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方法改进
2017-02-16江华
江华
【摘 要】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成效,要抓住教学方法改进这一要点,增加丰富的信息量,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将生活化因素以及课外拓展活动作用发挥出来,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提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改进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充分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以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和模式的制约,更好的推动教学工作开展。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突破教材旁征博引,让学生进入信息技术的精彩世界
信息技术是近百年来推动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快速进步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改变了生产生活的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信息技术学科的神奇,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实现这样的目标,显然无法仅仅依靠教材中有限的信息来实现。信息技术教师要立足教材进行拓展延伸,特别是要旁征博引当前信息技术研究方面的新成果,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了解信息技术。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了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计算机,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这些大的方面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同时也从生活中一些具体的运用增强学生感知,如智能手机、智能家电、信息化无纸办公的运用等等,这些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地位,了解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进而感受到信息技术的神奇,这一点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二、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学科更加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发现不足。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在动手操作中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在因特网访问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向学生进行了简要介绍和演示,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自行尝试如何运用浏览器进行上网,如何将网络中的信息下载下来,以及怎样通过搜索引擎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将下载的内容存放自己的文件夹内,这样的操作只有在不停的尝试中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掌握。笔者鼓励学生自行探索,并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小组内提出来,大家一起分析研究,无法解决的内容向老师进行求助,以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操作能力,效果非常明显。学生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显著提高,可以看出让學生自主尝试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坚持学以致用原则,将信息技术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信息技术学科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教师如果将这其中的关系有效运用起来,对提高教学的生动程度以及学生掌握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在这一方面将生活化因素充分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以生活化的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在电子邮件相关内容的教学中,笔者除了指导学生进行邮件的申请与功能运用之外,还要求他们和同学之间、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建立邮箱通讯录,这样自己就可以通过邮件快捷的进行联系。鼠标轻轻一点,眨眼之间信息材料就到了对方的邮箱,让学生充分享受信息技术时代带来的便捷。再比如Word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掌握页面设置排版特别是图文混排等内容之后,尝试将自己的作文输入进去,插入一些图案制作成精美的页面作品,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以集体智慧来突破学习重点难点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当充分体现小组这一载体的作用,让学生相互合作探讨,解决学习重点难点,在团结协作的和谐氛围中达到提高掌握效果的目标。笔者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学习平台和空间,让学生学会合作,提高探究的效率。例如在图像的处理等内容教学中,笔者事先运用数码相机拍摄了校园的景色照片,并为每一位学生拍摄了电子相片。教学中提供给学生进行相关操作的演示示范之后,鼓励学生按照小组为单位进行照片图像的处理,从复制图像到改变属性、特效处理,再到图像大小的调整、艺术效果的调整、亮度的调整、角度的调整等等,这些方面的操作都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一位学生操作,其他学生观察提出指导意见,不仅指导操作的正确步骤,而且对操作过程中的尺度效果也进行讨论探究。经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有效的把握图像处理的操作步骤,而且对如何更好的运用软件功能调整图像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五、发挥课外活动作用,对学生的兴趣特长予以充分保护
课外活动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拓展延伸,有些教师因为高中学习生活紧张,而忽视了这一环节的功能,导致教学环节有了短缺,不利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外活动作用,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予以充分的保护,凡是对信息技术兴趣浓厚的学生,在课外组织他们进行专门指导,兴趣小组的活动时间、计划安排、内容选择都是由学生自行确定,教师给予一些难点的指导、技巧的辅导,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这对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以及综合能力方面大有益处。另外,教师还要借助于校外各种竞赛活动、展览活动、探索活动等载体,为学生的信息技术特长发展创造充分的条件。实践证明,在课外经常性开展一些活动,能够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在课堂学习中无法有效强化的一些重点要点难点,也能够在课外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巩固和提升,对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的提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法改进是提升教学成效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广大教师应当强化这一方面的分析研究,更好的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雪桥.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要点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5(24)
[2]梁兵.关于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研究[J].学周刊,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