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民间艺术融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探讨

2017-02-15肖宇强

艺术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

肖宇强

摘要:在长期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民族民间艺术教育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民族民间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缺失进行探讨,分析了民族民间艺术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发展的积极意义,提出了民族民间艺术要与艺术设计专业各方向教学之间进行对接。希望这一探讨能让传统民族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紧密结合,让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推动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民族民间艺术 艺术设计教学 保护与传承 创新与发展

一、民族民间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缺失

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满足人们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设计人才。从“艺术设计”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后,中国艺术设计的教育仿佛就以国外的教学思想为主导,如三大构成、材料与技法、艺术与技术结合等。许多教师在自己的专业课教学上也一味地将国外的设计思想、教学案例、设计师作品等作为重要的教学参考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思想倾向,误以为国外的设计都是最先进和最好的设计,他们一味地追求现代先进的设计方法、时髦鲜艳的艺术形式,却忽视了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殊不知许多优秀的当代艺术设计作品都是建立在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的形式之上,这一做法导致了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片面性与局限性。

二、民族民间艺术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对接的意义

民间民间艺术是普通劳动群众运用特定的材料与方法,遵循自适的可能性精神,创造的极具有地域文化风俗性的艺术形态。如民间绘画、民族民间服饰、民间建筑雕塑、民间手工技艺等都是宝贵的艺术形式,有的已经在我国存了近几千年,是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体现,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素材与教育资源。在日韩、欧美等国家,从小学开始,就有专门的课程介绍本国、本土的民族民间艺术,它能让学生们从小就了解国家的民族民间艺术和文化,形成一种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学生没有过系统的民族民间艺术学习经历,哪怕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都不能很好地归纳与总结我国的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内涵形式,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加强民族民间艺术的学习势在必行。根据教育部2012年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可知,艺术学从一级学科文学中脱离出来,成为新的一级学科,并下设五个专业类别——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其中设计学类下设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等八个专业方向。这些专业方向在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形式,因此可以根据民族民间艺术的具体类别与艺术学的专业方向进行教学对接,以实现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在新时期的转型与创新发展。

三、民族民间艺术与艺术设计专业各方向的教学对接

以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方向为例,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对接形式:

1.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专业可以与民族民间的剪纸、绘画、日用器具等艺术形态进行对接。

剪纸、年画、生活日用品等民间艺术形式均取材于当地,是普通劳动人民所积累的的生活素材,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与向往的物质形式。如湘西苗族的剪纸就很有特色,被当地人称为“凿花”,“凿花”主要用于民族服饰绣花的底板,这种剪纸要在特制的蜡盘上用刀进行刻镂,完成后贴在服装的下摆、边缘、袖口、围兜等部位再进行刺绣,现代的“凿花”还被广泛用于家庭的装饰和喜事的用品。剪纸中的纹样可以用于产品的包装设计、外观图案设计,其元素还能用于视觉传达专业的海报设计与标志设计中,是一种生动的教学案例;年画是民族民间用于辟邪消灾、祈福求福的一种绘画形式,大部分以门神为年画的主题。如湖南邵阳隆回滩头镇的滩头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属于手工木版水印年画,它诞生于明末清初时期,现代的滩头年画还保留着传统的制作方式,即从原料的选择、造纸的流程、年画的绘制、印刷等都是手工工艺,印制出的年画色彩浓烈、造型拙朴,还具有浮雕般的独特艺术效果,是不可多得的民族民间视觉传达艺术形式。还有一些陶瓷物品、劳作工具、家居陈设等民族民间器物都是经历了千百年的传承还能保留至今的造物形式,体现出传统民间艺人高超的手工工艺和集体智慧,是集实用功能与精神审美于一体的产品设计,对现代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研究都是宝贵的历史资源,能为我们的产品设计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与创作灵感。

