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新课标卷Ⅱ文学常识题详解

2017-02-17甘肃马维兵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7年6期
关键词:京师后汉书帝王

甘肃 马维兵

全国新课标卷Ⅱ文学常识题详解

甘肃 马维兵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Ⅱ中考查古代文化知识的是第11题,原题如下: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解析】考题对“下车”“收考”“车驾”“京师”做了简单的解说,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答案是B项,“收考”是“拘捕拷问”的意思,没有“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的意思。

现对四个词语详细解释如下:

下车:(1)古代作殉葬用的粗陋的木制车。

(2)初即位也称为“下车”。《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后汉书·儒林传序》:“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

(3)从车辆上下来。《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官吏到任。《歧路灯》:“宪公祖下车以来,久沐德化,素怀瞻仰。”《后汉书·张衡传》:“衡下车,治威严。”《诫兄子严敦书》:“郡将下车辄切齿。”《后汉书·赵熹传》:“熹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宋·苏轼《与朱康叔书》之十七:“自闻下车,日欲作书,纷冗衰病,因循至今。”清·顾炎武《菰中随笔》:“窃见比来州牧上佐,乃两畿县令,下车布政,有多者一二年,少者三五月,遽即迁除。”

收考:(1)拘捕拷问。《三国志·吴志·陈表传》:“明( 施明 )素壮悍,收考极毒。”《北史·甄琛传》:“至脩(赵脩)奸诈事露,明当收考,今日乃举其罪。”

(2)准许入场考试。明·汤显祖《牡丹亭·耽试》:“这等姑准收考,一视同仁。”

车驾:(1) 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作帝王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车驾西都长安 。”颜师古注:“凡言车驾者,谓天子乘车而行,不敢指斥也。”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赵正夫丞相薨,车驾临幸。”《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中国灭亡论》:“联军骈入,车驾蒙尘,宗社荆棘,此不过一姓之存亡而已,于我国民何关哉!”

“车驾”在古代不仅用于帝王,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皆可乘用。车驾的规制主要区别在颜色、马匹(牛)数量、伞具型制、辕轴型制四方面,不可逾越。

(2)亦作“乘轝(chéng yú)”,“轝”古同“舆”,坐车子。《吕氏春秋·不屈》:“惠子易衣变冠,乘舆而走,几不出乎魏境。”《晋书·王忱传》:“玄尝诣忱,通人未出,乘轝直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石头等既疲倦,俄而乘舆回。”

京师:(1)国家的都城。《诗·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马瑞辰通释:“京为豳国之地名……吴斗南曰:‘京者,地名;师者,都邑之称,如洛邑亦称洛师之类。’其说是也。”“京师”之称始此。后世因以泛称国都。《公羊传·桓公九年》:“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史记·儒林列传》:“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自京师来。”《资治通鉴·唐纪》:“元济诣京师。”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赴举京师。”清·姚鼐《登泰山记》:“自京师乘风雪。”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京师者,四方之腹心,国家之根本。”一说,陕西凤翔有山曰京,有水曰师,周文、武建都于此,统名之曰“京师”。见清·顾炎武《肇域志》。

(2)天子的军队。《左传·庄公十一年》:“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

(3)指朝廷。《史记·吴王濞列传》:“京师知其以子故称病不朝,验问实不病,诸吴使来,辄系责治之。”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演变。高考考查,只不过是管中窥豹,知其一斑,真正了解掌握古代文化知识,需要长期积累,熟练诵读,不仅要知其一还要知其二,方能在应试中以不变应万变。

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京师后汉书帝王
走,去抓帝王蟹
清末普及教育的尝试:以京师强迫教育为中心
她与帝王为邻
帝王蝶的疯狂迁徙
京师得家书
《史记》的“藏本”和“传本”去向分析
官场圣人范仲淹 第九章 重返京师
《后汉书》郭玉脉法校文
THE STONELIONS OF CHINA
《谢沈后汉书》鲁迅辑本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