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旱塬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17-02-16杨永春

科学种养 2017年1期
关键词:灵台县全膜垄沟

杨永春

近年来,甘肃省灵台县农技中心依托农业部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结合本县实际,在海拔1100~1350米的旱塬区,以高产创建为目标,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基础,将“玉米优良新品种、全膜双垄沟播栽培、配方施肥、膜下除草、施用锌肥、化控增密”等六项技术优化组装集成,探索总结出了旱塬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通过2011~2015年5年试验、示范、推广,5年旱塬地朝那万亩示范区玉米平均亩产963.6千克,较大田玉米亩增产214千克,增幅28.5%;最高亩产达1262.7千克,单产创旱塬地玉米产量之最,现将旱塬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优选品种

生产用种必须使用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超過13%的二级以上良种,并采用包衣种子。

选择株型紧凑、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且增产潜力大的玉米品种。川地和塬地宜选大丰30、先玉335、潞玉36、丹玉69、龙生1号、陇单9号、富农968和西蒙6号等品种;山地梯田以五谷704为主,搭配种植先玉335等品种,粮饲兼用型玉米宜选金赛6850。

二、配方施肥

一般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5000千克,起垄前均匀撒在地表;尿素40~50千克、过磷酸钙50~70千克、硫酸钾4千克或亩施玉米专用肥(24-11-5)80千克,用机引起垄施肥覆膜机起垄覆膜时集中施于垄中。

三、全膜双垄沟播栽培

1. 种植规格

种植规格:玉米带宽110厘米,种2行,行距40厘米。密度及株距以品种和土壤肥力而定,高肥力地块宜选大丰30、先玉335、陇单9号,株距24~25厘米,每亩5000株为宜;中等偏上肥力地块宜选潞玉36、丹玉69、龙生1号、富农968、西蒙6号,株距26~27厘米,每亩4500株为宜。

2. 整地施肥起垄覆膜

①整地。早春土壤昼消夜冻时,及早旋耕整地、平整地表,做到“上虚下实无根茬、地面平整无坷垃。

②施肥。见“配方施肥”。

③起垄覆膜。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早春顶凌起垄覆膜,地膜厚0.01毫米、宽120厘米,用机引2BMF-2型起垄施肥覆膜机起垄、施肥、覆膜一次完成,大垄宽70厘米、高10厘米,小垄宽40厘米、高15厘米,并每隔2~3米横压土腰带。采用机械起垄覆膜的,膜边未压上土时需人工取土压实。覆膜一周左右,地膜与地面贴紧时,在垄沟内每隔50厘米打一直径3毫米的渗水孔,以便降水下渗。

3. 播种

①播期。当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4月中旬)时进行播种。

②播深。一般宜在3~5厘米。

③播种方法。用玉米点播器按适宜的株距将种子破膜穴播在垄沟内,每穴播种1~2粒,点播后随即按压播种孔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并用细沙土与牲畜圈粪或草木灰等封严播种孔,防止播种孔散墒或遇雨板结影响出苗。

④播量。采用优选后的包衣玉米种子进行精量播种,亩用种量1~2千克。

4. 田间管理

①苗期管理(出苗至拔节)。春旱时遇雨覆土易板结,播后出苗时须破土引苗。苗期若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补种。幼苗2~3片叶时开始间苗,除去病、弱苗;幼苗4~5片叶时开始定苗,每穴留1株,保留生长一致的壮苗,缺苗时在相邻穴位处留双苗。定苗后至拔节期,及时从基部拔掉或割除分蘖。

②中期管理(拔节至抽穗)。玉米拔节后管理的重点是促进叶面积增大(特别是中上部叶片)和茎秆健壮。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叶片达10~12片时,追施壮秆攻穗肥,一般亩追施尿素15~20千克,采用玉米点播器或追肥枪在两株玉米间打孔,深施或将肥料溶解在150~200千克水中制成液体肥,用水壶向每孔内浇灌50毫升左右。

③病虫害防治。甘肃陇东地区旱塬地玉米主要病虫害为二代黏虫和玉米叶斑病。黏虫:每亩采用生物农药16 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常规喷雾,或用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6克喷施防治。玉米叶斑病: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70克喷雾防治。

四、膜下除草

全膜双垄沟播的最大问题就是杂草危害,玉米生长中后期常因杂草严重而顶破地膜,破坏了地膜覆盖的保温增温效果,而且杂草的生长还会吸收大量有效养分。可在整地起垄后覆膜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克或42%玉农思乳油150克对水50千克均匀全地面喷雾,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可有效防除杂草。

五、施用锌肥

近年来,氮磷肥用量逐年增加,加之农民重无机肥轻有机肥,有机肥还田数量减少,在一些作物特别是玉米上缺锌症状比较突出。据调查测定,旱地40%的土壤有效锌含量属于较缺或极缺状况,明显地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了产量和品质。据灵台县农技中心试验,玉米施锌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能促进玉米茎叶生长,叶色加深,穗粗、穗长增加,秃顶长下降,穗粒数增多、千粒重增加,增产效果明显。起垄覆膜前,结合氮磷钾肥料施用,亩基施硫酸锌1.5~2千克较为适宜。

六、化控增密

旱塬地玉米一般每亩在4500株左右,高于4500株时株高显著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差、空秆率增加,是制约玉米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挖掘玉米增产潜力,灵台县农技中心引进试验示范了玉米健壮素,并在一些适宜高密度种植的品种上开展了试验示范。试验表明,旱塬地玉米密度在4800~5200株时喷施健壮素可有效抑制节间伸长、增加茎粗、加快气生根的生育,从而改善群体结构、增强抗倒伏性能、增加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使植株活力提高,有效地延长了叶片的光合时间,增加了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籽粒饱满度、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增产效果明显。喷施玉米健壮素是旱塬地创建吨粮田的一项有效措施。喷施玉米健壮素宜在全田有30%玉米植株抽雄(12~14叶)时喷施,亩用玉米健壮素30毫升,对水20千克均匀喷施于上部叶片。

(作者联系地址:甘肃省灵台县农技中心 邮编:744400)

猜你喜欢

灵台县全膜垄沟
种植方式对陇中干旱区扁蓿豆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甘肃省灵台县第二中学师生优秀书画作品选登
垄沟集雨种植系统水分入渗特性模拟研究
灵台县全面提升城乡绿化水平
旱地全膜玉米密度试验报告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玉米全膜覆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地膜试验研究
2014年武山县全膜玉米测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