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命为主题的高中作文教学策略

2017-02-16顾晶晶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石钟山生命作文

王栋生先生针对高三学生的作文教学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平时倡导学生要自由地写,可是到了考试,尤其到了高三,我们又转而传授许多写作技巧和应试俗套,以帮助学生取得相对的高分。”其实,这也是无奈中采取的折中选择。通过考试,获得进入大学的通行证,这才是“硬指标”。其实,我们也不难发现,高中作文教学一直有“带着镣铐跳舞”之困,写作的最大动能来自于生存之需,而为生命而写却成了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国”。其实,生存之写和生命之写本身也并不矛盾,只是在可操作性上缺乏可供借鉴的蓝本,笔者认为,以生命为主题的作文教学,渗透了生命关怀,体现了人文彰显,打通了写作和生命成长之间的通道。

首先,以生命为主题进行写作,让学生关注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如何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呢?借力教材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苏轼的《石钟山记》是一个很好的范本,作者通过追溯石钟山之名的来龙去脉,经过探究得出以下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即便在历史上有人甚至认为苏轼的石钟山之名由来一说也缺乏依据,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其认识事物时持“目见耳闻”的态度中体悟到一丝理性,这种躬行践履的求索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教材中诉情明理的文章俯拾即是,如,《陈情表》中有关李密对他艰难境遇的“陈情”,《项脊轩志》中归有光深情追忆他的祖母、母亲和妻子,让人对亲情的至深至善心存美好,当然,还有《西厢记》中对爱情的细腻描写、《旧日的时光》里对友谊之情地久天长的刻画,无不让人潸然泪下,这些对真实情感的吐露,皆流淌着作者生命的体温,是作者生命的一种言说和释放。正如叶圣陶所说:“写作其实就是说真心话,为了自己生命成长的需要,将内心的真善美形诸笔端。”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因为饱含着情感,所以需要借力文字,让它一点一点地流诸笔端,澄澈而温情!当然,说真心话,诉真情感,也是人成长的内需,更是高中学生综合素养开出来的一支美丽奇葩。

其次,以生命为主题的写作,可以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为生命写作、歌唱,就是给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创造一个我手写我心的平台,并将个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融入自己的思想中,从而充实自己的心灵,丰盈自己的灵魂,并让自己的情感在生命的勃发中愈发丰满。写作的过程就是个人思想、个性特征、个体思维得到释放和表达的过程,只有学生充分体验世界、丰富心灵、思考人生,才有独特的真知灼见,才能彰显出生命的独特性,相反,如果让学生照着条条框框写,人云亦云,很难触及到学生内心精神世界,文章也因缺少个性而干涩无比。

其实,训练写作和为生命写作并不矛盾,写作训练最主要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只有以思维为主线,以思维为牵引,让生命在思维训练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写作才能成为温暖生命的贴心小棉袄。教师要在写作指导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如在上必修五庄子的《逍遥游》以及王羲之的名作《兰亭集序》时,笔者让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出这两篇文章讲述人是如何思考生存的。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两文的相同点是在写作手法上都是通过对比来彰显人的渺小以及生命的短暂,不同之处也明显,前者是将人置于永恒的背景下来考量,而人也只能通过超越、挣脱才能抵达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而后者是基于宴游之乐来引发出“生死”之思,其“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描写隐含了“抓住当下,珍惜今天”的人生观。通过对比,学生的思维到得到锻炼,生命得到了丰富。

再次,基于生命为主题的写作,就要让学生彰显个性,根据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来自由自在地写,要尽量做到有感而发、随情迸发、由爱生发,从而创造性写出自己的“创意”之作。心有多大,写作的舞台就有多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学生的写作有明确规定:课外练笔应不少于2万字。这种练笔才是直抵心灵的创作,是写作能力得以提升的基石,是生命价值得以彰显的港弯,经常让学生随心、随情、随性练笔,用写作给思维练“自由操”,定能让写作插上腾飞的双翼。课程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其中关注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已成为课改的时代使命,只有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让学生形成批判性、审辩性思维,使学生在生活中成为有主见、有思想、有个性、有棱角的大写的我的存在,既是课程改革的使命,也是人才培养的必然,更是学生铸就学科核心素养的垫脚石。

为生命而写,以生命为主题,让学生的生命在写作中找到安放之地,这既是自我成长的精神保育,也是提升自我修养的阳关道。生命融入写作,生命得以在文字中拔节脱变;写作融进生命,写作也有了生命的精气神。

参考文献:

[1]黄金权.作文教学:从“写作体”向“生命体”回归[J].教育学术月刊,2010,(04).

(顾晶晶 江苏省宜兴市和橋高级中学 214211)

猜你喜欢

石钟山生命作文
访石钟山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记游寓志脉络清——《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游黄山记》比较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