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后”小伙寻山寻乡愁,造一艘味觉方舟

2017-02-16陈全忠

就业与保障 2016年4期
关键词:伊凡乡民百合

陈全忠

在互联网和传媒行业做过多年白领的纪伊凡,因为长期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回到家乡休养。正是在家乡四川阆中的古镇上,他遇见了小时候久违的那些自然食材,带到单位的那些老家美味更是深受同事们的追捧,他便萌生了辞职去寻找那些散布在家乡大山里的美味食材的念头,

没想到他挖掘家乡自然美味的这一想法在朋友圈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来自贵州云南海南等地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加入到“浅山寻”的团队,寻味山间,食之自然。在寻山之旅中,他们发现大山里不仅有都市难得一见的好食材,村民们制作莱肴的方法也是独有的,而且味道惊人的好,于是他们又拓展了一步,在寻山中食材的同时,也寻找那些快要消失的莱肴配方传统手工艺和食谱,公布在互联网上,教大家做这些特殊的美味,还从网友中选取成员参加团队的“浅山寻”活动,一起打造一艘“味觉方舟”

纪伊凡,“80后”,生于四川东北阆中古城。大学毕业后,他在重庆和北京做过多年媒体和互联网工作,但由于长期出差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发现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2014年的初秋,纪伊凡请了一个长长的年休假,回到家乡休养纪伊凡在老家川北老君山上的大雄宝殿的石阶上坐了很久。苍翠的古柏依偎着红艳的大殿,阳光洒满殿内。眼前的大雄宝殿让他想起了重庆的罗汉寺,那个《疯狂的石头》里展示翡翠宝石的地方。寺庙背靠高楼林立的解放碑商圈,在那里,古与今,毁与立,矛盾得一塌糊涂。

城市的新旧交替,快速变迁,让我们来不及去听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纪伊凡在重庆已经待了足足十年,打过工,创过业,被快节奏和压力推着跑,无暇关心这座城市、天天担心吃上地沟油转基因,没有了“面朝大海,做一个幸福的人,关心粮食和蔬菜”的心情、城市是坚硬的复杂的,大多数城市人疲于奔命,心力交瘁。

此刻坐在家乡的山上,觉得土地是如此柔软,每每回到四川老家,家乡的食物让他更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意义,无农药的有机大米,野生的猕猴桃,野生茶花蜂蜜……这些来自山里的食材,都是在极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中经过时间的淬炼而来的,它们将独特口感与珍奇味道融于一身,更因为带着原产地的精气神与历史深度而弥足珍贵,即便是本地人,也并非人人知晓,更不是唾手可得。曾经,他带着山里自家人采集的这些食材回到单位,送给同事,每次大家都赞不绝口,都市里也买不到,同事们希望纪伊凡下次回乡时能够帮他们采购一些,

但每次能带的都是有限的,回想那些山问的自然之味被抢购一空的场景,纪伊凡拖着疲惫的身体起身时,突然觉得没有比回到大山回到土地回归故乡更适合他的事了。

接下里的四个月时间里,他开始调研收集家乡山间田间各种食材珍味一在老家的一次婚礼上,他记录下阆中独有的一种小吃:洋威做法是:把肥猪肉切成粒,煎干油之后,裹上特制的粉红色糖浆,进行煎炒,晾干即食,甜而不腻,清爽通喉20l 4年春节期间,他还去拜访了建于清朝年间的老观粮仓这粮仓属一家大米厂所有,老板是当地人,世世代代就用这清朝木板仓储存大米,环保,通风,无虫害,无时无刻都享受着古人留下来的智慧。当城里人吃着有农药残留物食品的时候,这家米厂不仅坚持着有机种植,同时还一直沿用老祖先留下的存粮方式。

当纪伊凡把这些寻找生活原味的照片发在朋友圈的时候,吸引了很多朋友的乡愁记忆,他们也想加入进来,说自己的老家也有一些类似的独特食材,藏于深山,是不是可以组成一个寻山的团队,把这些取于自然的美味发掘出来,传递给城市中忙碌而热爱生活的人,于是纪伊凡正式成立“浅山寻”团队,吸收了云南贵州海南等地能够作为寻山向导的四个小伙伴一起创业。

来自山里最自然的绿色食材,来自农民最淳朴的耕作酿造……都是“浅山寻”给繁忙都市人们最真诚的礼物“浅山寻”始于四川,但绝不止于四川一因为对食材原味超出尋常的迷恋,纪伊凡对所有食材的选择都几近苛刻。为了找到最纯粹的食物,他们准备用脚步丈节云贵川的山林和村落,从四川云南到贵州再到海南,甚至更多的地方。

在纪伊凡看来,寻山,不仅是寻找那些散布在大山里的美味食材,也是在寻找记忆中的过去他希望借此能够重新找回现代人对食物本真的追求,还原不同于城市的“乡土回忆”。

2015年4月,团队千里迢迢来到贵州,远赴六龙山和梵净山,开始第一次寻找乡村味道的旅程。带队的是当家人小黄,他在重庆上班,老家在贵州铜仁的土家族寨子。小黄说:“居住在六龙山的侗土家乡民,由于交通闭塞,至今仍保持原始古朴的民俗民风,保持着铜仁地区最大最完整的吊脚木楼村寨”。

