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教学的德语语法教学模式改革实证研究
2017-02-16魏琦耿文
魏琦+耿文
摘 要:文章以江苏某高校德语专业二年级两个班级共计60名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统计、访谈等方法,探讨项目教学在德语语法教学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项目教学的实验组语法测试成绩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且项目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动机,推动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项目教学;德语;语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2-0004-03
语法知识是语言学习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语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基础。我国德语专业语法教学长期以来以知识灌输的传统教学法为主,原因在于一方面传统教学法的最大优势为高度重视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外语教学,尤其是中小学外语教学传统教学法根深蒂固,传统教学法对学生来说接受程度较高,心理适应更快。虽然传统教学法在德语语法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传统教学法的弊端也很明显:长时间以来,传统语法教学着重强调句型、语法等知识结构的训练,教学方式死板,教师起主导作用,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参与度不高;此外由于学生在传统课堂上对教师的依赖性较高,缺乏主动学习、自我学习的动力,因此语法教学整体质量不高,学生学习效果明显低于预期。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断涌现,项目教学法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项目教学在欧洲外语教学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德国,它已经被视为外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成功尝试并被外语教师广泛用于教学实践中。黄克琴(2004)[1]、孙爱玲(2006)[2]在国内较早提出将项目教学与德语教学结合起来并对项目教学如何应用于教学做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但缺少后续的实证研究。本研究拟通过实证的方法对项目教学在德语语法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测,以期为德语语法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参考。
一、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教学设计流程
项目教学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
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他们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相反,他们要在主动改造和重组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3]。项目教学模式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以任务为驱动,对项目内容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共同制订计划和方案、共同实践完成整个项目,自主完成知识的获取,整个学习过程变成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流程是:教师首先根据学生总数以及教学内容把学生分组,确定项目课题。教师与项目组的学生针对项目主题下已知的和未知的内容进行讨论,得出其感兴趣的相关内容并提出建设性建议。学生项目小组确定具体目标,针对项目课题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工,收集整理所需材料并进行讨论分析与整合,互助合作、共同解决疑难问题。最后通过报告等形式展示项目结果,在展示完成后,学生本人和教师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反馈和总结。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实证研究拟回答三个问题:(1)项目教学能否切
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2)项目教学能否有效改善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薄弱的问题?(3)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能否提高学生的语法水平?
(二)实验对象
本研究的受试对象为江苏省某重点高校德语专业二年级的两个平行班(1班和2班)学生,每个班均由30名学生组成,其中1班为实验班(使用项目教学模式),2班为对照班(使用传统语法教学模式)。两班前期教学安排、学时完全一致。根据上学期语法期末考试测试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两班学生的平均成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F=1.074,P=.290),说明两班在实验前的语法基础水平相当。两个班的德语语法课程均由同一教师教授,以确保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实验时间为2015年9月下旬至2015年11月上旬,整个研究过程为7周。
(三)研究工具及数据分析
1.自我评估表。实验前后,教师对两组受试发放自我评估表,要求学生对其学习动机强度、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法能力三方面进行自我评估。所有问题均采用Likert量表三点式记分制,3个选项中,“3”分为最高分,“2“分次之,“1”分为最低分,目的在于进一步确定项目教学模式在德语语法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具体评价标准见表1。
2.德语语法测试。在实验期间,教师将对两组受试分别进行三次语法测试。测试内容围绕教学期间的三个语法内容(第三格、形容词词尾和关系从句)展开。德语语言具有词形变化复杂的特点,而这三个语法项目尤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语法学习的效果。测试安排在每个语法内容授课结束后的一周内进行,均为闭卷笔试形式。试题类型包括多项选择、词语正确形式填空、句子翻译。测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为了防止课堂以外的输入,所有的测试都不预先通知,以确保测评结果更加公正,具有说服力。本研究所获得的所有有效数据将统一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3.访谈实验结束后在实验组随机挑选10名学生进行访谈,旨在了解学生对项目教学模式的适应情况和认可度评价,进一步确认项目教学模式对学生语法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
三、研究结果
(一)实验前后自我评估表统计结果
表2、表3的统计结果显示,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学习动机强度与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分值差异显著,其中学习动机强度方面差异最为明显(P=.000,P<.01**),但在语法能力方面,两组学生实验前后无显著差异。
(二)测试结果
