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从发掘语文味开始
2017-02-15江苏
⦿江苏/李 煦
高效课堂,从发掘语文味开始
⦿江苏/李 煦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最根本的莫过于语言文字,也就是听说读写,语文教学既要体现工具性,也要体现人文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去粗取精,在课堂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又不失掉语文味,是评价一节语文课是否高质量的关键。
语文味;深度阅读;情感共鸣;反复训练
语言,从来就是和文化血肉相连的,没有纯粹的和文化截然分开的语言。语言,是一种工具,当然也包含人文。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也要体现其人文性,笔者认为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语文味中。
何为语文味呢?当代语文教育家程少堂先生在《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中说:“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在近年执教高年级语文的过程中,更加体会到教学中教出语文味的重要性,也在与学生共同体悟语文味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
一、语文味在深度阅读中
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即所谓“意文兼顾”。如何能做到“意文兼顾”,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对文本的深度阅读,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有《卢沟桥烽火》一文,这篇课文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卢沟桥事变,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根据我以往的教学经验,在六年级学生的理解中,抗日战争就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者赶出中国,至于卢沟桥事变具体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并不了解,毕竟现在的孩子距离抗战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已很久远。因此,在执教这篇课文之前我有过诸多困惑,备课要备到什么程度?对抗日战争要做怎样的解释?学生到底能不能从文本中体会到我军抗战的顽强精神?因此在深度备课后,我与孩子们一起走进了文本,初读课文,理清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再读课文,热热闹闹,读出了我军的努力抵抗和日军的可笑行径,继续读课文,描写激战的词,对日寇不同的称谓,读出了日军的险恶用心,至此,学生就会明白,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的真正目的——侵占中国。通过对文本的深度阅读,激起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树立不把侵略者赶出中国誓不罢休的坚强决心,从而体会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坚持抗战的民族精神。
二、语文味在情感共鸣处
读者只有潜入了文字背后,走进了作者心灵,含英咀华,才能深得个中滋味。可见,品味和体悟语言才能与作者发生共鸣,才能体会到文本中的语文味。《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中,以孩童的眼光去看整个园子,园子里的一草一木都已经挣脱了植物的羁绊,变成了活物,黄瓜、倭瓜、玉米,大家愿意怎样就怎样,各自演绎自己的精彩,之所以会这样,正是因为孩童时期的作者在祖父的庇护下也是自由和快乐的,读懂了植物们的精彩,自然也能体会到作者的快乐,这个童心荡漾的园子,令人回味无穷。
三、语文味在反复训练里
语文味重在体悟,但也少不了反复的练习,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本里,几篇课文连续出现环境描写,《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第二段的开头便是“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在执教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与孩子们一起体悟了这里的环境描写,薄薄的雾霭表明了环境的阴沉,不仅是自然环境,更是一种阴森可怖的政治环境,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可以从中体会到肖邦不忍离开祖国的悲痛之情。下一个单元中《最后的姿势》一文,又出现了几处环境描写,其中“天空阴沉沉的”这一处最为明显,教学至此处,班里就有孩子发现了此处环境描写,并能顺利带入到下文的情景中,指出接下来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而在后面的课文《船长》和《爱之链》中,再次出现环境描写的句子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能够马上进入情境,迅速与文中人物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作者产生共鸣,这何尝不是体会到了文本中的语文味。
夏丏尊先生说过,“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大自然的神奇、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我认为,这就是对“语文味”的经典阐释。“读”“感”“练”愿通过种种,与我的孩子们一起感受语文味。
[1]程少堂.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
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