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动损伤的成因及对策
2017-02-15江苏杨佳辉
⦿江苏/杨佳辉
浅谈运动损伤的成因及对策
⦿江苏/杨佳辉
小学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但是众所周知,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运动损伤,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和运动指导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与水平,一旦发生运动损伤,要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进行补救。
一、运动损伤的成因
有经验的体育老师都知道,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思想上不够重视是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有的运动损伤的发生是偶然的,但是有心人不难发现,大多数运动损伤总是由于体育老师对预防运动创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或麻痹大意而造成的。比如,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相关比赛中没有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前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准备活动不当,有的甚至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这样就容易使学生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肌肉伸展能力不够,关节也不灵活,动作也不协调,这样的状态下让学生直接参加体育运动,就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第二,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技术动作不熟练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因素之一。我们不难发现,导致学生运动技术表现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比如有的学生前一天没有休息好,有的学生伤病初愈,有的学生极度疲劳等等,在上述情况下让学生参加剧烈运动或做高难度的动作时,他们就很容易发生损伤;第二种是根据运动技术形成规律,在学生相关的运动技能形成的初始阶段,由于学生对技术要领理解不到位,练习中动作不规范甚至会出现一些多余的动作,造成技术发挥不稳定,这种情况下也极易造成运动损伤。
第三,学生处于运动疲劳,或者心理过于兴奋或者过于紧张都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比如让学生反复做同一动作,造成学生运动疲劳,学生在运动疲劳的状态下继续练习,就会使学生身体局部负担过大而造成运动损伤。还有一种就是学生学习了新的内容,或者参加相关比赛的时候会过度的兴奋,学生在过度兴奋的状态下进行运动也容易发生损伤。同时,学生在练习难度较大的动作时,由于心理害怕,动作时犹豫不决,也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另外,气候恶劣,保护措施不当,场地、器械不符合要求、运动时的服装和鞋袜不合格,不按运动规则开展活动,都可能导致运动损伤。所以预防运动损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切不可粗心大意。
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预防学生容易造成的运动损伤应有充分的认识,要在充分掌握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的前提下,加强防范措施,改善运动条件,改进体育教学和训练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
二、运动损伤的对策
既然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运动损伤难以避免,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不断增加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在平时的体育教学和训练甚至是体育比赛的过程中,提前做好预防运动受伤的措施,在运动损伤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将运动损伤的后果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积极去分析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力争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再发生同类的运动损伤事件。
(一)提高思想认识,避免运动损伤 首先,我们体育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运动安全教育,克服师生的麻痹思想,提高师生的预防意识,把预防运动损伤当作体育课的大事来对待。要让学生也能够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发扬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貌。
(二)做好准备活动,合理组织锻炼 体育教师在每一节体育课中,课始要组织学生做好充分的运动准备活动,把学生的身体各个部位的状态调整到最佳,对可能发生运动损伤的环节和身体相关部位,要做好充分的预防措施,然后再合理地组织相关的锻炼活动,并且,严格控制一节课的运动量,养成科学、系统锻炼的方法。
(三)注意过程监督,教育自我保护 我们体育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可能造成运动损伤的潜在因素尽早预防,比如身体若有不良反应的时候,要及时报告体育教师,然后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体育教师还要在课前及时了解班上所有学生的身体状况,在课堂上要注意过程的监督,随时观察学生的运动情况及身体表现,以便及时调整。在危险情况即将发生的那一刻,第一时间补救。
(四)及时维护器材,做好定期检查 体育教师要养成认真检查运动场地的器械和设备的习惯,对体育器材要精心管理,定期检查并维修,特别是在课前要进行检查,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总之,体育教师必须重视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充分发挥体育课对增强体质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江苏省昆山市周市镇永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