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记化造句,造出习作新天地

2017-02-16邬明芬

小学生学习指导(当代教科研) 2017年12期
关键词:造句心情日记

邬明芬

(浙江省宁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验校区)

“早晨,走在那条落叶飞舞的校园小道上,捡起一片来自秋天深处的叶子,仔细端详,那条条纹路如此曲折,可是,真的能讲得完一个季节发生的所有故事吗?”这是我班一位情感细腻的女孩子就“端详”这个词语造的一个句子。她吻合了我所追求的关于造句的境界——即使是一个词语,仍然可以化成来自生活的一首诗、一幅画,仍然可以记录一段真实的心情,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如同一篇来自心灵深处的日记一般让人亲切。

然而,纵观当今学生的造句现象,不得不让人心痛。用“不但……而且……”造句,则出现类似“我不但会唱歌,而且还会跳舞”的句子。 用“……像……”造句,则出现类似“弯弯的月亮像香蕉”这样简单而缺乏生命气息的句子。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写,到了五六年级还是情有独钟,乐此不疲。而教师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学生能得分,心里自是欢欢喜喜。显然,在当今分数当道的时期,我们的造句教学已经陷入了一种几近畸形的状态,造句脱离了学生鲜活生命的本身,成了一种机械的演绎,简单的重复,硬生的任务,毫无意义的存在。

那么,在我们平时的造句训练中如何引导学生给予造句以这样的生命活力,使学生能借助这个平台不断充实心灵体验,提高写作技巧,如这位女孩子一般,灵动敏锐地去触摸生活、感悟生活,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童趣、童稚,使之如春风般开创习作缤纷的天地呢?在实践中,我发现将造句日记化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一、改变观念,注入一股活水

在平时的造句教学中,很多教师和学生往往只注重造句的正确性,简单地认为这种训练旨在让学生理解词语及用法,或者学会某种句式而已,而忽视了造句的本质——为学生的作文打下基础,硬生地把造句与作文割裂开来,从而使得我们的造句严重地缺乏生命力。其实,我们可以尝试把造句看作是一次记微型日记的过程。日记是记录自己生命成长轨迹的过程,当我们要求把造句日记化后,就等于把造句植入了学生缤纷的生活,告诉学生造句也要观察生活,于生活中选取素材,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事实上,孩子们梦幻般的童心使得他们好像成了张着翅膀的小精灵,他们不停地领略着生活丰富的色彩,经历着许多或悲或喜的事情,放眼望去,语言素材星星点点,随处可拾。可惜,他们总是不能及时地收藏、灵敏地感悟、真诚地展现和自由地表达,任由这些珍贵鲜活的素材随风飘散于记忆之外。我们要用日记化的造句方式引导孩子真实地触摸生活,真切地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造句演绎成了抒发童声的又一窗口,同时又帮助学生积累许多鲜活的写作材料,发现生活中常常被忽视的细节,为我们的写作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定词日记,觅得一条路

定词日记式的造句目的在于教师的指导,引领学生如何将词语放入自己的生活中去,扶上马送一程,让这些词语如鱼儿般置身于活水之中,游出百般姿态万种风情。

就“享受”造句,我这样引导学生:“见到这个词,在你眼前浮现的是你经历过的或看到的怎样的一幅画面或一个场景?”学生纷纷回答:“我想起冬天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火锅的情景。”“老师,我想到的是在春天的阳光下躺在草地上的情景,那种滋味也可称得上是享受吧。”“老师,我觉得我在写作文时的心情也可称得上是一种享受,因为可以把憋在心底的话释放出来了,多舒服啊!”……瞧,只要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指一个方向,他们就会乐呵呵地跑去看风景,并迫不及待地想要介绍给你听了。“对啊,一个词语往往勾起了我们许多真实的回忆,我们就用上这个词语,用几句话来记录一段属于自己的真实的生活吧,可以是一个画面,可以是一段心情,也可以是一个小故事。”于是学生欣然动笔,缤纷的生活就这样化在了笔下:

“享受——煮一杯浓浓的豆浆,抱上一只暖暖的热水袋,将自己抛在柔柔的床被之中,品着阳光姐姐美丽的校园故事,这是我冬天里最喜欢的一种享受。”这样美妙滋味的生活你也有过吧?

