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细读:高中散文教学内容的教学取向

2017-02-16庄丽红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散文语境

散文这种文体形式灵活多变,取材不拘一格,思想灵动,往往于灵活的形式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暗涌着人生的理趣,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然而散文的多样性也给高中散文阅读教学带来困惑:散文阅读教什么?从文本细读的视角审视高中散文教学内容的教学取向,这对进一步明确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散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一)文本细读及发展

文本细读的概念是由西方文学评论家布鲁克斯提出,最初作为文学评论的一种基本思想。所谓文本细读是基于文本要素的深入解读以挖掘文本意义的一种阅读方法,它立足于散文文本,针对散文各个构成因素进行细读,包括文本语言、结构、写法、思想情感等。

文本细读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之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文本细读是借助语言为抓手,将散文语言进行不同层次的解读与品味,包括用字、用词、造句等;通過语言的细读,对散文文本的语义进行解剖,做到细致而精确,最终实现对散文文本意义的领会。

(二)文本细读的特征

文本细读主要包括下列几个特点:

基于文本。文本细读必须要将立足点放在散文文本解读上,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对文本进行全面解读,与作者进行深入的互动,充分挖掘文本资源,真正做到以本为本。

语境建构。文本由字、词、句构成,是文本最基本的组织。字词的组合构成了句子,句子组合又构成语段。因此,要对文本进行细读,需要完成字词句的构建,通过对文本字词进行细细解读品味,深入理解语句含义与语境意义。师生对散文文本语义解剖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起语境,使学生在语境构建中进入文本意义的解读。

文本意义。文本意义的形成是散文文本细读的最终目的,也是散文阅读的价值所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完成语境构建,将看似零散的语言语境化,进行整体意义的挖掘与抽象概括,形成文本意义,把握文本的写作特色、思想内涵等。文本意义的挖掘过程就是促进学生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在文本意义挖掘的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等都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基于文本细读的高中散文教学内容取向

下面以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为例,简述基于文本细读的高中散文教学内容取向的实践探索。

(一)背景解读

背景解读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从而初步走进作者的生活,完成与作者初步互动,使文本细读背景化。《荷塘月色》创作于1927年7月,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大革命失败时期,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这句自述道出了作者当时的真实心理。《荷塘月色》正是作者有感于时,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背景解读为学生走进散文,进行文本细读奠定了基础。

(二)披情入文

《荷塘月色》是一篇情思浓郁的名篇,为了煽动学生的学习情感,笔者在设计这篇散文导入时,主要采用披情入文的常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咏荷诗文,并说说诗句中荷花的文化内涵。通过咏荷诗句的交流,帮助学生建构起关于“荷”的情感记忆,唤醒学生关于荷的意象构建,有助于调动学生知识积累,促使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为文本细读煽情,同时也使学生基于比较的视角深入文本解读,激起学生关于《荷塘月色》细读的兴趣。

(三)朗读入境

朗读是感知语言的最佳路径,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本文通过自读、范读、选读等多重朗读形式,引导学生感知文本语言的特点。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把握文本思路,把握作者散步的行踪:家——小路——荷塘——家。通过范读,学生进一步感知文本的写景与融合在景中的情感;通过选读,感知语言特色,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字词句说一说,感知语言中大量运用叠字,“曲曲折折”、“田田的”……散文散发出浓浓的古典音乐美;同时语言柔美,婉约,温柔敦厚,“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等,在朗读吟诵中使学生感受到朦胧、含蓄、温婉、梦幻般的意境。正可谓一读一重天。

(四)语境探访

在语言感悟基础上,需要将零碎的语言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语境,以进入到文本所营造的意境中。文章重点通过绘荷构建语境,分别展示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写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的修辞写出荷叶的风姿,表现出荷叶的动态美;写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由绘形到绘神,表现荷花神韵,倾注作者主观感情,激发学生想象;写荷香嗅觉、听觉结合,感觉伴随想象跳跃,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

写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拟人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视觉、听觉创造出清幽恬静的氛围。再到荷韵,把所见与想象结合,由叶子“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水“脉脉”有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详细解读第四段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借助第四段鉴赏方法,进行自主探访,使学生明确作者通过叶、花、树,表现出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并向荷塘四周的景色辐射,形成完整的语境。

(五)文本意义挖掘

在语境形成的基础上,文本的意义也水到渠成。通过语境构建,学生对融合在语境中的情感得到深刻的领会,从排遣不宁静,到幻想超脱现实,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

总之,文本细读重在一个“细”字。基于文本细读的高中散文阅读内容取向,应该着眼于细微之处,从文本最基本的组织语言入手,又善于将看似琐碎的细处加以整合,准确把握文本的结构思路,再抓住散文“形散神聚”的文体特点加以解读。基于文本细读的高中散文教学内容的教学取向探索,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刘军.文本细读:“文学场”建构的基石[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2]方思懿.“文本细读法”在高中语文当代散文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5,(26).

(庄丽红 福建省光泽县第一中学 354100)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散文语境
荷塘月色
作品: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荷塘月色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