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禽安卡拉病的防控

2017-02-15赵颖慧何召庆山西隆克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兽医导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安卡拉腺病毒心包

赵颖慧 何召庆/山西隆克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禽安卡拉病的防控

赵颖慧 何召庆/山西隆克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禽安卡拉病(Angraradisease)是I亚群腺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类疫病的总称,病症类似包涵体肝炎,又叫心包积液综合征(Hydropericardiumsyndrome,HPS)。1987年3月,因在巴基斯坦卡拉奇的安卡拉地区内鸡场暴发流行而得名,该病已在我国多地肉鸡群、育成蛋鸡群暴发,可引起鸡群极高的死亡率,给养鸡业造成极高的经济损失。

一、病原生物学特性

禽安卡拉病为腺病毒感染所导致,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腺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分成三个群,I群、II群以及III群,跟鸡病有关的是I群和III群。I群引起的常见病是包涵体肝炎和安卡拉病,III群引起的代表性疾病是产蛋下降综合征。I群有12个血清型(FAdVl-12),根据抗原性可分成五个分支,即 A、B、C、D以及 E 群。

现在暴发的禽安卡拉病属于I亚群禽腺病毒,C种血清 4型(FAdV-4)。FAdV-4为DNA病毒,无脂质囊膜,耐酸不耐碱,对乙醚和氯仿有抵抗力,对热敏感,60℃ 1 h可灭活病毒。

禽安卡拉病发病鸡群常见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传染性贫血病毒(CAV)混合感染,因此有研究认为FAdV-4是一种条件性病毒,即只有在具有其他诱发性因素的条件下才会引起发病;也有研究认为,FAdV-4型病毒本身就可以引发该病。

二、发病机制

FAdV-4对肝细胞、内皮细胞以及淋巴细胞具有高亲嗜性,表现为单核巨噬细胞的弥漫性增生,肝脏内有包涵体出现。感染该病毒可造成免疫器官的损伤,呈现免疫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心肌浅层间质,导致心力衰竭、心包积水;肝小叶弥漫性变性、坏死,致使肝脏受损严重;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广泛性出血,导致水盐代谢障碍,尿酸盐沉积;此外,FAdV-4易与其他免疫抑制性病原如IBDV、CAV等混合感染。

三、流行特点

(一)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于1~3周龄的肉鸡、817、麻鸡,其中以5~7周龄的鸡最为多发,偶尔出现在10~20周龄的蛋鸡和种鸡,大龄鸡和孔雀、鹌鹑、鸭子、珍珠鸡等较少发生。发病鸡群多于3周龄开始死亡,4~5周龄达到死亡高峰期,高峰持续期4~8 d,5~6周龄死亡减少。病程8~15 d,死亡率达20%~80%。

(二)传播途径

本病可在鸡群之间通过粪便、飞沫等途径水平传播,也可通过感染鸡胚垂直传播。FAdV-4病毒垂直传播时,可与CAV联合作用使后代出现典型的HPS病理变化。鸡感染后可成为终身带毒者,并可间歇性排毒。

四、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短、发病快。该病有两个典型的特征,心包积液和肝炎。继发症状有肺水肿、肾水肿。发病鸡只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出现呼吸道症状,甩鼻、呼吸加快,部分有啰音,排黄白色稀粪。

五、剖检变化

心肌柔软,无弹性,心包积水,为黄色透明液体;肝脏受损严重,可能呈肿胀、质脆、颜色变黄、点状出血或坏死等症状;肝细胞坏死,单核细胞浸润,有嗜碱性包涵体出现;肾脏肿大、出血,肾小管扩张;多混有其他疾病感染而表现为腺胃出血,肌胃糜烂,肠道出血。

六、诊断

(一)临床诊断

凭其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该病需要结合实验室诊断。

(二)血清学诊断

血清中和试验是测定腺病毒抗体的最敏感的血清学方法,用细胞或鸡胚的方法分离病毒,可用于病原鉴定、分群和分型;双向免疫扩散试验用于腺病毒群抗原的检测、鉴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用于诊断,简便、快速、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可被用于检测腺病毒群特异性抗体和型特异抗体;斑点免疫试验用于致病性的研究。

(三)分子生物学诊断

无菌取出病鸡的肝脏,进行研磨,从研磨液与心包积液中提取病毒DNA,进行腺病毒I~IV型PCR检测,结果为IV型阳性即可确诊。

(四)鉴别诊断

与包涵体肝炎的鉴别:二者外观都有肝炎症状,肝脏可能变黄、肿胀、出血或肝脏点状坏死等症状,且包涵体肝炎偶尔也会表现心包积液的症状,所以需要多剖检几只鸡,必须是大多数鸡在易发日龄都出现,才可以判断为心包积液综合征。

七、防治

造成禽安卡拉病大面积流行有以下原因:FAdV-4毒株毒力强,传播速度快,既可水平传播又能垂直传播,所以呈现大面积暴发;腺病毒最初是从被感染的鸡胚分离到的,鸡胚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有些疫苗用的是非SPF鸡胚,导致疫苗污染,很容易通过疫苗感染接种鸡;不良的养殖环境、不科学的管理;对本病预防意识薄弱。

针对本病流行特点、病原特征、发病原因等可从以下方面进行防控:

(一)免疫防控

对于本病目前缺乏特效药。可接种灭活苗或弱毒疫苗进行防控:将感染肝组织匀浆、福尔马林灭活制成灭活疫苗对鸡群进行免疫;FAdV-4毒株接种鸡胚,连续传代12次,获得FAdV-4毒株致弱株,制成弱毒疫苗进行禽安卡拉病毒的预防。灭活苗要注射2~3周后才能产生保护效力,所以临床上暴发本病后建议使用卵黄抗体作紧急治疗接种。

(二)药物防治

从强心、护肝、通肾和解毒几个方面进行对症治疗。用强心药物(如牛磺酸、樟脑磺酸钠、安钠咖)来维持心脏功能;可用呋塞米等高效利尿药来消除组织间液的水分,缓解心包积液和肝肾水肿;对于肝肾保护,可以使用中草药,如五苓散(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白术)。 配合使用维生素、葡萄糖、ATP、肌苷、辅酶A等补充能量,缓解病情,降低死亡率。

(三)其他

对此病最重要的是预防,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通风、保温、降低饲养密度,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对病毒、细菌的抗感染能力;做好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贫血、黄曲霉毒素的防治工作,减少本病发生。

猜你喜欢

安卡拉腺病毒心包
土耳其安卡拉无人机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某部腺病毒感染疫情调查分析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两种不同方法对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抗原检测的比较
安卡拉禁止集会防恐袭
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穿刺患者的护理
三焦和心包相互关系的再认识
心包转移瘤的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