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选文及文本考查
2017-02-16吴永福
各科教材多按单元来设计,但语文课本的单元除了按文体来区分外,看不出什么层次的衔接过渡。再加上选文方面关联较少,东选一篇西选一篇,更显得毫无秩序可严。要变无序为有序,可采用专题设计。比如诗歌方面,有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等,散文方面有诸子散文、历史散文、辞赋骈文、唐宋古文、明清小品等,小说方面有白话小说(话本与拟话本)、文言小说(志怪与传奇及笔记体)、章回小说等,戏曲方面主要是杂剧与传奇。然后是现代诗歌、现代散文、现代小说、现代戏剧及外国文学,等等。这些名称纲举目张,大致能反映出文化及人文的传承或特點。不妨在原有单元的基础上,加上专题名称,再分配到各册教材中,如此便有一个全程的设计。
现行教材中,将现代文放在前面,文言文放在后面,这是顾及了五四以来白话文的传统,却忽略了还有一个更为久远的传统。白话与文言之争,早已告一段落。而今看来,大可将文言文放回到前面,将颠倒了的顺序再倒过来,更能体现文化的长河从古流到今。且实际的教学中,也常有将文言文或古诗文提前的。专题的设计,理当从古到今,由中及外,更能体现出教材的条理性。专题设计除了兼顾文体、类别等,还更为紧凑。现行教材中,有的散文单元从先秦一直编到明清,就显得时间跨度过大。其实诸子散文、历史散文、辞赋骈文、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及现代散文等,都可各组单元的。再比如小说单元,有古代的、现代的、外国的,都编在一起,殊不可取。除了时间跨度外,还有地域国别等,都不易比较。换言之,除了文体相同外,找不出多少共性来。而专题设计,除了考虑到文体因素外,还顾及年代、作者、风尚等,无疑是更为理想的。专题设计,更便于阅读指导。而今教材的单元前面,大都有个单元说明,但单元说明不只是介绍选了几篇文章,还可介绍同类文章的特点,并指导阅读及教学的方法。如此在阅读及教学中有途径可寻,更便于操作。
此外,单元之下的篇数较少,大都是四篇,若改为专题编排,可加大容量。这正是专题阅读及教学所需要的,就是尽可能多读一些。尤其是文言文或古诗文的比例偏少,难以对应于悠久的文化及人文传统。众所周知,古代文化多是通过文言来承载的,要继承,就必得过好文言这一关。只有掌握了文言文,才能更好地接受文化传统。就学习来说,就必得增加选文。梁实秋的看法是教材中文言文与现代文的比例,在高中阶段应各占一半。如此初中及小学教材中,也可适当增加文言文或古诗文。比如初中阶段,文言文的比重可占三分之一。且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增加了,这方面的考试大可回归教材,而不必尽是课外的。所考非所学,所学非所考,并不合理。既然是学了的,就可拿来检测,考试本就是一种检测。由于考试回避从教材中出题,这实际上降低了教材的重要性。因为并不要求掌握,这也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原因之一。再就是文言文阅读的迁移能力要比现代文难,诸如典章名物之类,经常会遇到拦路虎。考试回归教材,可更专注于文本学习。只要适当增加篇目,就可多学一些,或者说将基础打牢固一些。有教材选文作参照或依托,一些常见的题型仍可考查,诸如选择题、填空题、筛选题及翻译题等。
教材由多年的一成不变,渐变为课本与读本,又变为必修与选修,在样式上是颇有变动的,但还要有实质上的变化。除了课程层次目标的设计外,选文也不可过于随意。选文,既要便于学习,又要有助于提升。若教材不必定于一尊,则不妨有一个基本篇目,即定篇。语文学习中,有一种视课文为例子的做法,是不尊重文本的。即此文本与彼文本都是例子,没有什么区别。也许作为例子来看,是此也可彼也可,但对于人文修养来看,就不然了。其实选文就应当是学习的对象,而不是仅供解析的例子。而一系列的文本学习,应当能体现出一定的修养。至于学科建构的层次目标仍要明确。换言之,仅有文本难易上的区分是不够的。若没有层次要求上的明确,难度大的文本也可能忽略过去,体现不出应有的区分来。语文得分开层次目标来设计,将课程要素中的知识、能力、修养等和选文互相配合,并尽可能地体现于教材设计中。
而今现代文的考查,还有类别之分。先前是分为社科文、科技文、文学文,后来又调整为论述类、实用类及文学类,大体上还是对应的,只不过包括的文体更多样。另一方面就是原先阅读上较有难度的科技文已渐渐淡出。但文体分类之上,是否还要有这样的类别区分,对基础教育来说也很值得反思。其实,只要文体不超出教材所学,是熟悉的就可以,并不见得再要这样的类别区分。再说,也不见得分得很清楚。要分,不如换个角度,就分为形象文本与抽象文本,大可对应于思维方面的感性与理性或形象与抽象。二者各有其一,也就可照顾到不同的思维趋向了。即文学类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论述类较为抽象,实用类则介于二者之间,但仍可分出侧重来,即侧重于形象或抽象。
两类文本的区分,一方面是对应于思维的形象与抽象,可谓最重要的思维趋向;另一方面则可溯及传统,源远流长。先秦的文章中,历史散文是侧重于记叙的,有其形象性;诸子散文是侧重于议论的,也即抽象的。再如朱光潜在《谈读书》中说:“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像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这里所说的想象,就是以感性为主的,有其形象性;学理的,则就是侧重于理性的。对应于思维的发展,仍是由感性到理性。
再看题目的设置,像论述类,文本很重要,但其下的题目设计只考查理解与筛选等,能力层级并不高。虽说考虑到文本的难度,却体现不出文本的重要性来。论述类是必考的,实用类与文学类则设计为选考。据说这是为了对应于教材的必修与选修,不知何所据而云然,因为整个试卷设计与教材并没什么关联。必考与选考之分,或许只是为了照顾三类文本都要在试卷中呈现出而已。但若采用形象文本与抽象文本的区分,只要两个文本就可以。当然,这两个文本要相对完整,不能像有的论述类文本那样只是片断节选。试卷中文本减少了,置于文本之下的题目则可多一些。且要对应于能力层级来设计,即有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筛选、探究、鉴赏及评价。如此,能力的考查会更全面一些。或者说,解读的层次更多一些。
(吴永福 福建省长汀一中 36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