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浓缩人生精华 寄托父辈厚望

2017-02-16叶海虹邵自泉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诸葛亮君子儿子

叶海虹+邵自泉

家教,自古以来受人重视。孩子入世后,是否能成长为贡献社会的人才,最关键的还是家教。家教在孩子的成长中属于筑基工作。基筑得端正不端正、宽厚不宽厚、坚实不坚实,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一生的成就。基如果筑正了筑宽厚了筑坚实了,那么孩子的未来就光明锦绣;基一旦筑浮了、薄了、邪了,那孩子只能庸碌地、凄淡地甚至痛苦地度完一生。那么,拿什么给孩子筑基,才能保证基础的端正、宽厚和坚实呢?诸葛亮在浓缩了毕生精华的《诫子书》中已经给我们作了有益的启示。

一、目标高大上

《易》曰:“天行乾,君子以自强不息!”这“自强不息”就是君子之目标。君子必须从少到老一时半刻都不能懈怠,要时时处处修养自身,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状态,使自己各个方面都变得强大。否则就成不了君子,更不必说圣人了。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也认为一个人的志向目标,比三军的统帅还重要。诸葛亮博览古籍,再结合自身经历,他也知道人生起步阶段确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写给八岁的诸葛瞻的《诫子书》一开头就说“夫君子之行”,这“君子之行”便是为爱子所树立的人生目标。

什么是君子的品行?自古至今论者泛泛。《易·既济》说:“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意思是说,君子每做一事都要预先想到会发生什么祸患,并预先做好防备,避免祸患的发生,即后世所说的防患于未然。这其实就是说只有时时处处修养自身,才可能避免种种祸患的入侵,如果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就可能招致祸患。这是君子的底线修养。历史上那些不得善终者,大多只因跨越了这个底线。《易》又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意思即说,谦恭和美的君子,只有做到谦卑才能继续培养自己的德行。这是君子较高一级的修养――有德行,也指出了修养成君子的途径――谦卑。宴子就是此类君子。《易》还说:“劳谦君子,万民服也。”意思就是,勤于事务又谦恭的君子,能使万民信服归顺。这是君子更高一级的修养,他身上的德行似乎能放出耀眼的光芒,既是万民的崇拜对象和楷模,又能引导万民走向光明和幸福,更能护佑万民安居乐业。尧舜汤文武是也。《易》中还有很多关于君子的论述,这里只摘录几条较典型的略作阐述而已。但我们不难发现,君子有这么一些共同点:不间断地修养自身,态度要谦逊,身上蕴含种种较高的德行。这三层修养似乎已被孔子继承下来了。当子路问孔子什么叫君子时,孔子先答:“修己以敬。”意即用恭敬来修养自身,就可能成为君子。子路觉得不尽意,便追问道:“如斯而已乎(仅这点吗)?”孔子又答了一句:“修己以安人。”意即修养自身的目的的是使士大夫们得以安定。子路觉得老师好像语意未尽,就穷追一句:“如斯而已乎?”孔子再答了一句:“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意思是说,修养自身是为了使天下各诸侯国的人们都能安居乐业,而这一点就连尧舜都没有完全做到。孔子在这里对君子的定义其实也就是《大学》中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一贯倡导的做人各个阶段的目标。此外,《论语》中还有二三十条有关君子的论述,这些内容分别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方方面面对君子应有的德行作了补充说明,但还是无法囊括君子全部的德行。因而后代仍在继续探寻,在此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按当代的话来说,君子就是品德高尚,智慧超常,能力特强的人。

诸葛亮为什么对只有八岁的儿子提出这么高大上的目标呢?这既是诸葛亮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自身成长成功经验的高度提炼。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他虽然出身小官吏家庭,但“早孤”,随其叔父諸葛玄生活,“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一起上任)”,不久,“玄卒,亮躬耕陇亩”,成了一个真正的农民。但诸葛亮不甘沉沦,他“每自比管仲、乐毅”。这就是诸葛亮人生起步时所定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隐居隆中,潜心读书,不断地修养自身,终成大才,直至刘备三顾茅庐,一见倾心,“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将军国大事全权委托。如果当年家道中落后的诸葛亮没有为自己树立一个高大上的目标,他也不会从方方面面去修养自身,也许历史的时空中就少了一颗熠熠生辉的智慧之星,而跟庸夫们一样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不被人知。

