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石油企业框架下的专业化管理模式

2017-02-17王京华

关键词:管理模式流程指标

王京华

摘 要:追求效益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只有高效的管理,才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管理效率。胜利油田目前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除了国有企业固有的管理体制一直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之外,更多的是管理机制的原因。胜利油田属于国家特大型企业,主要涉及到油田的开发利用,不但勘探、开发油田,而且在近些年来业务逐渐全面起来,除传统的生产以外,还转向经营,将生产与对社会的服务融为一体。下设65个二级单位,480多个三级单位,3400多个四级单位,组织机构庞大,用工总量20多万,岗位工种繁多,人员构成复杂,管理难度较大。要想使企业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就必需进行现代化的生产,进行现代化的管理,即要在减少工作强度的同时又确保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就必须在管理上予以完善,要使管理系统规范化,具有易于管理、运转良好的特点。以胜利油田采油厂为例,开发五十多年来,原采油矿管理中采油队在生产经营管理,队伍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创造出了许多成绩和经验,但随着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人员的自然减员,原四级管理模式显现出了一些不先进性和不适应性,同时存在技术管理流程复杂、工作效率低,特殊工种人员不优化等问题。通过开展了各层级大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积极探索优化、高效的管理模式——管理区专业化改革。由采油矿“大而全”的逐层管理模式,转变为管理区“两级”专业化管理模式,配置资源更加高效、流程界面更加清晰,助推采油厂各项指标任务高效完成。

关键词:流程;效率;优化;专业化改革;管理模式;指标

中图分类号: TE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4-13-2

1 概述

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原采油矿管理模式是一种“大而全”的逐层管理模式,其下属采油队是一个“小而全”的经营个体,反应速度快,独立作战能力强,在经营管理、生产运行、技术管理等方面可以立足自我,进行一体化管理。但随着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人员的自然减员,原四级管理模式显现出了一些不先进性和不适应性。

2 原四级管理模式的弊端分析

2.1 采油队管理职责与考核不对等

在原有采油矿管理模式下,采油队“小而全”的管理职能,使其成为最小的生产经营个体,承担了采油矿包括产量、成本、各类技术指标等,几乎所有的考核指标。对照采油队的职责,考核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产量说了不算、分项成本难控制、技术工作难落实。

2.2 技术管理流程复杂工作效率低

原有技术管理流程,设置的管理层级多,在采油矿层面,管理层级多达5个;同时管理岗位节点多,造成工作流程较长。我们对12项技术运行流程进行节点分析,共88个运行控制节点,其中需要反复落实汇报的节点达到36个,大大限制了工作效率。例如油井设计运行流程,一份最简单的油井维护设计,原则上是采油队的地质、工程技术员进行编写,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技术管理部门确定了生产层位、施工工序、完井泵径泵挂、杆管组配后,通知技术员编写。技术员只编写、不设计;同时由于方案变化等因素,造成反复更改、反复提交,运行时间长,效率低。

2.3 特殊工种人员不优化

特殊工种人员配置方面,特别是资料员、化验员、测试员、监控员,存在人员不优化的问题。主要是化验岗人员配置难、资料岗人员不优化、监控岗工作量不饱满、测试工加班多,月工作量不均衡。

3 专业化重组改革的举措

通过对以上问题深入分析,管理四区积极探索优化、高效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激发机制体制活力,提出专业化改革的五项举措。

3.1 整合技术员,做强技术室

针对技术流程复杂、技术工作难落实的问题,对注采站地质、工程、注水三名技术员进行整合,优选精干人员充实到技术室,“三层变两层”,统一负责全区的技术管理工作。具体的整合思路是,划分职能、明确职责、以岗定员。例如将工程技术员整合到采油组。首先划分工作职能,将工程技术员负责的19项重点工作,工况管理、问题井自扶、杆管鉴定等,与井下技术相关的12项工作,纳入采油组管理;管线管理、设备管理等7项地面技术工作,纳入注采站管理。整合后的采油组,负责全区油井工艺技术管理工作,职能26项,设置综合管理、工艺技术、现场工程等5个管理岗位,每岗一人。同时执行5个岗位交叉互补,确保业务不挂空挡。在以岗定员上,以现场工程岗为例,以管理区躺井率和自扶工作量为基数,按照每2天发生1口躺井、编写1口设计进行人员测算,确定现场工程岗1人,同时负责工况优化、杆管鉴定等工作,实现了现场工艺技术的专人专管,目前工作量较为饱和。