“享受——今天的电脑信息课老师竟然让我们自修,这让日盼夜盼的同学们失望不已,在教室里大声埋怨,哪再有心思去看书做作业?只有我,一个人拿着我心爱的《外号像颗怪味豆》,在属于我的世界里尽情享受文字带给我的美妙感觉。”这是在嘈杂中拥有的一份美丽心情,今天趁机捕捉住了它。

瞧,只要教师悉心引导,小小的造句训练完全可以成为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重要途径,经常这样引导学生在自己熟悉的语言环境中去运用词语,学生对于造句的看法就能慢慢改变了,他们会觉得,哦,原来造句就是像日记一样记录自己的生活呀。学生造句的畏惧情绪不再。

三、自由日记,海阔凭鱼跃

定词日记式的造句训练趋于成熟后,不妨进行自由日记式训练。此时的造句是一种完全自由的抒写。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词语,可以在老师提供的众多词语中按需选择,也可自己定词,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借助这些词语去练习观察与写作,通过造句的形式去尽情捕捉一个个生动活泼的生活细节,养成一有美丽的灵光闪现,立即提笔用文字将其定格的习惯。

“忐忑不安——又到抽背课文的时间了,教室里出奇的安静,同学们连大气也不敢出,有的绷着腰,坐得笔直笔直,却分明能感觉到有紧张的气焰从头顶冒出,有的低着头,在躲过老师目光扫视的情况下还不忘继续念念有词,就连满腹课文的我,也不由得开始忐忑不安起来。唉,这气氛也太会传染人了。”小作者敏锐地抓住了抽背课文时同学们紧张的心情,惟妙惟肖地向我们刻画了同学们的丰富表情,使读者也不由自主地闻到了当时那种让人窒息的紧张气场。一个“忐忑不安”,就这样被演绎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孤独——泪/一滴一滴地落着/雨/一点一点地落着/大家都是海洋里的鱼/而我/却是一条孤独的小鱼!”一个词,一首诗,一段心情,一个孤独的孩子,让人隐隐心疼。

这一个个句子都是孩子生活的缩影,心情的定格,我们在句子中能真实地感觉到孩子们的脉搏与心跳。因为词语是自由的,所以,孩子们可以不用太受词语的限制,拥有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去用自己的耳朵聆听世界的声音,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缤纷的色彩,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丰富的情感世界,将生活中原本一闪即过的瞬间选用一个合适的词语展开永恒定格,语言能力也不知不觉地在生活的沃土之中生根发芽,蓬勃生长。每节语文课我都会安排几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自由造句,聆听孩子们真实的文字,或赞赏,或评改,因为只是几个句子,方便且不费时。而当你翻阅这一个个用生命造的句子时,你却能看到孩子们一条无比分明的成长轨迹。一个个句子就如一张张生活照片,真实地再现他们经历过的一个个生活小细节。一学期下来,我的学生人人写完一本造句了,自由日记式的造句很好地成为学生习作厚积薄发的资料库存。

四、触动灵感,长成作文之树

有了日记式造句搜集的大量真实语言素材,开展作文训练,显然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目睹一张照片,你会不由得想起拍照当时的景、当时的人、当时的情。翻阅自己所记录的微型生活日记也一样,它们往往能成为你文学创作的“兴奋点”,引爆写作热情,触动写作灵感,进而使一个小细节生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作文之树”。

看这个造句:

“流淌——秋风瑟瑟的,头发乱乱的,回家的路长长的,不知不觉,泪水顺着脸颊无声地流淌下来,‘啪’,落在地上,开出一朵无助寂寞的花来。”

句子很细腻地向我们描述了一段来自回家路上油然而生的孤独的心情,那么这份孤独背后隐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不妨让这颗种子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其发芽长枝,绽放最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饱满的果实。

于是我引导这位学生回忆当时的环境,回忆当时触景生情产生了哪些联想,回忆抒发这段心情的背景。然后想想如果把它写成一篇作文可以加上什么题目,可以抓住哪些细节将经过写得生动具体,写出当时的真情实感。在彼此的讨论中逐渐打开学生习作的思路,学生欣然动笔,一个简单的词语“流淌”,就这样在她的笔尖流淌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是的,如果是在鲜活的生命范畴之内,一个词语就可以是一个画面,就可以是一段心情,更可以是一个故事。更重要的是因为造句训练的形式灵活,发射性强,不容易造成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局面。再由造句训练入手展开作文训练,降低了作文训练的难度,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学生的作文水平在不知不觉中便有了提高。后来在写作文前,我干脆先给学生一个词,让学生先以个人的生活体验为基准造句,然后将这些句子细化、重组,结果学生的作文如春天的花朵,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一朵有一朵的内容。这让我欣喜不已,愈试愈觉得奇妙。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明显发现经常接受日记化造句训练的学生,语言触角更为敏锐了,造句不再沉默,而是站立起来,成了作文教学的“活性细胞”,开辟了习作的一片新天地。当然,路是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要使日记化造句开展得更为有效,还需要自己不断去探索、实践、创新。

猜你喜欢

造句心情日记
从造句入手学写话
造句
天天有个好心情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造句
成长日记
心情
稚趣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