目标远大,即使努力了没有达到,虽有遗憾,但至少不会成为社会渣滓。目标狭小,修养缺乏动力,于是人的惰性、劣性、动物性等便会占据人生主导地位,平庸、恶习等便不沾自染,人生可能连“悲守穷庐”的生活都难以过上。智慧化身的诸葛亮自然熟谙此理。

二、原则简而实

目标制定之后,必须得遵循一定的原则去实施,目标才有可能变成现实。诸葛亮凭自己严密的思维给儿子规定了平日修身养德必须遵循的两条原则――“静”和“俭”。这也是诸葛亮隐居生涯的成功经验。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在另一篇文章《黄陵庙记》中也说:“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诸葛亮曾在南阳卧龙冈的草庐中过着耕读修身的生活,既静且俭,一心只读圣贤书,因而大成。

“静”既指环境清静,也指心境明静。南阳卧龙冈在叶县平山下,依山傍水,环境清静自不待说。但这恰恰是保持心境明静的外部因素之一。所谓“眼不见为净”,远离尘嚣,目之所及都是大自然的绿水青山,心境自然难以浮躁起来。而读书修身恰恰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产生顿悟才能有所成就。当然这只是客观因素,保持心境明静才是根本因素。宝马香车,丽宫美女,功名利禄,如果心中老是想着这些,你的心是无法平静下来的,更无法达到明静的境界,相反,你体内的能量会被这些俗念日复一日耗费殆尽,修身养德自然成了泡影,君子的目标也成了遥不可及的妄想。每当俗念袭来,就当视达宇宙,思接万年,保持心如止水。这需要坚强的控制力。久而久之,圣贤之道才会根植于心。

诸葛亮在南阳卧龙冈晴耕雨读,守静倒是不成问题的。但八岁的诸葛瞻当时生活在蜀汉都城成都的丞相府中,尽管诸葛亮府规严明,但身处繁华之都,耳目所及已与南阳卧龙冈大异。加之54岁的诸葛亮已觉生命无多,他只怕自己走后,儿子迷失在繁华喧嚣和灯红酒绿中,静不下心读书学习,以致“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毁掉一生。所以除了全力为刘禅安排后事外,也挤了点时间安排儿子的未来,一是去信诸葛瑾把儿子托付给他,二就是留这份简洁的《诫子书》给儿子,让他学会守静。这才是如山般厚重的父爱!

坚持“俭”节度日,是历代圣贤修成正果的共通之则,也是诸葛亮悟出的真理之一。大禹为了治理洪水,救万民于倒悬,他“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为了实现目标,到了节衣缩食的地步。最终大功告成,成就了“三皇”之名,也为被舜流放羽山而死的父亲鲧争回了一口气。《左传·襄公五年》记载了鲁国上卿季文子死后的一些情况:“季文子卒。大夫入敛,公(襄公)在位。宰庀(pǐ,准备)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作为一国之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权有权,要财有财,却俭到妾不衣帛,家无金玉之藏。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季文子却能连续得到三位君主的信任,既没遭排挤罢黜,也没有因罪被杀,而最后得以寿终,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纵观历史也没有几人。文子死后儿子季孙宿顺利承袭卿位,且照样受到本国及诸侯国尊重。季文子以俭约处世,不但将“忠”字大大地书写在汗青中,而且使后代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为朝廷重器。

无独有偶,比季文子迟几十年的晏子,也是以俭名世且相三君而善终的政治家。作为三朝辅宰的晏子,就是去见齐景公,也只“衣缁布之衣”、“驾驽马以朝”(《晏子春秋》);平时居家则更俭朴,“衣十升之布,食脱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晏子春秋》),甚至普通的饭食也不浪费一点。一次,“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晏子春秋》)坚持节俭,便会珍惜来之不易的机遇,保持身心的纯洁和品德的高尚,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为了修养德行,“回也不改其乐”。诸如此类俭以养德的事例,博览古籍的诸葛亮肯定了然于胸,所以他要在自己离世之前把这个永恒的真理当作一条原则传给儿子,让他学会守“俭”。

节俭是克制欲望的不二法门,控制住了欲望,人会耐得住寂寞,这有助于入“静”。这也是佛门弟子修行的必经之途,印度僧人现在仍要经历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化缘生活,他们把这叫苦行僧。想成为君子,日常生活必须遵循“俭”的原则。