如表4所示,在对两组受试分别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语法学习效果存在显著性差異。采用项目教学模式的实验组三次测试成绩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P<.05)。
四、结论
(一)学习动机强度与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分析实验前后个人访谈和自我评估表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在采用项目教学模式之后,实验组学生学习动机以及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其“学习动机强度”评估的平均分由实验前的1.30提高到实验
后的1.83,“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分值也较实验前有大幅度的提升。克拉申的输入假设认为理想的输入应该与有趣相关。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味、越有联系,学习者就越容易习得语言[4]。在项目教学模式下,语法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材,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因此语言材料更加灵活多样;此外,项目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知识灌输模式,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而是地位平等的交流者和辅导者,这直接推动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以及学习方法的改变。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被大大调动了,而且能和教师、同伴有积极的互动,交流氛围较传统的语法课堂轻松许多,
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项目教学模式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平台。随着项目开展的不断深入,学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阻碍,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完成项目分工中的任务和处理遇到的困难。对于不会或不确定的语法内容,他们需要自己查阅书籍,或者请教同伴和教师,这个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得他们对语法点的理解更加准确和深刻。此外学生们通过项目教学学会了自己计划项目内容、自我纠错、评价项目执行和完成情况,在不断的尝试、失败、再尝试、成功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問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学会承担起学习的责任。独立探索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主动探索精神的关键,也是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必备的素质[5]。学生通过独立探索、自主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实现知识内化,使所学知识真正成为自己能操控的知识。三次语法测试结果也从侧面反映出,在项目教学模式下学生语法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并
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有效迁移,学以致用。而这种学习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动机,他们不仅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而且进行课下学习、自主学习的愿望更加强烈,从而形成了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语法能力
实验组在学习动机强度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但在整体语法水平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不呈现显著性差异。出现这种结果可能有几种原因:(1)语法能力是长期学习积累的结果,而本研究只是一种短期的阶段性的研究,时间的跨度太短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统计的结果。(2)本实验采取的研究工具之一是三次语法模式测试,这三次测试都完全不依赖语境,
只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形式的掌握,并不能代表学生真正具备正确理解各种交际情景并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恰当地运用所掌握的语法知识的能力。因此语法测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的语法能力。(3)部分学生对“语法能力”的评价标准有一定偏差。不少学生将能否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作为评价其“语法能力”的重要标准。由于一些学生对自己的测试成绩并不满意,因此对自己的语法能力没有自信或完全否定,这也会间接影响数据结果。(4)本研究的样本人数较少,且局限于同一个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数据的可靠性。
虽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语法能力在实验前后没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但是很多学生在访谈中提
到,“感觉自己的语法还是有进步的”。因为在项目教学中,学生之间有很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机会。与传统的教师讲评相比,项目教学模式下小组评判和反馈的效果更好,学生们不再惧怕犯错误,敢于发现自己在语法学习中的问题并主动进行修正,以后他们对相关的语法知识学习也会更加注意,语言应用会进一步完善,这有利于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语法能力。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和学生访谈的结果都证实,项目教学模式在德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能有效地解决当前德语语法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值得在德语专业语法课程设置中进行推广,实现语法课程优化。
参考文献:
[1]黄克琴.语言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同济大学“德语 项目教学”概述[J].国外外语教学,2004,(1).
[2]孙爱玲.德语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外国语学 院学报,2006,(4).
[3]甘露.建构主义心理学及其对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4).
[4]王磊.提高新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行动研究——以济宁医 学院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2014,(5).
[5]邵华,喻惠群.基于泛在学习资源共享平台的翻转课堂 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模型研究[J].教育评论,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