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监管
2017-02-15王倩
王倩
摘要:为了适应我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需求,本文根据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情况,对当前第三方支付所隐含的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而探寻加强对第三方支付监管的防范措施,为我国电商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 风险 防范措施
一、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我国发展现状概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立足于此技术的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第三方支付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支付网关模式和信用中介模式。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火热和互联网技术的更新为第三方支付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特别是近几年,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攀升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市场格局中相对稳定状态得以奠定。在市场格局确定过程中,我国第三方支付服务领域也进一步拓展,包括电信充值、生活缴费、信用贷款、网络购物、商旅出行、保险等方面,更新了人们传统的理财观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二、第三方支付隐含的风险分析
(一)技术风险
互联网技术是第三方支付的依托点和立足点,是第三方支付赖以发展的基础。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硬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令人质疑。一些技术上的缺陷如系统漏洞、防火墙不严密等,容易造成平台用户的个人信息的泄露,进而威胁到个人的资金安全。
(二)资金沉淀风险
在目前的程序下,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时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也就是说,代收的资金不会直接转到对方的账号中,而是一直滞留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直至双方交易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就必然会出现大量沉淀资金的问题。目前,对这一部分资金的管理尚处于空白阶段,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监管这部分交易款项。
(三)洗钱、套现等金融犯罪风险
第三方支付平台隐蔽性,不宜追踪的特点也为洗钱、套现等金融犯罪提供了条件。一般情况下在,用户可以采用匿名或非实名的方式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中进行交易中,这就使得金融监管机构难以把握交易的真实性,加大了资金监管的难度。从而导致信用卡套现、洗钱等金融犯罪可以在技术的支持下轻而易举的完成,跨地区跨国境的巨额资金犯罪呈现递增的趋势,成为金融安全的一大隐患。
三、我国对第三方支付监管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第三方平台发展速度快,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导致在监管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设定的市场准入门槛过高,难以实现公平的竞争
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第三方支付业务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日益显现,导致用户更加倾向于选择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的支付平台。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导致个别平台做大做强,成为行业发展规则的制定者。从长远来看,这就让一些具有创新能力但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获得用户的认可,长此以往,可能会损害消费者的权益甚至阻碍支付市场的有序发展。
(二)沉淀资金管理制度仍处于建设之中,成为监控“空白地带”
目前,为了确保沉淀资金的安全,我国要求沉淀资金只能以短期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这从资金的安全考虑,这种要求是恰当的。但是要从资金的利用角度分析,这种监控要求就有些“因噎废食”了,导致一些闲置资金失去应有的作用。随着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沉淀资金的数额不断增加,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如何用活用好这笔钱,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建立完善的客户备付金管理制度,正在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四、防范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软硬件建设,构建第三方支付平台安全运行机制
首先,要注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可以采用实名认证、安装安全控件等方式,提高个人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强化对第三方支付机后台运营的实时监控,提升员工的的业务素养,并以舆论宣传的方式加大信息安全的普及教育,以此形成全方位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强化标准意识,加强数据管理的安全意识。细化数据管理人员的分工,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风险监控,确保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从而构建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运行机制。
(二)建立完备的用户认证体系,健全第三方支付平台管理制度
在第三方平台的使用中,要建立完备的用户认证体系,加强与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合作,严格审查用户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同时,要充分利用智能实时防控技术来加强对网上交易系统及交易记录的监测,及时捕捉异常操作的用户账号。在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定期对资金流动进行监督审查,建立完备的用户认证体系,健全第三方支付平台管理制度。
(三)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完善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体系
首先,設置合理的市场准入门槛,防止行业垄断侵犯消费者的长远利益。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注重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提升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活力,逐渐放松准入要求。同时根据支付业务的不同类型和风险程度,实现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其次,健全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将用户评分纳入信用评级当中,建立社会信用体系,通过制定公允评价标准对用户信用进行相互评价,从而加强对第三方支付中的各参与主体在网上交易的约束,以实现共同监管。要建立环环相扣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同层次、各个岗位的员工制定出精细的责罚条例,明确责任意识。对于存在明显的过错行为,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要重视信息的反馈,完善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体系。立足于现存的监管体系,划分出各种不同的类型,按照监管机构的组织体系制定不同的政策,让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更多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陈彤.第三方网络支付风险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2]孙林.我国互联网金融之第三方支付的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3]李秋慧.网络第三方支付法律风险及监管[D].华东政法大学,2014
[4]吴坤阳.我国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D].安徽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