三、途径具体,方法明晰

在明确了目标和原则之后,诸葛亮接着又为儿子指明了实现目标坚持原则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深情。

途径一:保持心境淡泊。为了强调淡泊对于实现“君子”目标的重要性,诸葛亮采用“非……无……”的双重否定句式来加强语气。淡泊就是将富贵名利、酒色玩好等念头从心中清除出去,即使目及之耳闻之也要将它们屏蔽在外,让心中唯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圣贤之德,这也就是《大学》所说的“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否则难成君子。因为富贵名利、酒色玩好等俗欲只会扰乱人的心境、枉耗人的精气神,为这些东西去拼战,绝大多数不得善终,上至桀、纣等帝王,下至庶民概莫能外。屏除杂念干扰,远离俗世纷争,心境自然淡泊宁静,没有遗憾和痛苦缠绕,只有清明和愉悦相伴。这必然目光远大,抱负宏伟。

途径二:静学成才。一个没有才干的人,也称不上“修”好了“身”。才干是“身”、“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君子”必备素养之一。比如,明辨是非的能力(即才干之一),作为一个君子就非具备不可。辨得清是非其实还只能算具备基础能力,进而要上升到提高自己选择的能力,所谓贤臣择主而事,这才是一种较高级的才干。诸葛亮如果选择曹操或孙权,都很难施展自己的抱负,唯选择这个只有大志和仁心却无他术的刘备,才使自己有机会全面施展抱负和才华。而才干哪来?身修又如何实现?这都得从学习中来。故《大学》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应该从“格物”开始。诸葛亮自己夜观星空,就是向自然學,所以赤壁之战他能“借来”东风;“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隆中对》),这是向社会学,广交朋友,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提高了自身;更多时候,他潜心阅读古籍,这是向文献学。总之学习是获得才干的唯一途径。所以诸葛亮告诫说“才须学也”,但他嫌一“须”字还不能充分强调学习对增长才干的重要性,于是紧接着又用了“非……无……”的双重否定句式来加以突出,以引起儿子的充分重视。

学习的成与不成又取决于什么呢?诸葛亮告诫儿子,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静,二是志。环境静,心不旁骛,注意力能高度集中;心境静,只见芝兰,不见鲍鱼,且能达到如《大学》所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境界。所以孔明说“学须静也”。“志”对于学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作用。首先,志向决定学习的内容甚至方法。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因而他与徐庶、石广元等好友的读书方法不同。据《三国志》记载,徐、石等读书“务于精熟”,诸葛亮则“独观大略”。前者适用于做学问,只能读少量的书,后者则适用于扩大视野,可以读大量的书。很难想象,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只精通社会生活的一两个方面,其他却一窍不通,但他能把一个国家治理得稳固而强大。大志决定着诸葛亮必须成为一个万事通。其次,志向决定学习的动力。学习与做其他事一样,不可能一帆风顺。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有大志者定会以顽强的意志,百折不挠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完成自己既定的学习任务;无大志者则会在困难挫折面前退缩屈服,往往半途而废。第三,志向也决定着学习成就的高低。志向宏大者,总是不满足于眼前已有的一点知识,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总会不断向高处攀登,向深处钻探,其人生成就必高。而缺乏大志者,总会浅尝辄止,很容易满足,终其一生可能谈不上任何成就,至多在某一方面表现一点小聪明而已。

