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文言概括分析题干扰项设置解读
2017-02-16山东刘金山
山东 刘金山
2017年高考文言概括分析题干扰项设置解读
山东 刘金山
文言文阅读中的概括分析题被称为压轴题,是高考每年的必考题型之一,2017年高考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干扰项的设置主要有几种方式。
1.人事不清,张冠李戴
命题者在编制试题时,故意把甲当成乙,把甲做的事故意加在乙身上,或把发生在甲身上的事说成发生在乙身上的。
例如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2题B项: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该项中的“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中“他”指“弘微”,原文是“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翟、弘微并以文义赏会”,由此可知,“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的是谢混而不是谢弘微,选项张冠李戴。
2.无中生有,添枝加叶
原文中本来没有这个意思,命题者却无中生有地设置一些于文无据的“枝叶”,以假乱真,形成干扰。
例如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12题C项: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对照原文“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可知赵憙在担任平原太守处理盗贼“余党当坐者”时,只是把这些人“移置颍川、陈留”,并没有“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是命题者根据“义行”杜撰的,这是非常典型的无中生有、添枝加叶。
再如全国新课标卷Ⅲ第12题A项: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对,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对照原文“(许将)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可知“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于文无据。
3.解说失实
命题者有意识地遗漏原文中的有关信息、观点,导致归纳、概括、解说不够全面,从而形成干扰。
例如2017年山东卷第12题C项:谢贞非常孝顺,小时候祖母因病难以进食,他便也不进食;父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
再看相关原文“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此段文字说明谢贞在太清之乱中与亲属离散走失,自己在江陵落入敌手,而母亲在宣明寺出家,母子二人已经分离,其后是高祖受禅后谢暠还乡里供养谢贞的母亲将近二十年,后谢贞才还朝回来,而选项却说“奉养母亲未曾间断”,将文段中与亲属离散的信息遗漏,存有解说失实的错误。
4.曲解文意,混淆是非
命题者人为地把甲概念曲解成乙概念;或是文中主人公本来是这个意思,选项却解说成另外的意思;或是把好说成坏,把小错说成大错,把想法说成行动等,总之是与原文意思有所不同。
请看2017年天津卷第12题B项:王充幼年时恭顺仁厚,未曾受父母责备鞭打。他追求好名声,喜欢结交杰出高雅的朋友。
原文是“恭愿仁顺……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选项中句号前的内容于文有据,是正确的;关于名声在原文中的表述是“不好徼名于世”,“徼”意为“求,求取”,整句意为王充不喜欢在社会上求取好名声,可选项歪曲概念说成是“追求好名声”,混淆是非。
5.前后杂糅
命题者有意识地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搅乱混编在一起,形成干扰。
例如浙江卷第16题C项:作者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虽可成就一家之事业,但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轻目重耳,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
原文是“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而另一“亦学者之一病”是对诸葛亮所说的“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这类人的评价,“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命题者故意将两个“学者之一病”的内容前后杂糅在一起,将“腐儒”与杜牧混在了一起,造成人事颠倒,前后杂糅。
解答文言文概括分析题只要逐项认真比对原文,厘清是何人在何时、何地、何职做了何事,就能排除干扰,准确地选出正确选项。
山东省高唐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