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色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与表现研究

2017-02-15穆杉

艺术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声乐演唱表现音色

穆杉

摘要:人们日常生活中发出的或听到的声音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便是音色,学会正确辨别各种声音的音色特征对我国音乐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声乐演唱是我国音乐发展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利用管弦乐器表演或歌唱演出等形式来陶冶人们的音乐情操。在表演过程中必须注重音色的配合与使用,包括戏曲、美声、民俗等表演。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声乐演唱在我国的发展速度显著加快,音色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针对音色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及表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音色 声乐演唱 运用 表现

随着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声乐表演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通过观看声乐演唱,不仅能提升人们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满足人们内心的音乐艺术追求,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声乐演唱水平的提升。音色是声乐演唱得以进行的基础,它贯穿于声乐演唱的整个过程,因此,在声乐演唱编排过程中必须注重音色的运用与表现,利用不同的音色表现不同演唱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而提升声乐表演的综合效果。

一、音色的概念

众所周知,音色是表述声音特征的一个专有名词,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诸多表述音色的词语,包括“明快的、暗淡的”等,此外,在各种器乐中也有与音色相关的表述,如“音色旋律、声调式色彩”等,专业音乐书籍中对音色的界定大多是与“乐音”相关的性质或特征,包括声音的品质、展现的色彩等,一般来说,声音所展现出来的色彩主要由发音主体决定,著名音乐研究专家童忠良先生曾对音色做出如下界定:所谓音色,指的是声音的色彩,它主要取决于发声主体的形状、组成成分、振动方式等条件。其它相关的研究专家虽然对音色的表述在字句上有所差异,但是基本意思是一致的,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音色的观点大同小异,即首先,它代表了声音的性质,所有声音都必定有其自身的发音色彩,不管是噪音还是乐音,不管是从物理声响学研究角度出发还是从听觉感官的客观实际考虑,要区分声音的性质,首先都必须明确它的音色特征。其次,所有声音都是通过发声主体振动发出的声波通过一定的介质传递到人耳中,并由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中而感知到的结果。发声主体不同,振动发出的声波也有所差异,所以人耳听到的由不同主体发出的声音往往在色彩和高低上有明显的区别。通过辨别音色的不同,我们可以大体认识到人声中不同的声部特点,但是如果仅仅依靠这一方法对人声的不同声部进行分类是不科学的,因为音色的变化通常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常常把音色和音质的概念混为一谈,事实上,这两种概念是不一样的,二者相比,音色的概念要相对灵活一些,音质一般指的是不同发声主体的本质属性,不同发声体的本质属性自然是不同的,而同一发声体却会由于诸多因素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音色特征。例如,同一个人发出的声音会由于作品角色或者人物情感的需要而产生不同的音色,同样一架钢琴发出的音色也会由于按键力度或者方式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综上所述,在对音色进行理解的时候应当尽量避免教条式的观点,从多层次、多角度考虑,将与音色相关的音量、音高、音质、角色、表演形式、风格等因素纳入其中,这样才能将对音色的理解切实应用到声乐表演过程之中,充分展现出音乐的艺术魅力。

二、音色的表现特征

根据上述对音色概念的分析可知,音色本身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却能被人们时刻感知到,从本质上看,它是声音的象征,主要负责传达声音所表现出的音乐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到人们的听觉中,所有具备正常听觉的人,都能对声音中音色的特征及其变化做出本能反应,这种反应主要来源于人们的心理和情感,它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让人们联想到特定的情景,这样就能使音色的真正意义得以实现,音色所传达的信息主要可分为社会信息、自然信息以及心理信息或者上述三种信息的综合体,各种声音所对应的感情色彩是不同的,例如,饱满、明朗的声音对应的是兴奋的情感;缓慢、悲凉的声音所对应的是忧伤的情感;豪放、咆哮的声音对应的是愤怒的情感。在戏曲、歌剧等各种音乐舞台剧表演中,往往需要运用各种音色与戏曲作品相结合,此时,音色的特征就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意义,即人物塑造与表现。众所周知,在音乐舞台剧作品中,每个人物由于身份、年龄的不同,性格、品质也大相径庭,这就需要在声乐表演中运用各种不同的音色来传递出人物形象上的差异,从而塑造出鲜活灵动的人物角色,这也是音色作用的一大表现。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音色所传递和表达的情感以及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根据作品的角色定位来选择正确的音色,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三、音色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与表现

