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试题 拓宽思路
——从对高考真题的分析看历史选修题的基本思路

2017-02-17河南侯起中姜云侠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7年4期
关键词:俾斯麦唐太宗工人

河南 侯起中 姜云侠

紧扣试题 拓宽思路
——从对高考真题的分析看历史选修题的基本思路

河南 侯起中 姜云侠

历史选修试题在文综试卷中占15分,分值较高,但由于历史题位于整个文综试卷的最后,而选修题又位于历史题的最后,再加上文综试卷阅读量大,这就造成了很多考生在答题时总感觉试题写不完,时间不够用。另外,由于有些考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平时也没有认真总结答题规律,在做选修题时往往得分率不高。其实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选修题不但不是失分率高的题目,只要总结规律,反倒能够超越其他的考生。下面我们就以两道高考真题分析一下应如何把握住选修题的答题思路。

例1.(2015·全国2卷·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①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②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③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在《非常法》实行的12年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

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

【解析】第一步:“就事论事”,从材料中得出要点。我们将材料阅读一遍,阅读的过程也就是根据题目设问将材料中的知识要点加以过滤的过程。根据材料我们就可以部分得出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如题上画横线所示,我们可以得出三点历史背景。

第二步:认真阅读材料,从每一个词上得到启发,由此得出结论。试题所问的是“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这是我们拓展思路的出处,因此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可以在材料中找到这一句话的完整表达:“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这句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①这句话的动词是“强迫”,它体现了近代德意志帝国浓厚的专制色彩,这个时期德国建立的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帝国实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和英、美、法等国相比缺乏民主的气息。这是从问题的实质方面考虑问题的。②从问题的表现形式看,毕竟它是通过帝国议会这种法律途径去解决问题的;毕竟是通过《非常法》这种法律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地、赤裸裸地镇压,这就体现了世界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民主性色彩。③社会民主党就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建立起来的一个无产阶级政党。④根据对人教版历史必修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的理解,历史上,镇压工人运动本来就是各国资产阶级的一贯通用的政策。按照这种思路所得出的历史背景就比较全面而准确了。

【参考答案】德国统一,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问题凸显,工人生存状况恶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力量壮大,工人组织出现;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受当时资本主义制度民主化色彩的影响;受历史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镇压无产阶级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

【解析】评析俾斯麦政府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措施,其实我们可以从一个更宽泛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比如我们可以分析镇压工人运动和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这些措施对那些对象的影响,什么时候的影响,哪些方面的影响(即使在这个方面,我们也可以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积极的和消极的方面;国内的和国际的等不同的角度),然后对这些要素进行不同的组合即可。比如本题中,我们可以讨论采取的这些措施对俾斯麦政府的影响、对德国政局的影响、对工人运动的影响等。这些方面我们还可以从当时和以后这两个不同的时间角度去考虑,也可以从这些要素产生的积极的和消极的方面去思考。

【参考答案】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阻碍了工人运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对以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社会立法并没有损害容克地主的根本利益;这些措施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处理社会矛盾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例2.(2016·全国1卷·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起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族谱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①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②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③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④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解析】这一问其实我们还可以“就事论事”。关于唐太宗谱牒制度改革的内容,和教材的联系不是很大,很多学生对此都感到比较陌生,即使在人教版历史教材选修4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二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也没有涉及这一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做题的主要依据就是所给的材料,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阅读,我们就会发现,唐太宗是从材料中所划横线的这几个角度进行改革的。

【参考答案】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解析】从历史发展内在逻辑的角度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和作用(或影响)三者在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三位一体的。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路:在回答一个事件历史作用(或影响)的时候,不妨从其背景或内容上去考虑。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背景就有什么样的内容,从而也就有什么样的作用。比如本题,我们可以说前两点分别从形式和内容方面否定了传统的世族制度。第三点则有利于科举制的发展。第四点是对现有秩序的一种肯定。而“皇族被列为第一”很明显有利于加强皇室的地位。

【参考答案】抑制了旧士族影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有利于科举制的发展;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加强了皇室地位,有利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我们这里只是给大家提供了某种范例,这种范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答题的规律。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论上分析所得出的模式,并不是说对每一个题都有这么多的因素需要考虑,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不同题目的不同内容,具体事物具体分析。而且这没有、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方面,还需要读者在这种思路的基本之上,根据试题的内容具体分析、总结,这就需要大量的练习,需要多琢磨问题,需要灵活而宽阔的思维。

河南省安阳市实验中学;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刘庄学校 )

猜你喜欢

俾斯麦唐太宗工人
唐太宗 善听劝谏
唐太宗因何会砸了魏徵的墓碑
智慧的选择
基层关工人的梦
俾斯麦奚落李鸿章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漫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