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2017-02-16吴巧巧李晓娥

关键词:中国梦困境对策

吴巧巧+李晓娥

摘 要:中国梦理念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支点与新内容。文章从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开展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梦;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2-0087-02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中国梦”一词首次提出后,国内外学者就开始了对中国梦的研究之路。接着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而有关中国梦研究也由最初的政治领域扩展至经济、外交以及教育等领域。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对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则尤为必要。因此,将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

一、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意义

习近平也曾指出:中国青年奋斗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需要将中国梦思想内涵、价值取向、理想追求传承给下一代。因此,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担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教育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增添新的内容。中国梦教育是新形势下的符合教育规律和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新内容,因而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中国梦教育。将中国梦教育纳入现代教育体系中,是目前亟须解决的一大问题。无论是对教育本身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说,都是有益的。

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中国梦理想信念的影响下有助于担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二、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困境

(一)理论困境

“中国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上的,与大学生心理层面的距离较大。要想使中国梦教育融入到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必须要符合大学生的理想追求和价值认同。只有让大学生从理论中汲取到属于自身特色的营养,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和實惠,才可能获得大学生对理论的支持和认同。

而目前关于“中国梦”的理论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国家社会层面,对大学生开展中国梦教育的相关研究不多,难以实现中国梦教育与课堂教育、实践教育和传播载体的有机融合。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学生的专业课,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这些在没有具体理论的指导下是难以实现的。即使实现,其作用的范围和取得的效果也都是有限的。拉近中国梦教育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对中国梦教育的理论研究目前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中国梦的某一方面,缺乏比较全面深化以及综合的研究。对于这一理论,需要明确的是这一理论体系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的总结和升华,同时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成果。因此,如何将中国梦教育的理论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深化,是目前中国梦教育的重点。

(二)现实困境

马克思曾经说过,科学的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中国梦作为当代的科学理论,要想掌握大学生,就必须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转

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和追求。而在中国梦理论转化为现实力量的过程中,却往往因为复杂的内、外部等现实因素,使其实现比较困难。

中国梦教育是理论的自我实践。对中国梦教育理论的深入探讨,不仅要关注其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即将中国梦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联系起来,还要关注其在在社会其他领域实行的有效机制,将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与之结合,将中国梦教育灌输到大学生教育中。

另一个现实困境,继大众传媒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传播载体之后,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问题就层出不穷,而大学生由于国情、党情知识的匮乏,在意识形态方面较易产生混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3]在进行中国梦教育中,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梦的灵魂和保障,而中国梦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内涵和新能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三、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对策

(一)丰富教育内容

为了解决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理论困境,就必须从教育内容本身出发,寻求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与中国梦的结合点。当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紧密相关时,大学生就能对中国梦理念做到自主意识、自觉实践。当然,中国梦与大学生的结合点只能通过反复实践才能产生,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上是不够的。

要加强国情、党情的教育。在这一方面,值得做的还有很多,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有关国情、党情的教育缺乏,从而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分不清对错,容易陷入历史虚无主义。因而,高校应考虑开设相关课程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基础,这对于中国梦教育的进一步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中国梦教育内容进行改革,不是改变其根本性质和根本方式,而是对内容进行进一步进行充实。将中国梦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使之成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崭新环节。不仅如此,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也适当融入中国梦教育。用“中国梦”为高校课程建设提供思想指导,为大学发挥育人功能提供有力保证。

为了使梦想更好地照进现实,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教育不仅要关注理论的现实接受性,更要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予以重视。而教育路径作为联系教育主客体的媒介,使二者发生有机作用,因而教育路径的现实性也是十分重要,构建具有现实性的课堂路径、实践途径和媒介途径意义重大。

从教育对象方面推进中国梦教育,即是教育大学生具有中国梦的共同理论思想基础。首先,应该看到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理论接受的特殊性,按照不同的模式进行教育。其次,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4]。在大学生群体中,个人成长受同龄人的影响更加显著。因而,重视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榜样作用,对于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十分必要。

(二)拓宽教育途径

在明确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特点的前提下,寻找合理的教育途径则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要充分重视校园传播平台的合理利用。校园传播平台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校园文化存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隐性教育,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更是全面的,渗透性较强。如果能使学生从文化角度产生认同感,那么中国梦的教育则必然会在大学生中掀起热潮。通过横幅、报刊栏以及广播台等载体,将中国梦教育作为主要内容进行传播,普及教育成效。

其次,利用新媒体平台,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进行教育,巩固教育成效。这就需要高校建设好官方的网络平台。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中国梦教育,由高校教师和学生党员负责日常维护工作,并不定时开展学生思想交流研讨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以及理论认知过程中的问题。网络媒体作为学生接受信息的首要途径,必然在大学生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再次,更加重视课堂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育内涵。学校教育是大学生获取“中国梦”理论内涵的重要途径,而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基础性环节。要更加重视这一课程,加强对思政教师的选拔及考核工作。进行上课的形式多样化改革,在课程中开展主题电影观看、主题情景剧表演、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等教学活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趣味性。

最后,通过一系列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将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开拓教育空间。设置党课团课,让中国梦教育在生活中“活起来”,从而提高教育水平。让中国梦教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常态,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课本和网页上的“物”。实践出真知,唯有在实践中才可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坚定对正确理论的信念,继而成为理论的自觉践行者。而这一切唯有实践才能实现。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以及学校教育三种渠道相互补充来展开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无疑会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要实现这三者的有机统一,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摸索,不断积累经验,从而将中國梦教育真正贯彻到大学生群体中。将大学生的“个人梦”与“中国梦”统一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1-30.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 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3]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 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人民日报, 2013-01-06.

[4][美]A.班杜拉;林颖等译.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 社会认知论: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63.

猜你喜欢

中国梦困境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