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归园田居(其一)》中的陶渊明形象

2017-02-16薛晓燕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园田归隐本性

陶渊明29岁时才出来做官,担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官,之后又断断续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一些小官。41岁时,他又辞去了仅任八十余天的彭泽令,从此,远离官场,过着归隐田园、农耕自给的生活。南朝钟嵘称他为“古之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厌恶官场、热爱自然。他把田园风光作为自己诗歌描写的主要内容,开创了田园诗这种诗歌体裁,从而在诗歌史上光耀千古。

在以“学而优则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文人普遍理想的时代,陶渊明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人生选择?从时代背景上考察,在东晋,门阀制度非常严苛,出身寒门的陶渊明不可能步入上流社会,他也无法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人生理想,所以,在仕途中,屡遭挫折的他,便萌生退意。陶渊明选择辞官归隐,固然跟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其实在于他作为一个个体,他特别的性情,特别的形象。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以《归园田居(其一)》为例试做探讨。

一、顺应天性,坚守本真

“少无适俗韵”,从文本看,陶渊明从小就不愿迎合世俗,不管怎樣,他不愿失掉自己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不愿失掉真实的自我。在封建时代,人们为了既得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尊严,而陶渊明一再远离官场,正是为了保全自己独立的人格。鲁迅先生说:“陶渊明代表着作为人的独立精神的觉醒。”陶渊明历千年而不朽,其伟大正在于此。叶嘉莹也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在中国诗歌史上,只有陶渊明是真正达到了自我实现境界的一个诗人。”“他完成了自己最超越、最美好的一种品格。”这都说明陶渊明有着“顺应天性,坚守本真”的自然人格。

二、厌恶束缚,渴求自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作者用“尘网”来比喻污浊的尘世,形象地写出尘世对人的束缚,而束缚的不仅是人身的自由,更是心灵的自由。一个“误”字,表达了陶渊明悔恨、厌恶而又清醒的复杂心情。在这里,诗人对自己多次出仕做官,下了个结论:错误。如果说以前为了生计多次去做官,诗人还处在犹豫徘徊之中,而此时,诗人用一“误”字,充分表达了对官场决绝的态度。由此可见,归隐田园,不是诗人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觉悟后的清醒选择。陶渊明一生所经历的东晋时代,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到其晚年,更是血雨腥风,当时的官场险象环生,时有性命之忧,正如人们所说的:“天下名士,少有全者。”那些性情刚直的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性命的。所以陶渊明虽然身在宦海,但心在田园。田园是自由的,田园也是安全的。

三、坚守真我,远离机巧

“性本爱丘山”,“我天性原本喜爱山川田园生活”,这是诗人对自己本性的真诚告白。“守拙归园田”,“守拙”意为“固守愚拙”,此说可以看作是别人对他的讥笑,也可以看作是诗人的自嘲,当然也是诗人对官场中人的反讽。这个“拙”字用得好,“拙”不同于“愚”。“拙”的反义词是“巧”,而“愚”的反义词是“智”。当然,作者是说自己不像别人那样“机巧”,而非不像别人那样“智慧”,这是对讥笑他的人有力的讽刺。“我本性中没有机巧圆滑,相反,我的本性只有纯真,我只能活出真实的自我”。

那么,诗人到底在坚守什么?他坚守的是人之本真,坚守的是人格尊严;坚守的是不向世俗低头的勇气,坚守的是对官场的弃绝;坚守的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坚守的是做人的良知;坚守的是千百年来文人的精神领地。坚守是一种精神,坚守更需勇气。总之,诗人在乱世中远离机巧,只求坚守真我的本性。

四、回归自然,安享闲适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诗人归隐之后,他的生活从此没有了尘世的喧嚣,没有了官场的争斗;没有公务缠身,没有宾客盈门,没有迎来送往,没有为五斗米折腰。有的只是虚闲清妙,有的只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复得返自然”——我又能够重新返回自然的生活状态。“复得”可见诗人回归田园的庆幸、喜悦之情。他回归到“园田居”,更是回归到自然,回归到精神,回归到自由,回归到自己的本真。他不只回到了自然的家园,更是回到了精神的家园、人之本性的家园。回归到自然,虽然生活贫寒,但是他收获了官场所没有的安闲。

五、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陶渊明一生没有建功立业,但他依然名垂青史,光耀千古,为什么?我们除了物质的世界,还有一个精神的世界。陶渊明正是以他恬淡真纯的人生境界,为我们营造了一座精神的家园。许多士大夫在仕途失意之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吸取精神营养,从而在芜杂喧嚣的尘世中,能像陶渊明一样保持一颗纯真、淳朴的心,在万丈红尘中,为自己营造一片心灵的田园。假如我们面临进退两难的困顿,陶渊明会是我们最大的安慰与精神寄托。这就是陶渊明,像他笔下的菊花一样高洁、淡雅,远离尘俗,光耀千古。在他身上蕴含着人生取舍深意的智慧、冲决尘网张扬个性的力量、融入自然享受自由的心灵与蔑视尘俗实现自我的生命,他是我们的精神归宿与力量源泉。

通过解读文本,诗人陶渊明的高大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所以,“细读文本、把握形象”不失为文本解读的一种好办法,值得我们在阅读实践中努力尝试。

(薛晓燕 甘肃省秦安县第一中学 741600)

猜你喜欢

园田归隐本性
归园田居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草堂归隐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天宫院
羡闲逸,吟式微——《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与《登快阁》比较阅读
归园田居
论陶渊明归隐的挣扎与追寻——基于《饮酒》其四的诗歌文本分析
沈从文与汪曾祺的归隐情结比较研究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