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体作文,“作”掉的是孩子的什么

2017-02-16王雪英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思考力事物思维能力

作为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尺。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作文已经出现了新的八股,俗称“高考体”。长期的“高考体”作文的训练,已经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独立思想的能力和创造性的能力。何以这样说呢?

一、高考体作文“作”掉的是孩子们的思考力

思考力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也是写作必备的首要的能力。任何写作都是建立在思想认识的基础之上,没有思想、没有认识,就没有写作活动。那么思想认识从哪里来,就是从实践中来,从生活中来,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来。是生活碰撞他们的心灵,在他们心灵飞溅起的思想的火花。如果我们正确引导,加以利用,让我手写我口,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只要我们不拿许多条条框框限制学生,束缚学生的手脚,学生的写作空间一定不会狭窄。我们常常抱怨学生生活狭窄,眼界不够开阔。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生活经历,这种生活经历都是他人生的宝贵财富,我们没有必要说这种生活丰富那种生活单调。学生有学生的生活内容,有他们在这样的生活中所产生的种种纠葛纷争,有他们在这样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有他们带着自己虽然稚嫩但不乏童真的眼光看到的生活的本真状态,我们没有必要拿成人的认识、成人的生活世界来规范学生的认识。我们不能拿公共话语来挤占学生私人话语的空间。这种公共话语对学生私人话语空间的挤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束缚了学生的手脚。

因此,作文教学中,我们需要的是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那些能够激发他们灵感,能够让他们产生创作欲望的人和事,让他们在看似平淡的生活现象背后发现那些写作的素材,提高他们对自己生活的认识、反思,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培育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能力,从而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写作必须要面对自己的生活,面对自己的思想认识,写出具有独特认识的东西,而不是离开生活,离开自己的认识,表达一种公共话语。而我们的写作教学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我们从功利化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只是从方法上、技巧上进行指导,却不知道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提高他们认识自己的生活、感受自己生活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苍白了,学生对生活的兴趣没有了。许多事情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人云亦云,步人后尘,作文中的贫血症也就在所难免了。写作,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言能力,更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许多时候学生找不到写作的题材,发现不了生活中的美的因素,并不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写作的方法,而是对生活没有认识。没有认识,也就没有那双发现美的眼睛。

二、高考体作文“作”掉的是孩子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词汇是在生活中逐步丰富起来的,是人们在对事物、对生活的认识中逐步丰富起来的。写作是人们面对自己的生活,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一种精神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矿藏,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必须要到生活中去锻炼,砥砺。离开生活,离开实际,写作就没有了根,这是写作的本质。就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来说,语言是对事物的概括性的反映,语言能力的训练应该是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能力的训练结合在一起的。离开了现实,脱离了识记,语言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一句空话。现实的事物就在那儿放着,面对这个事物,我们如何来有顺序、有层次地表达出来,这既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训练,也是对学生认识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现实是我们的写作教学离开具体事物,让学生闭门造车,其结果是面对具体事物,学生常常患上失语症。他们既不知道如何去观察这个事物,也不知道如何去表现这个事物。学生写作没有思路,找不到题材,找不到表达方式,不知道从何下笔也就在所难免了。因此,写作教学绝不是闭门造车,不是照猫画虎,而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通过具体事物,让学生进行观察、认识,感悟、体验,心灵上获得与事物的默契,让学生达到成竹在胸的境界,得之于心,形之于手,写作能力才能真正培养起来。不能对事物了然于心,也就不能了然于手。而高考体作文恰恰忽视了学生的思想表达,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展示。尽管看起来学生的作文文采飞扬,结构无懈可击,但是,由于无论是飞扬的文采还是精巧的结构,都不是学生思维的结果,不是学生认识事物的结果,而是学生模仿套用的结果,我们很难在这文章中见出学生的个性,触摸到学生的思想。离开模仿套用,离开拐杖,学生寸步难行。看看我们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不会写论文,不会做研究,不会写一些基本的实用类文章,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基本的思想,不会从纷繁复杂的现象面前总结规律性的东西,一方面不知道如何去做研究,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缺乏基本的表达素养,离开模式不知道如何去表达。

三、高考体作文“作”掉的是孩子们的创造力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性既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创造性使用上,也体现在对社会人生的不同的思考与认识上。没有创造性也就没有真实意义上的写作活动。因此,思考力的培养与锻炼都是写作教学的核心。就国外写作教学来说,他们是非常重视学生思考力的培养的。他们一般都很重视进行一些研究性的写作,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进行研究,而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思想,锻炼学生的思维。而应试作文只是从技巧上下功夫,从一些写作模式上来训练学生,虽然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写作套路,但是,由于急功近利,这样的套路写作既不需要学生思考生活,也不需要学生经营写作的思路。整个写作就在一种自动化、机械化的状态中進行,学生很难从中获得一种写作的技能。一遇到实际的问题,他们就束手无策了。我们感慨我们语文教学效率低下,我们感慨现在的许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不会写作,不会表达,因为从小到大他们就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训练,他们都是套模式套大的。自然,他们面对现实的问题,面对实际的情况就感到无从下手了。其结果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是让学生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不是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是训练学生的套用模仿能力。学生的作文成绩是提高了,但是,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没有真正提高。过去,科举考试催生了八股文,许多有才华的青年才俊,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八股文,其结果是产生了大量的酸儒,他们既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不能面向生活。当今,我们的高考作文也逐渐走向这个方向。

高考体作文是急功近利的产物。高考体作文是与我们教育的目标错位的结果,也是社会的浮躁之风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是指向生活的作文而不是为了应试的作文。指向生活的作文,必然会使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去认识。他们的思维能力,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必然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强有力的锻炼,他们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加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根本是提高学生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

(王雪英 甘肃省山丹县农场学校 734100)

猜你喜欢

思考力事物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Logic Dots
Logic Dots
培养思维能力
奇妙事物用心看
做有思考力的历史教育
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思考力探究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