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知识与观点 发展判断力

2017-02-16湖南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7年5期
关键词:饱和点生物学受体

湖南 骆 丽 何 俊

活用知识与观点 发展判断力

湖南 骆 丽 何 俊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能把教材上的知识都记得一清二楚,并且高考试题还时常涉及教材外的知识与现象。所以,在教学中不能教学生只是简单运用教材上的知识直接解题,还应发展学生基于核心知识、基本观点和试题情境的判断力,以便弥补知识记忆方面存在的漏洞。

一、高考题示例

例1.(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题)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 )

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 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解析】动物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主要是通过血液循环运输。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肌细胞或腺体细胞之间的结构联系,胞间连丝是相邻植物细胞之间的结构联系,哺乳动物的卵细胞和精子,由不同性别的个体形成,不存在突触与胞间连丝之类的结构联系,在相互接触时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D

【点评】考生记不清胞间连丝也没关系,只要想到哺乳动物的卵细胞和精子是由不同性别的个体形成,就能判断它们不存在结构上的联系;对胞间连丝望文生义就可以判断卵细胞与精子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是通过胞间连丝实现的。

二、发展判断力的一般途径

1.对知识进行整合,构建小知识体系

教材有特定的编排体系,某些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分散于不同的章节之中,在复习过程中,可将这些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构建成小知识体系。例如,从信息交流的方式、信息交流的作用机制、信息交流的意义和信息交流的实例及其特点等方面把教材上涉及信息交流的知识整合起来,既能够更好地掌握信息交流方面的知识,又提高对与信息交流有关的生物学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

例2.(2017届郴州市模拟)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在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B.信息分子能够作用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引起靶细胞内酶活性的变化,进而影响细胞代谢

C.某些脂溶性信息分子能够以自由扩散的形式进入细胞并影响基因的表达

D.在反射弧中,信息分子只能够作用于神经中枢和效应器

【解析]运用教材中与信息交流有关的实例,对信息交流方式、作用机制及生理意义进行判断。稳态调节机制中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中都存在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机制有信息分子作用于受体和调节基因表达等,信息分子作用于受体的效果有导致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使靶细胞内酶活性变化影响细胞代谢等。脂溶性的激素如性激素以自由扩散的形式进入细胞发挥作用。信息分子还可以作用于感受器。

【答案】D

【点评】运用涉及教材核心知识的三个选项挟带教材未涉及知识的一个选项,是高考命题的常见套路。信息分子作用于受体导致靶细胞内酶活性变化影响细胞代谢这一作用机制,教材没有叙及,对B选项做出判断,需依靠对教材信息交流知识的整体把握。

2.运用生物学观点质疑、判断

例3.(原创)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胞吐只是选择性地将某些大分子物质排出细胞外

B.细胞内转运物质的囊泡与细胞膜或细胞器的膜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识别的机制

C.线粒体外膜上可能存在丙酮酸脱氢酶(核基因表达产物,呼吸酶)的受体

D.初学书法时,大脑皮层与脊髓中的神经元会建立新的突触联系,或者其间的沉默突触被激活

【解析】胞吐也可以分泌小分子有机物,如神经递质;细胞内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需要细胞内的物质转运能够准确发送,需要接收方具有能够识别转运物质的细胞结构或直接识别所需的某些物质;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需要建立或激活高级中枢与低级中枢之间的突触联系。

【答案】A

【点评】且不说细胞内某些大分子物质通过载体向受体的转运机制和囊泡的发送机制已经被证明,只需考虑:如果细胞内不存在丙酮酸脱氢酶之类物质的“载体-受体”转运机制或不存在囊泡跟细胞膜或细胞器的膜之间相互识别的机制,细胞的生命活动还能有序进行吗?立足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这一观点,通过质疑设问进行批判性思维也可以做出如下判断:细胞内准确转运某些大分子物质的受体机制和细胞内使囊泡准确发送的信息交流与识别机制是存在的。

高考试题中,类似此题B、C选项的“超纲”项并不罕见,对教材没有讲的生物学现象可以运用生物学观点通过理性思维做出判断。命题者会对“超纲”高考试题设保险,即设置有可以用教材上的知识点能进行准确判断的1到3个选项,虽然考试时应暂时忽略“超纲”的,优先锁定与教材(核心)知识相关的(本题的A选项例举教材知识验证即可),但是在平常的训练中,运用生物学观点对“超纲”的知识进行质疑与判断,可以巩固核心知识与生物学观点,还可形成新的认知。从该题可以体会到:生命活动因存在调控机制而能在一定条件下有序进行,生命活动的调控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离不开对信息和调控对象的感知与识别。把生物学观点作为解题的立足点,容易被学生忽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生物学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

3.从试题情境中提取关键信息,准确实现知识链接

例4.(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4题)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一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解析】过敏反应的特点之一是,第一次接触过敏原发生免疫反应但无过敏症状,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才产生过敏症状。

【答案】C

【点评】从试题情境中准确提取有效的关键信息,是释读试题的基本技能,关键信息是链接和输出解题所需知识与方法的刺激物。只有准确提取关键信息或条件,才能快捷、准确地把思维的目标指向并解决问题。

4.关注生理变化趋势中的临界点

例5.(原创)先用一定强度的自然光照射某盆栽植物一段时间,然后改用跟自然光相同强度的红光照射一段时间(其他条件稳定且较适宜)。在改用红光照射后,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是 ( )

A.增强 B.减弱 C.不变 D.不能确定

【解析】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植物对红光的吸收效率高于对自然光的平均吸收效率,用相同强度的红光替换自然光,相当于增加了光照强度。由于试题条件中未说明自然光的强度是否达到光饱和点,其他条件并非都最适宜,可提出两种假设进行判断:(1)如果自然光的强度低于光饱和点,改用相同强度的红光照射后光合速率增加;(2)如果自然光的强度不低于光饱和点,改用相同强度的红光照射后,虽然相当于增强了光照强度,但由于受其他条件(温度、CO2浓度、光合色素的数量、光合酶的数量与活性等因素)的限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答案】D

【点评】其他条件稳定且适宜的情况下,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有一个光饱和点,这个光饱和点是光反应能够支持最大暗反应速率的最低光照强度,是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不关注这个临界点,就容易忽略量变与质变的差异。

由于学生的精力与能力有限,且中学师生对生物学知识重点的认知与命题的大学教师有点偏差,命题者认为重要的普通知识,中学师生并不一定当做重点来学习或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存在或多或少的漏洞,高考试题中的某些问题,尤其是考查创新能力的问题,不一定是考生用熟知的知识能直接解决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基于核心知识、基本观点与试题情境的判断力,这是提高学科素养与应试能力的有效、必要途径。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饱和点生物学受体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安顺山药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相似材料极限密度及抗压强度稳定性分析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