1.音色与风格

在声乐演唱中,大多数观众都比较注重演唱者的声音,而不太注重歌曲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因为演唱者的声音往往能传递出作品整体基调与风格,通过日常观看音乐艺术表演的实际经验可知,不同风格的音乐表演作品在音色表现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在音乐许多的隶属概念中,风格与音乐只占据极小的部分,作品的風格大多取决于音乐作品的音色,同时,风格也会反过来作用于作品的音色,因为音色的选取必须根据作品的基本风格来确定。任何音乐艺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都具有不同的风格,但是,对于风格相同的音乐作品来说,却可以选取不同的音色,音色大都是通过演唱者直接表现出来的,由于不同演唱者的功底不同,因此,在演唱同一部作品的时候也可能在音色上出现差异。一般情况下,对于美声声乐专业表演来说,音色的表演技巧要求往往比较高,演唱者必须通过专业培训,全面掌握相关的技术规范,并在演唱音乐艺术作品的时候赋予强烈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演唱效果。

2.音色与声部

对于人体来说,其声音主要是从声部发出的,由于每个人身体结构与各部位功能应用的不同,不同个体的声带厚薄与宽度也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个体在发声上出现本质差别。在对声部进行划分的时候,通常将人体的不同部位作为划分的基本依据,在男声与女声的区分上,由于二者身体结构的差异,女生的声带往往比较短、薄、窄,因此,女生在发音的时候往往音调较高,当然,这并不代表女生和男生群体之间就不存在声音上的差异,由于个体声带结构的细节差别,男生之间和女生之间的声音音色也存在差异,针对此情况,音乐研究专家将人的声音划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此外,根据每个人声音特质的不同,还可将声音进行细分,例如,在男低音上进行细分可再分为庄重男低音、深沉男低音以及诙谐男低音等,在女高音上进行细分可再分为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和花腔女高音等。对这些音质进行细分之后,就可在声乐演唱中灵活运用进去,使声乐演唱更加形象化与生动化。例如,在艺术歌曲独唱演出中,可运用抒情女高音柔和、婉转的音色特征来表现亲切优美的特点,或运用戏剧女高音高亢、极具穿透力的音色来表现激动、热烈的情感。尽管在音色的划分上类型比较多样,但其实质内容还要更加丰富得多,由于人们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音色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由此可见,即使是演唱同一首音乐也不可能取得相同的演出效果,因为人们的音色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3.音色与情感

众所周知,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各种各样的情感,人们表现情感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声音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主要载体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声音、动作、表情等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在通过声音表达自己情感的过程中,音色是体现说话主体情感的主要因素,一旦人们的感情发生变化,音色也必定会发生改变,因此,演唱者在演唱声乐作品的时候常常通过音色的变化来传达人物情感的变化,不同的音色所传的情感都不相同,这样人们就能从不断变化的音色中深刻体会到作品中人物感情的变化。然而,音乐作品的表现力与技巧性不仅依赖于演唱者自身的音乐艺术功底,同时也取决于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每部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都是不相同的,这就需要演唱者在演出之前,首先必须明确音乐作品中各人物的情感特征,并选取适当的音色来进行表现,力求声乐演唱的生动形象。一些歌曲在音色变化的处理上表现得比较明显,这样的曲子在演唱的时候往往比较容易,但是有的歌曲在音色处理上并不是很明显,整首曲子中通常有很多细节地方需要转变音色,对于这样的歌曲,演唱者应当把握作品的整体基调,明白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图,然后选择最为恰当的音色进行演唱,并掌握相关音色的表现技巧,这样才能带给观众一场唯美的音乐艺术体验。

4.音色与歌唱的语言

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往往需要通过发音的色调对歌曲语言进行控制,因为语言器官本身具有极大的可变性,在歌唱的时候也经常出现不易控制的情况,另外,音量大小的差异往往会导致唇舌的变化,进而影响到音色的变化,要达到全面提高声乐演唱艺术感染力的目标,就必须明确歌曲中有哪些韵母,韵母的发音既不能用时太长,也不能直接略过。

结语

综上所述,音色在声乐演唱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旦出现音色把握不到位的情况,必然会导致歌曲演唱效果的下降,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必须了解作品中相关人物的形象及情感,结合音色与作品风格、情感、声部以及歌唱语言之间的关系,选取最佳的音色来增强作品的整体感染力,此外,还必须注重演唱者的选择,首先,演唱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明确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藝术情感,全面掌握各种音色所表达的情感态度,这样才能科学运用各种音色来塑造人物和表现情感。其次,应尽量选择观众熟悉程度较高的演唱者,这样才能让观众更加易于接受,从而取得良好的群众反响,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打造出一场完美的声乐演出,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

猜你喜欢

声乐演唱表现音色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儿童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探究
浅谈新闻报道模式化的表现与对策
浅析元音训练在声乐学习中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