途径三:戒除淫慢与险躁。如果说前部分都是从正面来阐述达成君子之行的途径和方法,那么以此始则是从反面警示儿子哪些是人生之大忌,切不可沾染一星半毫。“淫”是指过分放纵,“慢”是指懈怠。放纵什么?在哪些方面懈怠?诸葛亮都没有说。但根据上下文,我们不难推测,放纵的,是对名利的追求、奢侈、酒色玩好等物欲,这显然与“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懈怠的,是对学业、对圣贤的效仿以及对自身的反省等精神层面的追求。如果“淫慢”了,那么人的精神道德便会崩溃,故“不能励精”。“险”即轻薄,“躁”即浮躁。这又与上文的“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是“成学”、“致远”的大敌。轻薄者必浅尝辄止,或失于偏激却自以为是;浮躁者,必心境烦乱,精神便难以集中,既不能深思,也不会远虑,还不辨是非,见识浅陋,遇事鲁莽,不但学业无成,而且“不能治性”。这种人往往成事不足,而败事有余。上古四罪――共工、驩兜、鲧、有苗氏,四凶――混沌、穷奇、梼杌、饕餮,夏桀商纣等等,都因淫慢险躁,或被流放或遭国亡身灭。即便是近世,“未尝不叹惜痛恨于桓灵也”(《前出师表》),汉桓、汉灵二帝的情形,这几乎是诸葛亮亲眼目睹的事实。现今只有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生于富贵之家繁华之都,不可能不与王公贵族往来,难保他不沾染上“淫慢险躁”之习,真的那样就悔之晚矣!所以诸葛亮必须警示他。

途径四:学会珍惜时间。无论是“修身”还是“养德”,无论是“明志”还是“学习”,都必须珍惜时间,尤其是年少时段。《学记》云:“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古诗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所强调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惜时。但诸葛亮在此没有从正面加以引导,而是从反面警示儿子。“年与时驰”突出了时间流逝之快,如果不把握住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任意放纵时间,那你的年龄也在飞长,到时百事缠身,即使想学也“难成”了!这还只是浅层的后果,更为严重的后果是:“意与日去,遂成枯落。”与世间万事同理,对时间的任意放纵,如果经过二百多次接连重复后,那么定会形成不能复改的坏习惯。恶习一旦形成,在主客观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再想消除就比戒掉毒品还要难。历朝历代,成亿上兆的庸碌者都是这样被时间湮埋在历史的尘埃中的。对此诸葛亮一想到就会感到战栗。时间飞逝,年龄增长,人渐渐被俗务所淹没――柴米油盐酱醋茶、迎来送往、邻里乡情、家长里短……哪有精力去考虑立志修身?于是意志渐次消失,躯体能量也被时间渐次削减,老之将至,一回首,只能徒作感慨而已。就连孔子也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圣人亦如此,更何况常人呢?

按照前面行文的简约程度,话说到此,这封信也该搁笔了。但诸葛亮似乎意犹未尽。出于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本能,也出于对自身健康状况的预估,他觉得不多叮嘱几句,将来可能就没机会了。因而顺着不惜时可能带来的后果继续强调:“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意志消失,便只能庸碌度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慢慢等待死神的降临。这样的人在一般情况下又怎么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呢?所以说“多不接世”。你对社会没贡献,社会也不可能给予你巨大的回报,至多给予基本的生活保障,那你只能“悲守穷庐”地度完余生。這种情形不要说诸葛亮时代,就是当今仍大量存在。你只要到农村一转,就可发现在很多破旧、黑暗、充满霉味的的矮房子里,驼着背的老人在艰难地度日。这些人几乎都因为年轻时缺乏志向,淫慢险躁静不下心,而失去了学习机会,成年后尽管在生存线上做了种种挣扎,但最终逃脱不了潦倒悲苦的结局。诸葛亮如果看到儿子将来是这么一种生活,不管他多么睿智又多么圣明,其内心也绝不会好受的。而人生到了这个地步,却突然醒悟自己虚掷了光阴,后悔当初没有专心学习一意修身,异想天开地想重新来过,又怎么来得及呢!“将复何及”四字突然改为反问句式并戛然而止,道出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深切忧虑、殷殷期盼和带血的叮咛!正像《战国策·赵策》所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从“遂成枯落”至“将复何及”四句,后句均以前句为前提推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后果之严重令人惊心动魄,情感之浓厚让人耸然动容!

综上所述,《诫子书》全文仅86字,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句式整齐,文字清新雅致,字字含情,句句和血。为何不同于《颜氏家训》长篇大论,洋洋数万言?因为诸葛亮许身蜀汉,日夜操劳,鞠躬尽瘁,实在抽不出时间教导儿子,只能浓缩一生经验以传之。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忠君爱国的高风亮节。

这也应了《孔子家语》中的一句话:“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

(叶海虹 浙江省温岭市温西中学 317500;邵自泉浙江省温岭市第五中学 317500)

猜你喜欢

诸葛亮君子儿子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君子无所争
诸葛亮喂鸡求学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有君子之道四焉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儿子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