3.2 成立资料站,做准大数据

将资料员、化验员、测试员、监控员从注采站分离,整合成立资料化验站,负责全区资料录入,含水化验、液面录取、在线监控、管理区三基技术资料等主要职能。在资料员的整合上,将原注采站12名资料员,优选6人组建资料班,负责全区油水井资料录入工作,按油水井资料录入,综合资料录入,三基、井史、电子地宫维护,三个职能进行定崗,确定每个职能2人,同时要求6人交叉录入资料,实现岗位互补,节假日轮休。在化验员整合上,将3个注采站化验室整合成1个化验班,转变为6名化验员流水线作业,平均每小时可以化验80个样,化验时间缩短至3小时,就可以完成管理区全部的化验工作量。在监控员整合上,优选4人,成立功图管控班,实施倒班运行,负责在线报警签收、功图量油、功图参数设置、问题功图分析、设备问题提报等职能,使示功图管理的安装完好率、量油利用率等指标,均保持在采油厂前列。

3.3 做精注采站,实现专业化

整合后的注采站,剥离了大量的技术类和资料类工作,保留了生产运行、安全管理、维修维护、日常巡检等岗位人员,要负责安全管理、运行管理、设备管理等五项职能,仍然具备应急处置、独立作战等“小而全”的传统优势。

3.4 建立配套流程,提升效率

专业化改革后,基于管理区“两级”专业化管理模式,优化完善了技术、经营、生产、安全4大类26项管理流程,有效推进了管理效率的提升。例如停产井分析治理流程。原有的流程是,发现问题井以后,采油队技术员和采油组都要进行停产原因分析,并制定自扶措施,而且不管技术员和采油组分析的意见是否一致,往往都要按照采油组的意见,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施工,采油组在有时间的情况下,要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现有的流程是,从现场落实、问题分析、制定自扶措施,直到组织注采站现场施工,全部由采油组负责。主要的改变是解决了技术员、采油组的职能交叉问题,提高了运行效率;二是决策升级,所有资料、措施都是采油组现场落实,提高了准确率;三是施工升级,由采油组现场制定并监督方案执行情况,提高了碰泵、洗井、热洗的施工质量。通过管理流程的完善,有效推进了管理效率的提升,使职责界定更清;干扰因素少资料更准;流程节点少效率更高。

3.5 实施分级考核,落实目标

由采油矿、采油队共同承担全部生产经营指标的平行考核,转变为管理区承担生产经营指标及技术指标、成本控制落实到单项负责人、基层班站注重工作质量的分层次考核。为确保考核执行落地,我们建立完善月度考评管理公报,开展指标系统盘点和工作质量量化考核,使管理区及基层班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得到及时显现,实现压力的有效传递,进一步推动责任的有效落实。

4 结语

通过以上专业化改革措施的实施,使人力资源更加优化,工作职责更加清晰,管理责任更加落实,技术流程更加简化,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开发技术指标持续向好,全部指标超计划完成,为采油厂的发展做出貢献。

参 考 文 献

[1] 朱皓,孙艺.专业化重组的理论与实践经验[J].企业导报,2010(01).

[2] 佟显平,闫广平.实施专业化重组增强企业竞争力[J]. 中国石化,2003(11).

[3] 贾稳鹏,可行性研究和后评价经济评价方法探讨——以某石油集团下属专业公司非安装设备购置项目为例[J].国际石油经济,2010(07).

[4] 罗陶露,我国石油石化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5.

[5] 杜琳,基于J2EE/STRUTS的胜利油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科技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流程指标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一课四备”磨课流程例说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