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佳作的内在支撑
2017-02-16湖南向明康特级教师
湖南 向明康(特级教师)
高考佳作的内在支撑
湖南 向明康(特级教师)
作文教学与评价的实践证明,一篇达到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要求的高考佳作或满分作文,一般都有其强有力的内在支撑。这种内在支撑包括人文精神、个性思想和主体意识。
一、人文精神
何谓人文精神?一般认为,人文精神是以人类文化为文化基础, 以珍视人的自由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追求的是对真理的认识,对道德的完善和美好情感的体验,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 。人文精神的内涵会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但其是信仰的旗帜和价值的尺度这一点始终都不会改变。
人文精神,“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容忍,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
有着人文精神支撑的高考佳作,体现出作者已经接受了一些真正的文学,走近了古今中外那些真正的文学大师及文化精粹,使传统文化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够在理性的渠道中自由地流进自己的生活,流进自己的心灵,然后内化为自己的个人精神资源,进而表现在自己的写作中。
有着人文精神支撑的高考佳作,并不一味追求语言的华美、结构的精巧、技巧的娴熟,而是特别注意传统文化的积淀、“精神”血脉的延续、人文精神的关怀,以及意志、个性、情感和创造力的显现,因而这样的佳作不缺丰厚的底蕴和隽永的思想。
有着人文精神支撑的高考佳作,必能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因为老师们知晓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因曼说的一句话:科学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打开哪扇门, 取决于人的人文素质。请看下面的高考佳作:
千年前,圣人孔子便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弟子三千人,有富可敌国的巨贾,有位极人臣的政客,形形色色不一而足,而孔子,则成为后世称赞景仰的伟大教育家,究其根本,在于其能准确地把握每一位学生的优劣长短,扬其长补其短,因材施教,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别待遇”,才使得每个人都得尽展其能,各得其所。
社会对于每个人,应有不同的要求,正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既不能缺少轰隆雷鸣的马达,也不能松懈默默无名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可能对于小亮而言, 九十分是他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及格便是其尽其所能的结果,若是我们只是用统一的标杆来评价不一样的人,那世间将会埋没多少奇能与怪才!
(2016全国新课标卷 I佳作《差别待遇》节选)
这是一篇关注社会现实,有着浓郁人文气息,富于人文精神的满分之作。其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文章的立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关注现实生活,文章有鲜活的时代气息,显示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大量运用史实,体现了作者较高的人文素养;穿插名著阅读感悟,使文章由生活大观园走向文学大观园,体现了作者的文学素养;注重审视自我,文章有明确的观点表达,体现了作者的思想观照能力。除此以外,层层深入的论证方式,圆融自然的结构特点以及材料的丰富、内容的充实,也是该文的突出特色。
二、个性思想
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
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但其个性的背后都离不开思想。因为思想是从具体的事件和情境中懂得的理、获得的悟、取得的思考。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所以,作文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思想。事实上,作文只有具备了个性思想,才能称作人生的史记,也才会富有生命的质感。
要想作文有个性思想,作者就需要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体现自己的创新。作文中就不能丢失了“我”、压抑了“我”,就不能出现假话、空话、套话,矫情、虚情、俗情。
要使作文有个性思想,不能用几条规范标准代替自己丰富的思想活动,应该使自己思想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个角落。拥有独特个性思想的“文”才能载“道”,这个“道”也才容易让人接受。
高考作文要用思想和个性说话。作文应是思想和个性的展示台,而不是技巧与模式的集散地。首先,作文是思想的载体,是独立思想的深厚土壤。作文一定要有写作者的思想,是写作者思想的展示。没有思想的作文,不管外表多么华丽,都只是一具空壳。其次,作文是思想和个性的载体,是展示思想的舞台也是张扬个性的空间。一些佳作特别注意了个性思想的展示,成了自身的支撑和亮点。请看下面的高考作文:
考试又成了很多学生的噩梦。分数让我们或喜或怒,时哀时乐。因此我最讨厌分数,畏惧考试。
每到考试时我就手忙脚乱。考试前一天,心里下着小雨,忧虑像一张网,牢牢地束缚着我;考试时,或风平浪静,或笑逐颜开,或一筹莫展;一旦考砸了,心中宛如暴雨即将来临,阴沉得怕人。考试卷上一个个鲜红的大叉,就像一把把沾着殷红鲜血的小刀,让我痛苦不堪。我不明白:老师曾无数次说考试只是为了检验学习的情况,以便及时查漏补缺,可是为什么分数却成了我们最大的负担?
