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辅导在新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2017-02-16黄超

关键词:团体辅导思政教育新生

黄超

摘 要:文章从团体辅导的内涵出发,分析了高校团体辅导的现状,并提出了将团体辅导应用于高校新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新生;团体辅导;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2-0091-02

2004年,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第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要在大学生中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并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一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的特殊时期。他们以新生的身份进入高等学校后,不仅有学业上面的变化需要他们去适应,还需要适应很多新的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会使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感到迷茫。我国的诸多高等学校已经认识到了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干预的重要性,并且已经从多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干预大多数采取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进行个别辅导、使用量表进行心理测试和开设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一、团体辅导的内涵与发展

团体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两种主要形式。团体辅导是以“团体”的方式去辅导学生,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是相辅相成的两种辅导形式,根本目标均是以帮助学生个体成长、发

展和适应大学生活,尤其适用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是有区别的,两者特征及有效范围均有所不同。团体辅导的某些效果是无法通过个别辅导达到的。团体辅导相较于个别辅导具有较为独特的优势。团体辅导最早出现在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尤其是在中国台湾地区,团体辅导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从最初的侨生生活团体辅导到覆盖人际交往、自我肯定、恋爱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诸多方面。20世纪90年代团体辅导进入大陆,各地的教育、医疗和培训机构开始运用并且出现了该方面的不少相关研究。1991年6月,全国第一期大学心理咨询员培训班上第一次介绍了专业的团体辅导。团体辅导在大陆发展的这20多年里,发展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同时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2005年教育部办公厅44号函《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成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的通知》中规定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委会的主要任务是:指导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学科建设,推动大学生也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对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跟踪、监测和预防,定期产生评估分析报告;进行髙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成果的审议和鉴定;参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材编撰和审议工作;开展和协助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认证工作,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高校正是看到了团体辅导的各种优势,进而对团体辅导在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干预中的重要性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团体辅导也逐渐成为了高校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的主要方式。

随着高校运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很多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开始运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高校初期的团体辅导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的个体,这时的团体辅导多是治疗性的团体辅导,如杨眉教授对存在社交焦虑的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杨瑞利使用理性情绪疗法对自卑大学生的团体辅导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当团体辅导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中不断深入后,高校团体辅导的研究实践也不断增多,团体辅导的对象逐渐向正常大学生覆盖,团体辅导的性质由治疗性转变为发展性,发展性团体辅导成为高校团体辅导的主要形式。這类团体的目标是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并获取新的面对生活的态度,这对促进大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国内有很多学者也开始在高校中进行发展性团体辅导的实践,如林少真等在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而开展的团体辅导、齐平等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进行的团体辅导等。

从以上这些实践研究等可以看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团体辅导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运用的20多年里,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开始运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团体辅导的目标覆盖了新生的适应能力、职业生涯的规划、贫困生的心理减压和新生的自信心方面等,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干预在高校中已经获得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团体辅导应用现状

团体辅导在高校大一新生、高年级大学生乃至硕士当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团体辅导的方式也逐渐成为高校对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新兴方式,但是由于运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的方法在高校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团体辅导的本土化程度不够高,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技术运用不够熟练,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的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效率较低的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团体领导者、新生和高校。同时,这三个方面所表现出的问题也是团体辅导在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中出现效率低下的原因所在。高校中运用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的领导者多数为新生辅导员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部分教师,还有一些就是高年级的学生干部。这样的情况首先显示出了高校中运用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的领导者数量有限,少数团体辅导领导者不能够实现对全体大一新生进行团体辅导;其次显示出了高等学校中运用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的领导者专业化程度不高,高校自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时间不是很长,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还是比较匮乏,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生心理辅导专业教师体系;最后还显示出了高校中运用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的领导者职业化程度不高。高校团体辅导领导者存在的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运用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的效率不高。

三、团体辅导在新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人际交往辅导是团体辅导中效果最为显著的一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的团体辅导主要内容为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人际交往技能。人际交往训练与团体辅导发展很早就紧密相连。对于人际关系不良的群体也比较适合运用团体辅导,团体辅导的方法会显著地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和改善人际关系。因此,团体辅导中较为重要的形式之一就是人际交往的辅导。在当代高等学校中重视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原因还在于其可以效果显著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人的许多心理适应问题都是在与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当代高等学校的学生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无疑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内外诸多相关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人际关系问题是困扰当代高等学校学生的明显问题。因此国内外诸多相关学者认为通过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于是人际交往方面的团体辅导也成为了一种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辅导方法,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对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齐平等人的研究表明[1],对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进行人际关系辅导,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也可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团体辅导中的心理干预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有着潜在的深远影响。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的心理辅导中通过团体辅导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很多,而对某些特殊群体,例如患有抑郁症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的研究比较少。许多学者的著作中也证实了团体辅导对改善当代大学生心理抑郁情况是有效果的,但并没有深入地探讨团体辅导是通过哪些途径的作用达到改善抑郁等的目的的[2]。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另一种作用明显的辅导方式是实施在特殊学生群体中。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业困难学生等特殊学生群体,尤其在高等学校的大一新生中。高校辅导员队伍可以对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业困难学生等群体中开展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团体辅导,在活动中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除在这样一个全新环境中的紧张和焦虑,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理解与信任。引领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在班集体的感化下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达成共同的目标,对未来四年的大学本科学习生涯充满信心。团体辅导在两种不同学生群体中有着不同的应用,从目前对我国诸多高等学校中家庭经济较为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结果来看,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和自卑等。我们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目标较为明确的团体辅导,并根据目标选择有针对性的最适合解决该学生存在的问题的活动,并且引导团体成员参与活动,鼓励贫困学生发表看法,启发贫困学生进行思考,使他们能夠正确认识贫困问题,全面了解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做到自信、自强、自尊,真正的融入到大学生活来。同时,学习较为困难的大学生目前在我国诸多高等学校中均有一小部分,他们是大学生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往往在学习、道德品质和遵守纪律等方面表现得差强人意。对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如果使用的教育方法不妥当,他们将来对学校和社会都将会是一种危害。然而学习方面较为困难的学生与普通学生的这种差距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学业困难同学只不过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一些不良影响,从而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果我们辅导员能够较为深入地寻找学习较为困难学生身上的亮点,并且采用合理的方法加以引导,就可以解决这些学习较为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

辅导员队伍也必须要清醒地意识到团体辅导并不能完全取代我国高等学校中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于当前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宜采取单独的某种工作方式,而应该广泛纳谏,采取开放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去从容地应对当前高等学校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形势。总之,将团体辅导融入到对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而改善大学生的各方面适应能力,是对当前高等学校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挑战,而我们高等学校的辅导员只有敢于迎接挑战并且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齐平,欧罗成,黄丽春等.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 关系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2).

[2]李凤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变大学生抑郁状况的作 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团体辅导思政教育新生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