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生态农业发展瓶颈与对策

2017-02-16刘颖

科学种养 2017年1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

刘颖

近年来,河南省虞城县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精神,立足实际,以科技创新为抓手,积极推动全县生态农业发展,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一些瓶颈。现结合该县的实践,对目前县城生态农业发展问题做以下分析。

一、发展瓶颈

1.认识不足

生态农业建设能否成功,除了取决于本身设计的优劣外,农民的接受程度亦是关键。长期以来,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往往是从短期的经济效益出发,看看能否即时为他们增加收入。不少基层干部也是看中短期经济效益,对生态农业的概念、功能和基本特征认识不够,对生态农业在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

2.建设用地难以落实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最大不同特点是规模化发展,这必将涉及到土地规模流转以及配套基础设施所需的建设用地问题,但目前土地政策规定很严,难以突破,从而限制了项目建设和发展。

3.土地规模程度较低

虞城县受地理条件和产后服务脱节、流通加工滞后等因素影响,导致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不大,产业项目覆盖面小,“千亩村,万亩乡”基地较少,规模效益得不到显现。加之资金使用分散,缺乏有效整合,不同程度地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

4. 规模化企业较少,科技支撑技术含量低

全县现有农业企业不少,但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多,除科迪集团、豫东花卉、通宝食品、鑫丰面业、鑫鑫养殖、乐为养殖外,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链不长。一方面,缺乏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大型骨干企业,如现有农业龙头企业的玉米、小杂粮、食用菌的加工品仅是初级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特色农业的流通加工企业很少,更谈不上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另一方面,现有的龙头企业只重视产品市场销售和自身的利益,与农户基本上还是买卖关系,存在政府、农户两头热,龙头企业中间冷的现象,缺乏科学规范的“组织链”,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影响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目前,虞城县龙头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低、名优新特品种少,特别是缺乏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品牌。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另外,龙头企业缺乏适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科学储备和技术支持,特别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5.人力资源较为匮乏,科技人才短缺

现阶段生态农业的比较效益尚未充分显现,影响着人才创业、就业选择,更缺乏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导致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并加速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农业就业劳动力逐步老龄化,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意识不够、能力不强,有知识、有技能、有体力的农村实用人才非常缺乏。另一方面,受地域、经济的影响,导致创业环境不够好,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难,引进人才更难。

二、解决对策

1.切实加强统筹协调,提高思想认识

应由县政府牵头,县农业、规划、国土、财政及相关涉农部门共同参与,建立组织机构,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协力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宣传部门利用新闻媒体、微博、微信等现代化通讯方式,对生态农业进行宣传,提高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识。

2.稳步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在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坚持土地流转自愿原则,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整合有限土地资源,使耕地向种养大户、科研机构、产业化基地、龙头企业等流转,保证生态农业发展的用地需求,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3.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通过扶持、招引、重组、并购等方式,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聚集,充分发挥出辐射带动作用和综合影响力。引导龙头企业以实施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加大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为手段,提高产品质量,拓展产品销售,做强做大一批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牌产品。

4.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强做大优势品牌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種养小区,促进现有优势品牌的发展,如科迪集团的“科迪”食品、豫东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的花卉、李老家乡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张集镇的红富士苹果等。通过加大这些特色果蔬的种植力度,加快虞城生态农业的发展。

5.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构筑人才支撑机制

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使农民放弃短视眼光,懂得运用一些合乎生态环境的耕作方式,来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增加,从而谋求长期经济效益。以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和产业化基地为载体,以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为重要手段,用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吸引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参与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建立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激励竞争机制,创造人才充分发挥才智的良好环境。加强与高校、培训机构的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培养生态农业实用人才。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农村职业教育工程,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虞城县农业局 邮编:476300)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