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式语用训练的策略浅析
2017-02-15王伟妃
王伟妃
当前课程改革的主题之一便是语用能力的提高,然而很多教师在重视语用训练、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使语文课堂失去了诗意。一提到训练,多数教师就会想到机械重复,甚至是负担,然而训练本身没有错,关键是看教师如何运用。在课堂上,教师要给语用训练插上想象的翅膀,也要攥紧手中的“线”,以便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还能有效推促课堂精彩生成。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重点就想象式语用训练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从提问定势走向方式灵活
对于课堂提问,很多教师会有提问定式或口头禅。比如针对想象思维训练,一提到文本中某人说,教师就会问:“假如是你会怎么说?”或者提到某个动作,教师便会问:“假如是你会怎么做?”这种问法单调,不仅不会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还会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疲劳,感到课堂提问单调,既而想象也是被动应付,效果便可想而知。那么,怎样让想象式语用训练更加有效?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走出固有的思维定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提问,从而给学生每天一个“不一样”,自然学生也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精彩。比如教学《会走路的树》一课中动词“陪”的片段:
多媒体出示:“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生集体朗读,师多媒体出示生字“陪”。)
师:同学们想一想,小树是怎样陪小鸟的?
生:小树带着小鸟走了好多地方,让小鸟看见了许多东西。
师:(一边用简笔画板书一边叙述)小树陪小鸟来到草地上,看到草地上开满了花。小树陪小鸟来到____,看到了____。
(生模仿师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案例中,关于“陪”字教学,同样是想象,但是教师改变了传统定势,没有直接提问“你心里怎么想”,而是借助简笔画,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场景进行想象。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直观思维的特征,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说话训练。如此有景有情有趣,语用训练也在巧妙地进行。
二、从随意想象走向针对有效
对于一篇文本来说,不可避免有很多留白,而这也是进行想象式语用训练的重要来源。想象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文本主题,理解文本内涵,同时还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加之学习目标的限制,因而在何处进行想象式语用训练则显得尤为关键,教师应该仔细斟酌。如在《蜜蜂引路》一课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
对于这一段话来说,有三处可以运用想象式语用训练,具体如下:
第一处:列宁一边走一边看,他心里在想什么?
第二处:列宁发现路边有许多蜜蜂,这时他心里在想什么?
第三处:列宁发现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这时他心里又在想什么?
对于第一处想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想象。阅读文本后可知,列宁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对策,只有找到了鲜花,才有可能找到蜜蜂,才有可能顺着蜜蜂回家找到养蜂人。而文中提到的“一边走一边看”,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列宁通过观察蜜蜂,终于有了后面的发现。
而对于第二处想象,很显然答案只有两个,要么就是野蜂,要么就是养蜂人养的蜜蜂。其实学生读一读上下文就能知道答案,不需要再在提问上费时,白费力气。
至于第三处想象,就更没有训练的价值,毕竟是不是养蜂人的房子,走进去敲开门便知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想象上,因此有效的想象必须具有针对性,应该紧扣教学目标进行。纵览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教师会明白:“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人。”很显然,三处想象只有第一处符合教学目标。而对于列宁想什么,编者这边省略,目的是让教师在此处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维,准确把握列宁善于思考的这一品质。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与编者对话,让想象式语用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从脱离文本走向紧扣文本
与传统教学相比,现在的语文课堂渗透学法、写作技巧等语用训练增多了,学生说话、动笔的机会多了,但也存在一个极端现象,那就是语文课堂只剩下“热闹”,缺少语文的底蕴,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是浮于表面,缺乏实质性的对话。而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就在于很多教师没有把教材当作例子,甚至把例子丢弃在一旁,自由发挥。比如对于《穷人》这一课的第9自然段,有位年轻教师这样设计:
1.自由朗读,找出词语“忐忑不安”。
2.结合工具书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3.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周末爸妈都不在家,你在玩电脑游戏,一不小心超过了规定时间,结果被突然回来的爸妈给发现了,你当时心情会怎样?
4.小组合作交流,教师进行点拨,提醒学生,这时的心情就是“忐忑不安”,而桑娜此时也与你的心情一样。
5.再次朗读这一小节,说说你从桑娜的心理活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通过学生表现可知,很少有学生能够准确回答出桑娜的心情是什么。虽然这一想象式语用训练结合了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遗憾的是教师脱离了文本,试图让学生通过自由想象来体验桑娜的心情,这自然是缘木求鱼,不仅学生无法准确把握桑娜的内心活动,其语用训练也只是形式,没有实际效果。
而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是从文本出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延伸训练:
1.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请找出词语“忐忑不安”。
2.结合工具书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3.请你们认真读读这一小节,说说课文里哪些地方体现了桑娜内心的忐忑不安。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先适时给予点拨,并引导学生品析“够他受”“自作自受”等词语。在对话中,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桑娜的内心,体验感悟她内心的自责、后悔与矛盾等复杂心理。接着再次引导学生品析这一自然段中的标点符号,感知桑娜内心的矛盾。最后,教师进行小结,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桑娜的内心活动,让他们认识到担心、自责但又坚定的心情就是对“忐忑不安”最好的诠释。)
4.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忐忑不安的事。
5.进行写法迁移,让学生结合文本自由说说怎样把内心的忐忑不安表现出来。
6.想象训练:周末爸妈都不在家,你在玩电脑游戏,一不小心超过了规定时间,结果被突然回来的爸妈给发现了,你当时心情会怎样?请参照本段手法,写写你当时的内心活动。
两次的设计大致一样,但是次序却不同,自然教学效果也不一样。年轻教师为什么没有实效,归根结底在于脱离了文本训练,学生缺乏对桑娜内心真实的体验;而有经验的教师却紧扣文本,从文本中提炼写法技巧,并进行有效迁移,这样不仅融入了文本理解,还能把教材真正当作例子,发挥了语言“示范”效应,训练效果也不错。
想象式的语用训练方法还有很多,但教师应该明白一点,无范围、无针对性的想象,其课堂必然也只有“热闹”。想象式语用训练应该紧扣文本,紧扣教学目标,在一定范围内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这样才能达到语用训练的目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