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的驱动效应及其空间分异研究

2017-02-15姚成胜李政通易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年9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

姚成胜+李政通+易行

摘要 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而粮食产量则是衡量粮食安全的最为重要指标,研究粮食产量变化的驱动效应对于实现其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种植业结构、农林牧渔业结构、农业生产经济收益、农业劳动力等各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从农业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构建了粮食产量分解的理论框架。基于这一框架,将粮食产量变化分解为种植经济的粮食安全效应、农业结构调整效应、农业劳动力农业经济收益效应、农业劳动力当量效应等4种。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模型(LMDI)和粮食生产的空间转移系数,揭示了4种效应对1978—2014年中国粮食产量的时序变化以及2000—2013年全国31省(市、区)粮食产量的空间变化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变化方面,农业劳动力农业经济收益效应都是驱动粮食增产的首要因素,种植经济的粮食安全效应则是抑制粮食增产的首要因素。在政府主导模式下,农业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的负面影响较小,而在农户主导模式下,农业结构调整对粮食产量的负面影响明显增强,这一结果在粮食主产区表现尤为明显。1978—2014年,中国劳动力当量效应对粮食产量变化由正向驱动作用不断向负向抑制作用转变,且其对粮食增产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这一现象在粮食主产区表现也尤为突出。因此,为促进中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尤其需要发挥政府在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在确保农民生产粮食基本收益的基础上,加快延伸粮食生产产业链,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来源,促进劳动力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有效配置。

关键词 粮食产量;农业经济;驱动效应;空间转移系数

中图分类号 F3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6)09-0072-10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09.009

粮食安全是关系一个国家和地区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虽然中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十二连增”,但粮食产量持续增产的基础还不牢固,水土资源约束日益增强、农业科技服务水平不高,粮食安全仍然存在许多压力。地区粮食产量是衡量地区粮食安全的直接标准,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是维护地区粮食安全的要求。然而,粮食产量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呈现持续变化的特征,为此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研究。尹世久认为,影响粮食总产量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科技、政策与经济四大因素;Chen等人则将其划分为技术投入要素及外部影响因素两大类;周志刚进一步研究认为,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是分层次的,自然、科技、政策与经济等因素通过影响耕地面积、粮食单产、种植结构与复种指数而间接影响粮食产量。针对上述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学者们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研究气候、耕地、水资源等单个要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深入揭示其影响机制和大小,如Hoist研究了气候要素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变化;第二,运用CD函数或随机前沿等生产函数方法,对劳动、土地、资本等粮食生产要素进行测度,揭示各种要素的贡献大小,如黄金波等人对中国粮食生产过程中的要素贡献率进行测度;第三,运用LMDI方法对粮食产量进行分解,并重新划分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如刘玉等人将粮食产量变化分解为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食种植率和粮食单产四大因素。

这些研究对于认清单个影响因素或复合影响因素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具有很好地作用,有利于对中国未来粮食生产进行预测,进而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然而,较多的研究证明,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的收入水平、农业劳动力经济生产效率等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提高糧食价格水平、优化配置农业劳动力资源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从而实现保障粮食安全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双赢,已成为学者和政府关注的焦点。目前,已有较多研究分别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劳动力经济生产效率、农业劳动力转移等某一方面出发,探讨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但罕有研究将这些因素联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鉴于上述研究不足,本文从农业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首先构建粮食产量变化驱动效应的理论框架,然后将粮食总产量分解成粮食生产种植经济的粮食安全效应、农业结构调整效应、农业劳动力农业经济收益效应和农业劳动力当量效应,并采用LMDI与空间转移系数模型,从时空两个方面揭示中国粮食总产量变化的驱动机制,以期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理论与研究方法

1.1粮食产量变化驱动效应概念模型

从农业微观经济的视角来看,农民种粮积极性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为重要因素,而它的高低又与其从事农业生产所能获取的经济收益大小密切相关。受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的制约,当农民从事粮食生产较难获得较高经济收益时,首先就会在种植业内部之间进行结构调整,即将粮食作物生产转变为经济作物生产,以提高种植业的收入水平。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会由以粮食为主的植物性消费模式向以肉、奶、蛋为主的动物性食物消费模式转变,从而促使动物性食物需求的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又为规模化的畜牧业生产提供了条件。因此,为适应社会食物消费模式的变化及进一步提高农民自身的收入水平,人们又会由种植业转向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因为畜牧业经济收益水平要明显高于种植业。从农业宏观经济方面来看,一个国家和地区只有不断推进农业技术进步,进而提高其单位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所获得的收益水平,才能真正增加农民收入;然而,即便农业生产效益显著提高,但其收益水平也仍要明显低于工业和服务业,因此必然会使得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而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发生变化。综上所述,从农业经济学视角来看,区域粮食总产量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农林牧渔业结构调整、单位农业劳动力的农业收益水平、农业劳动力数量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可以将上述四要素融合,将区域粮食总产量的变化用式1表示。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学科危机及未来发展道路
气象灾害对农业经济的风险影响分析
论分享经济对农业物流改革的促进作用
我国农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概述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具体方法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