寨子里有几家养蜂人,等春天山茶花芬芳杜鹃满山红的时候,也就是蜜蜂和养蜂人最繁忙的时候。春暖花开时,就可以品尝充满花香的茶花蜜和杜鹃花蜜了。六龙山森林覆盖率达86%以上,其中原始竹林就有十万余亩,这次进山寻食材,团队们就对竹笋充满了期待。冬天,山里大片的原始竹海里,笋尖开始满山星星点点冒出,对于冬笋,村民不会采挖,他们要等到三月春天,笋子长高后,才会背着背篼,进入深山,挖春笋。

春天采挖一根根完整的春笋,在阳光下晒干,然后洒入少节食盐,制成笋干,放入木柜,干燥保存,这样一整年都能随时吃到美味的笋子、寨子里,家家户户都用这样自然的方法制作笋干,没有柴火烟熏,没有任何添加剂,有的只是春天大山里的淳朴和阳光的温度,见乡民们是如此的手工制作笋干,如此的有仪式感,纪伊凡内心是感动的,于是他在决定把山里的笋干推向外面的时候,一是坚持乡民的手工做法,二是坚持乡民的淳朴包装,三是收集山上掉落的竹叶,随着笋干,一起呈现给山外面的食客们,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山里的春天。

在贵州松桃苗族,纪伊凡第一次知道了卷丹百合、我们常见的兰州百合,就是所谓的莱百合,味甜,常用于做莱,但是没有什么营养价值一而卷丹百合夏季可观赏花朵,秋季可食用鳞茎,才是最有营养价值的药百合。当地乡民从百合种植开始就一直坚持有机灌溉,不施农药。加工百合干也是直接太阳晒干,绝非现代工业加工中常见的硫磺熏干,乡民这种有机灌溉,自然手作的坚持,在现在这个社会已经很难见了。

在寻山的过程中,纪伊凡和小伙伴们吃到了很多从未吃到过的美味,这种美味是在餐馆里,美食节目里。各种莱谱里永远找不到的美味、它深藏于大山深处,隐附在乡民的厨艺里,有的甚至是独家私房莱。

去小黄家做客时,纪伊凡一行受到了小黄父母的热情款待,小黄家后面山坡上有一颗百年古板栗树,每年都会结满板栗,板栗小小的,但是口感却非常细腻且甘甜,完全不同于莱市场上或超市里买的板栗。再配上农家自养的土鸡烧出来,鲜嫩的鸡肉中有板栗的清香,板栗裹着浓郁的汤汁,成甜适中,浓郁得让人停不了口。还有贵州的甜米酒,真是一绝,香浓的醪糟配上酒精度刚刚合适的米酒,煮出来香气扑鼻,吃起来又糯又甜。

纪伊凡问小黄会做这些莱吗?小黄摇摇头、实际上,年轻一辈已经没几个人能够做出原汁原味的家乡莱了,不仅仅是食材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有心思去跟着老一辈去学厨艺,于是,一顿饭后,纪伊凡又产生一个灵感,寻山不仅仅是要寻找到原味的食材,还要和更多的人分享这些藏于深山的莱谱,让它们不止于失传。

2015年七八月,纪伊凡的“浅山寻”团队去了云南大理和海南。在大理一些乡镇的市集上,包括四川阆中的农村里,纪伊凡依然看到很多老人用传统手艺编着竹编,做一些厨房里用到的工具,如竹篮背篼丝瓜络做的洗锅刷等等,这些手工艺品取自自然,做工精美,但这就是曾经我们家家户户用的厨房用具。纪伊凡想到,“浅山行”要在互联网上打造一艘“味觉方舟”,有食材,有食谱,有手艺传承,他说:“从最初的只是寻找食材和食谱,到后来发现有很多乡村传统饮食文化相关手工藝也逐渐被世人遗忘,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但是这些手艺依然默默地被山里的人传承着,保护着。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将其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接受和喜欢”。

每到一个村庄和山寨,纪伊凡找到当地的特色食材后,都是先和村干部签订收购协议,委托家家户户去种植,并在当地用原始的方法加工好后,才送到四川储藏的仓库,进入“浅山行”的微店。他们三次“浅山寻”收购的上千斤笋干卷丹百合手工红糖玫瑰蜂蜜酱等上线后4个多月就全部被订光了。

回来后,纪伊凡在微博微信上发布“浅山寻”团队寻山的故事,陆陆续续收到很多身边的朋友以及陌生的读者来信,问下次可不可以和团队一起去寻山。他们都是在大城市里生活的年轻人,对于“浅山寻”团队回归自然回归家乡的足迹非常羡慕。用脚步去丈节大山,用双手去感受土地,用味蕾去品味美食,用心去爱我们的家园,他们觉得这是一种新鲜的旅游方式,比跟团逛景点的旅游酷多了。

将“浅山寻”网友体验团作为一个新的开拓方向,未尝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实际上,团队中海南的小伙伴就做过导游,对线路策划和旅途安全都有丰富的经验,团队们商节过后,决定发起“寻山行”活动,让网友们加入进来一起体验。2015年秋,重庆已经有小伙伴自发组织了一次寻山行,走入重庆山村采摘山果,感受秋收的繁忙和丰收的喜悦,在2016年,他们将招募网友,启动更多的“寻山行”特别活动。

“浅山行”要做什么?经过一年多的尝试,纪伊凡心中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浅山寻就是一群来自农村大山里的“80后”,离开城市,最后回归山野,将大山里食材美味、民艺带出大山,分享给更多的城里人,寻找和传承一切美好的东西一同时让城里人能走入大山,热爱我们的土地和粮食,让他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猜你喜欢

伊凡乡民百合
风吹百合香
剑齿虎⑤
清心消暑话百合
路遇乡亲
枯叶蝶的秘密
百合依依
自私的公鸡
富贵像风吹过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