分数给我的压力很大,残酷的分数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让学生成了考试的笼中鸟。
(2016全国新课标卷 I佳作《考试,让我欢喜让我忧》节选)
这是一篇富于个性思想的考场佳作。文章不以强势的说理取胜,而是聚焦于自己学习、成长的境况,抒写独属于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述说对现实的种种不解和诸多无奈。文章有思想,有个性,特别是文中对现实的深层思考,对追求分数时弊的厉声拷问,既凸显出作者的个性思想,又鲜明地表明情感态度,贴近生活,贴近自我,说真话,诉真情,真实而有生活气息。作者不迷信、敢质疑、敢思考,有独到的见解,不“人云亦云”,同时,在文中恰当运用疑问和反问,既启人深思又使结论不容置疑;运用比喻论证法,使说理形象生动;结尾以议论兼抒情,情理俱佳,促人警醒,引人共鸣。
三、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就是主体的自我意识。它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树立作文的主体意识,就要在作文中放胆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并把写作当成是生命的一种需要,要真正觉得写作是一种独立、积极、自主、自由的创造性活动,而不应在某些方面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
“人文合一”是作文的规律,也就是说,“我”是作文的灵魂。高考作文应当呼唤“我”的回归,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弘扬人的主体性。
高考的考场佳作,一般不会缺失主体意识,文中注意展现“真我”“新我”“大我”,展现自我“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大气”。作者或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展示出一个有血有肉的“真我”;或以独到的视角呈现出独特而深刻的“新我”;或富有家国情怀,展现了一个非同一般的“大我”;在作文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情感,不让“我”游离于作文之外,不让“我”的思想、情感、个性迷失。请看下面的高考作文:
天不生小羽,万古如长夜。
我们需要小羽。国家需要小羽。
政策制定者固然高屋建瓴,但他们的眼中没有深街老巷。自家有几分地,受益还是受损,老农恐怕必比老干部清楚。民以社稷为本,政策不够完善,非其必不欲也,实其力不足也。国家需要小羽,需要他的专业、经验,而非抱怨。
社会需要小羽。家风如何?观其家人。乡风何若?察其乡邻。如果“其他人没做,我就不做”的思想泛滥成灾,那谁来引领社会思潮,谁来推动社会进步?社会需要小羽,需要他的坚持与勇气,而非逃避。“漂其黑,守其白”,为社会守住向上的民心。
我们自己,也需要“小羽”。《宪法》写得清楚明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真的是吗?我们真的尝试过去做吗?我们真的有资格做吗?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泛泛若水中之凫”,我们连自己的主人都不是,何谈国家的主人?尊严,权利,法律给了,自己却不接受……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拔尖作文《漂其黑,守其白》节选)
这是一篇颇具“大气”,展示出“大我”的考场佳作,文章的主体意识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①具有开阔的胸襟。作者立足于“国家”“社会”的层面和高度,结合“我们自己(个人)”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证,足见其胸襟之开阔,行文之大气,让人感受到大气之文的背后是一个大气的人。
②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的构思。文章从小羽创业遭遇不公却不出怨声,谨守其职、勇改其制这一小的角度,自然生发出“真我”“大我”的情思,使文章有了高人一筹的挺拔与巍峨。
③避开了作文“以大见大”“以大见空”来生发“大我”的误区。本文一是避开了“切口大”,二是避开了“口号大”。文章靠的是情思自然深切的流露,靠的是深刻透彻的说理,而不是靠高喊空洞的口号。
注重人文精神,个性思想和主体意识的养成,意义重大且有必要。对于学生来说,能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增加考场作文获取高分的概率,从而成就人生的华丽转身;对于教师来说,能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核心素养,为高考作文夺得更多的高分和满分,赢来作文教学大面积丰收的局面,也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湖南省沅陵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