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现实中开辟出诗路

2017-02-17张德明

星星·散文诗 2017年34期
关键词:诗路剪裁口味

张德明

现实简而言之就是现在的实际,它是当下的、现场的、切真的、实在的,它咋一看去会显得呆板、单一、冷漠乃至严酷,总而言之,日复一日机械复制般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客观现实,给人最初的感觉往往是缺少诗意以至不够诗格的。然而,现实又是诗人抒发诗情的必由之径,毋宁说,现实是一切诗歌得以繁衍与降生的最根本基源。一个优秀的诗人,往往都是善于利用现实,会在现实中做文章的,他们将现实妥善处理,巧妙点化,进而在庸常的现实生活中抽绎出诗的光焰来。那么我们如何在平庸的现实中开辟出广阔的诗歌道路呢?

现实或许并不缺乏诗质,但因它时常琐碎、冗杂,融涵其间的诗之成分被稀释、淡化,要想让它有效散发出诗意的能量,我们就必须学会取舍,学会剪裁。剪裁出诗意,这是我们处理现实让其发出诗之光辉的第一要诀。如写“口味”,各人有各人的口味,各种口味折射各自不同的饮食习惯,似乎不足为怪,但当诗人写出:“只有牢记着母亲厨房里的油盐味/才可以在一场逃亡中/随时将自己的来路说得清楚”(漆宇勤《口味》)的句子,我们才惊喜发现,人们习以为常的“口味”里居然也藏满了诗意。这就是合理剪裁现实,有效取舍生活的艺术结果。再如“白小薇再次紧紧咬住双唇/举头仰望悬铃木上的青果果/白小薇整理好自己/白小薇含笑接过武妈妈递过来的蓝色信笺”(仝志男《白小薇的夏天·安好》),白小薇或许有很多面部表情、很多身体动作,诗人只取其“紧咬双唇”与“含笑”两处,人物精神的挣扎和内心的调理,由此可见一斑,迷人的诗意氛围,也因之升腾而出。

现实素朴无华,直现出来真个会诗性黯淡。这时,大胆出新的比喻,就可能将晦暗的现实倏忽照亮。现实的诗意需要用奇妙的比喻来唤醒,比喻出诗意,比喻无疑成了打开现实的诗路的重要路径。“二月是一匹闯了关东的马匹/荒凉被雪覆盖,马蹄踏伤了大地/脚印歪斜,一路寂静无声”(浦君芝《二月散记》),诗人将“二月”比喻成“闯了关东的马匹”,这是大胆而新奇的,这个大胆而新奇的比喻一出,诗人观照的特定时日的浓厚诗意就呈现出来。还有“沿途中很多美丽的景物如落叶般消逝”(《步缘《落叶》),“每一路神经末梢/都是守卫故土的哨兵”(刘德路《两只守望的耳朵》),“岸上大片的紫云英,像投江的女子/朝着江面奔袭”(如月之月《倘若你不能理解她的悲伤》),“黑暗中/那些匍匐的群山/像沉睡中的众神”(兰梦醒《家乡》)等等,都是让现实生出诗意翅膀的神奇比喻。

诗歌需要想象,才能照亮现实的诗意面孔。“扫帚来过了/像上帝的胡须/触摸过一个人的存在”(应文浩《上帝的胡须》)这是应文浩对环卫工人工作情形的想象。“临水,观鹤/观自己沧桑的脸/偌大一塘水,映着白云/有人在湖心弄笛,笛声凄切/像怀乡的人,得了重病”(陈润生《在水之湄》)这是陈润生对湖边静坐时内心孤独之境的合理想象。“水锈的怨怼总是第一个冲出水笼头/锁门的时候我会忽然慌张。跑到街上了/我还要摸一摸,它夹断了我的哪根尾巴”(伊宁《空房子》)这是伊宁对困窘生活情状的神奇想象。“反复听一首歌直到,把他从人群中辨认出来。/干净端正的五官/与众不同的嗓音,和孤独”(麦豆《听一首歌》)。这是麦豆关于在一首歌中听出生命真谛的想象。“如水的月光里/老人用拐杖敲击石碾的声响/引爆了小村的狗吠”(田斌《石碾》),这是田斌对而今有些落寞的乡村情景的想象。总之,想象出诗意,这是在现实中开辟诗路的第三种方式。

猜你喜欢

诗路剪裁口味
奔赴“诗和远方”新征程
心灵手巧的“剪裁师”——卷叶象甲
文旅融合视角下浙江诗路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
“诗路义乌”诗词曲大赛启事
浑然一体有玄奥——写人作文之人事“剪裁”与“拼接”
多种口味
诗路历程(外四首)
口味换不停
无人机系统适航标准剪裁案例分析
口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