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要重在“尊重文体”
2017-02-16福建省云霄县和平中心小学张荣彬
福建省云霄县和平中心小学 张荣彬
文本解读要重在“尊重文体”
福建省云霄县和平中心小学 张荣彬
不同体裁的文章,它的描写重点不同,如果学生抓不住重点,就不能快速地理解课文的文学艺术价值,从而不能高效地吸收知识,教师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体裁特点,抓住阅读的重点。
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文本解读
不同体裁的文章,写作的侧重点不同、写作的框架不同、写作的方法不同。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这样的写作差异,就把握不住文本的阅读要点。
一、写人记事:把握中心,品味细节
部分学生不能抓住写人记事的要点,很多学生表示,他们看到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时,总觉得别人的文章写得很生动,却不理解为什么别人能写得这么生动呢?教师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写人记事文章的阅读要点。
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要写的主角是谁?学生表示,写作的主角是盘古。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用什么样的方式把盘古这个人写得鲜活又生动?学生经过思考,表示课文用盘古开天地这个事例来说明了盘古这个人。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那么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学生表示文章的线索是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在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中表现了他哪些特点?分析分别是应用哪些内容来表现的?学生分析:第一,盘古很有勇气,当盘古发现天地是混沌时,果然地拿起手中的斧子去开天辟地;第二,盘古很有毅力,当盘古发现自己开辟的天地还有合上来的可能时,就继续去开天地,哪怕很疲累也不放弃;第三,盘古很强大,盘古不光是身躯硕大,他还有着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能量。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综合思考,写人记事这一体裁的特点是什么?经过思考,学生意识到写人记事的特点就是理清要写的主角,以他的言行为线索来叙事;所有叙事的内容,都要以充分表现人物为目的展开,与表现人物无关的情节不在写作范围;要抓住这个人物最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要能体现出人物的神韵、事情的本质。
教师在写人记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人物、事件、表现形式这三个要点来阅读文章,准确地抓住文本要表达的内容,找出写人记事文本的核心思想。
二、写景状物:循言思景,由言生景
部分学生表示,一些优秀的文本写景状物为什么就描述得这么鲜明、形象,尤如把事情呈现在眼前呢?它究竟是怎么描写才写出这种效果来呢?教师在开展写景状物教字时,要引导学生掌握情和景述事的要点,使学生能够懂得应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能够强化景物的渲染力。
比如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赵州桥》一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赵州桥?学生表示课文从历史、功能、外观这三个方面描写了赵州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章要写赵州桥的历史?学生经过思考,意识到课文想表现中国在很早以前,就造出了一座了不起的石桥,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这一思考方法分析为什么要写桥的功能和桥的外观。通过分析,学生了解了课文写桥的功能,是为了说明在很早的时候,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把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种知识发挥了石桥材料坚固、耐磨的特点,又减少了石材重量大及维修成本多带来的影响。学生认为,劳动人民把美术艺术融入石桥建设中,使赵州桥不仅实用,而且美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篇课文描写的情是什么?景是什么?情和景的关系是什么?经过思考,学生意识到了课文要描述的情是我国拥有数千年的文明史,这些文明史是劳动人民一手创造的。这种情,是通过描写赵州桥的形式来展现。课文应用景来衬托情、应用情来渲染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描写效果。
教师要通过写景状物的教学,让学生意识到阅读写景状物文不能一味地阅读写景或写情,而要去阅读事物寄托的感情,感情表达的方式,只有结合情和景来阅读文章才能理解文章要表达的精髓。
三、阐理明道:自然引入,自我思辨
部分学生不了解如何阅读一篇议论文。学生表示要如何才能深入浅出地说明一个道理,让别人能够接受这个道理呢?教师可以应用寓言教学来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阐明道理,引导别人思辨。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惊弓之鸟》为例,当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了一只饱受惊吓的鸟,受到了异常的环境刺激,并且这一刺激出现在它受伤以后,鸟会经不起惊吓,自己掉落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形容另一个人是惊弓之鸟呢?学生表示,他们的爸爸曾经买股票,亏了一些钱,以至于爸爸们每天去了解股票信息的时候,都胆战心惊的,就有人形容他们像惊弓之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么惊弓之鸟的表面描述和实质的含义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经过分析,学生认为《惊弓之鸟》界定了特殊的环境、特殊的人物、特殊的反应,这一系列的描述如果是在描述A事件,而A事件的这些环节都与某一种类型的B事件很相似,那么可以应用描写人们非常熟悉的A事件,来暗示B事件,让人们深思B事件。
教师在开展议论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写法中有一种类比推理的描述技巧,教师可以通过典型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作者为何A事件作为例子、A事件类比的是哪种事件的机理。当学生懂得了这种议论文描述技巧以后,就懂得议论文是如何自然引入、自我思辨的。
四、介绍说明:自我发现,自我归纳
关于介绍性的体裁,学生不知道要如何阅读。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介绍的轨迹说明作者是如何发现事物、介绍事物的。
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小狮子爱尔莎》这篇课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这篇课文是以哪条线索来全面介绍爱尔莎的?经过思考,学生表示它是根据爱尔莎成长的时间线来介绍小狮子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事无巨细地写爱尔莎每一天的成长变化吗?学生表示并非如此,作者归纳了小狮子每个成长的阶段,包括未断奶期、长牙期、两岁期等,说明了它每个阶段独有的特点,当学生读完了爱尔莎每个阶段的成长过程时,就像看到了一只小狮子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通过这一次的学习,学生意识到了如果要介绍一个人或一个生物,就要界定现在介绍的时间及这一阶段独有的特点,使描述的内容能鲜活地呈现在眼前。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在阅读介绍文时,要学会阶段来概括及总结文本描述的内容,全面地理解课文要介绍的形象。
部分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不懂得根据文章的体裁抓住阅读文章的重点,导致低效地、盲目地阅读,不能从中高效地吸收语文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文体着手、依分类高效地抓住文章阅读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