2.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专业可以与民族民间的服装、饰品、刺绣、装饰艺术等形态进行对接。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其服饰造型更是多种多样,服饰中的造型、图案、刺绣、色彩等都是民族文化精髓的体现,如湖南凤凰的苗族服饰造型奇特,各种上衣、围裙、筒裙、腰带搭配繁复,服饰中的图案栩栩如生,有植物、动物、人物等主题纹样,是祖辈传承下来的民族信仰与文化寓意体现。苗族服饰的装饰工艺也异常繁复,有滚边、镶边,刺绣工艺有绣花、织花、挑花、补花等形式,这些都显示出苗家女性聪颖的智慧与精湛的手工技艺绣。湖南花瑶族的服饰以挑花精美著称,挑花一般采用“十字形”针法,姑娘们在服装的门襟、袖口、裤脚等部位进行挑花装饰,挑花的图案有双蛇纹、日月纹、树纹、鱼纹等,这是花瑶对自然生态中神灵的崇拜和民间信仰的体现。在具体色彩的搭配中,她们还会用到中国传统的五色——青、黄、赤、白、黑作为服装与刺绣图案的色彩。教师可以在服装设计的相关课程中着重介绍这些丰富的民族服装和装饰技艺,让学生从这鲜活的“教科书”中学到传统服饰的制作技艺、传统刺绣的手工技法等,并引导学生以民族民间服饰为灵感素材,创作既具有时尚风格又结合民族艺术的现代服装设计作品。

3.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专业可以与民族民间的民居建造形式、公共景观设计、地域山水生态文化等形态进行对接。

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各种材料的宝贵建造实物比比皆是。如许多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建造形式、风水规划都有一定的讲究。湘西凤凰的吊脚楼就是少数民族建筑中的经典,它屹立于沱江边,形态自然简朴,稳重、大气,单体结构为“五柱六挂”式,并以“四排三间”的形式作空间排列,反映出了当地地域环境与民族风俗对建筑文化的影响。侗族的风雨桥也是民族建筑与环境结合的典范设计,风雨桥桥墩通常就地取材,以当地的大青石做基底,以糯米、熟石灰参和桐油做胶合剂。其桥墩一般为六面形柱体,中间粗、两头细,是为了减少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而桥廊大多为木质结构,并采用飞檐、榫卯和斗拱等技术,安全牢固。风雨桥上还会出现诗文对联、书法篆刻等,这些文化点缀与桥体建筑融为一体,极其巧妙。而湘南自古以来就是南北经商水陆拨运的要道,大量的民居承袭古制而使木雕盛行,木雕中以建筑木雕为主,建筑内梁柱、斗拱、门窗雕刻处处体现着雕花手工艺人的高超技艺,尤以镂空门窗和高浮雕的戏文刀马人物著称。这些具体的建筑与环境设计都能成为相关专业教学的经典案例,为现代建筑与环境设计的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4.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可以与民族民间的各种艺术形态进行数字化对接.实现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当今许多民族民间艺术由于制作人的老去或者离世濒临灭绝,国家和各地政府、文化部门都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措施来保护和挽救这些民族民间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就可以引入民族民间艺术元素,如教师可以号召学生前往少数民族聚集地拍摄相关的民族民间艺术制作工艺与流程,如通道侗族織锦的织造过程、湘西苗绣的刺绣技法和工艺等,将这一拍摄素材制作成不同主题的视频宣传片,作为公益广告在不同的媒体如电视台、网络、商场LED屏上进行播放,这样能使更多对民族民间艺术不了解的人通过视频短片的宣传迅速了解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为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贡献力量。此外,还可以选取民族民间艺术元素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创作素材,如选择少数民族服饰纹样和图案、手工艺饰品、建筑式样等作为数字化创作中的点缀,都能极大地丰富创作的艺术形式,实现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的复活与新生。

四、结语

民族民间艺术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底蕴的体现,这些艺术形式伴随着我们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它种类繁多、造型各异、色彩丰富,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是普通劳动人民集体智慧与精湛手艺的结晶。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在紧随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我们宝贵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将各种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作为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素材进行对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和关注我们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以实现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
互联网浪潮中银行国际业务的创新与发展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传承民族文化,教学“真”的美术
峨眉盘破门武术保护与传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
数字化时代江西红色经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浅谈土家族茅古斯的艺术价值及传承保护
中小学校本课程视野下的信阳民歌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