其采取有效的动态分析。毕节市中心城区 2010 年常住人口规模为 85.09 万人,2014 年常住人口规模为 87.15 万人,4 年来常住人口增长了 2.06 万人,已超过现行总体规划预测到2015年的 65万人口规模目标。究其原因,一是现行总体规划采用的人口现状数据不准确,201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实际值为 85.09万人,而现行总体规划采用现状数据为 37 万人,导致预测值偏低;二是目前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区域化格局不断加强,毕节市中心城区整体常住户籍比呈下降趋势,人口流出速率开始逐步减缓,部分外流人口回流。毕节市的城市格局相对比较分散,通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各区的经济水平已達到小中城市的规模,而毕节市的城市规划时空动态评价机制,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市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时间动态评价分析措施。

对各个时期城市规划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并从时间角度动态评估城市规划方案,不同时间段Logistic内部的l__bdtwn、l__cty、g__agri、l__twn、l__tam、g__corf以及s__rrl其实就是毕节城市规划过程中的相关区位变量,而与之相对应的分别为:镇行政边界吸引力、新城中心吸引力、农业用地适宜性、镇中心吸引力、河流吸引力和城市中心吸引力等。

动态评估城市规划时间课件,毕节市城市规划期间,城市扩展的驱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且,政府和市场在城市扩展中起到的作用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具体的表现就是时间的加深,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城市扩展中政府驱动力影响,市场影响城市扩展机制也逐渐增加。

除了上述的分析以外,从城市规划的时间动态评价中可以了解到,毕节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城市规划的吸引力中心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任何改变,表明毕节市实施城市规划任一阶段的城市吸引力中心均为城市主中心。通过以上时间动态评估能够将毕节市城市规划过程中未充分保护农业用地直接反映出来。

3 城市规划的空间动态评价

从根本上说,城市规划时间评估与空间动态评估存在类似性,空间动态评估在评估城市规划方面的主要作用在于有助于城市规划工作者能够清晰人事城市规划期间的空间异质性,通常而言,城市规划空间动态评估和时间动态评估存在密切相关性,而且两者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对城市规划的整体效果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毕节市是以区域划分来实施城市空间动态评价的。毕节市中心城区 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8.56平方公里,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52.16平方公里,2010-2015 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新增23.60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约为 4.7平方公里。现行总体规划中心城区 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达到77.63平方公里,5年的城市建设用地实际增长量远未达到该用地规模。从空间角度动态评估城市规划过程中,具体是从空间角度划分市域,同时对相关变量系数进行规划,这和时间动态评价中的区位变量相同,意思就是城市规划方案中各规划项目的吸引力,也可以称之为规划影响程度。

从毕节市城市规划的空间动态评价中可以看出,不同空间区域规划的变量系数不仅不相同,而且相互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毕节市德溪片区中的城市规划影响程度最小,七星关区的各规划项目吸引力最大。除此以外,远郊区县的城市规划作用效果明显高于近郊和中心地区的规划作用效果。从上述的分析结果中可知:由于近些年城市规划综合发展模式的全面实施,会在很大程度上缩小远郊地区和城市中心城市的发展差距,由此我们可知,毕节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对于城市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比较重视。另外,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员数量也越来越多,给城市主城区周边的区县经济开发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再加上城市主城区区域内人口数量在不断减少,主城区区县城市规划受影响的程度越来越大,同时也加重了区县发展的难度。因此,在城市规划期间,不同区域协调发展极为关键,且城市区域与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城市规划进程具有很大推动作用。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城市周边区域必须将其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减轻城市规划压力,由此才能够对城镇化建设形成推动作用。

城市规划动态评估城市空间,同时还应该对各区域规划项目加以重点考虑,例如城市区域规划中的建筑高度和绿地面积等。只有考虑到城市规划中的这些内容,由此才可以从整体环节评估城市规划空间动态。对城市周边远郊区县区域,在实施城市规划时,还要将一般的城市空间动态评价作为参考依据,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必须与自身区位特征相结合,制定对自身区位发展有利的城市规划方案,然后,城市规划人员还要综合空间动态评价和时间动态评价的整体效果,借助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以城市主城区的发展为中心,促进远郊区县的城市发展建设。做到以上两点,不仅有利于远郊区县的城镇化建设,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城镇一体化项目的开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远郊区县的和谐稳定发展,以此使远郊区县大众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时空动态评价是城市规划工程中一项长期的评价项目,它不仅可以对城市规划起到全面评价的效果,还有助于科学合理的实施城市规划。另外,城市规划时空动态评价中的城市状态是规划城市形态,在对城市实施规划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借鉴相似的方法对所确定的其他城市采取时空动态的评价措施,对城市的绿地率和建筑高度等进行评价。而且,对城市扩展后城市规划时空动态效应进行识别,还能够对城市规划缺失进行模拟,科学预测城市规划后的发展效果,有效规避城市发展中的相关不利因素,以便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发展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杨月,任娟,张凌.浅析城市规划实施的时空动态评价[J]. 江西建材,2015(02):12.

[2] 谭彩莲.城市规划实施的时空动态问题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14):158+160.

[3] 刘玉,潘瑜春,陈秧分.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动态研究[J].经济地理,2012(05):43-48.

[4] 龙瀛,韩昊英,谷一桢,沈振江,毛其智.城市规划实施的时空动态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1(08):967-977.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那些“搞城市规划的人”到底是谁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