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品生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2017-02-15山西吕红仙

小学生 2017年7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情感

⦿山西/吕红仙

浅谈小学品生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山西/吕红仙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和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激活学生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从教和学需要出发,师生利用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达到最佳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而情感是人的道德行为的精神支柱,兴趣则是人的学习动力。”课标还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知识”。那么,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就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

不仅在课标中体现出情境教学的重要性,著名的匈牙利教育家波利亚认为“学习过程是从行为和感知开始的,进而发展到词语和概念,以养成合理的思维习惯而告终结”。没有情境,没有经历,如何感知?如何认识?由此可知,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知识的建构为目标,创设适合于学生的教学环境。

可是通过实践,发现我们创设的情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好,有的创设的情境目标不明确;有的突出呈现,忽视主体;有的考虑不周,设计不精;有的顾及首尾,淡化中间。有时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虽耗费大量心血和财力,却难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甚至是浪费教学时间,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究其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背负认识上的局限性,对情境创设缺乏深入的理性思考。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应遵循情境创设的常规原则,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搭建起学生“从知识向操行过度”的桥梁。

一、现实性原则

小学品生教师要深入观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闪光点,并结合教材资源,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以及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二、情趣性原则

学生通过情趣性活动,调动起学习欲望,才会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并积极把知识内化为操行。教师在创设品生教学情境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他们能够接受的形式进行,才能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让所谓的枯燥“说教”,转变成学生自觉学习的情境。

三、开放性原则

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才是最深刻的,也是最容易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习惯和操行的。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创设品生情境,要具有博大的开放性,敢于挑战学生的心理与课堂常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教师课堂情境设置得好,则能使教学内容与情境融为一体,既可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逐渐清晰地知道小学品生课堂的情境创设,是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展开学习,并从中获得与身心特征相匹配的提升。教师课堂情境设置得好,则能使教学内容与情境融为一体,既可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教学在品生课堂教学中已经被老师们作为激发学生、深化教学,活跃课堂、创造思维等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创设以下一些情境。

(一)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古语讲“兴起于思,源于疑。”在品生课教学中,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再是教师向学生讲授知识,学生只是一味的记忆知识。当代的教育教学新理念要求我们,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又能对所学知识有所创新。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特点,精心钻研教材,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探究,去和小伙伴合作交流,最终分析出问题的实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例如教学《如果我是他》一课,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开始出示矢量图,先让学生观察,是一个哭脸的老爷爷,随着老爷爷旋转180度,再次观察,发现哭脸的老爷爷变成了一个开心的少女。这时我提问,为什么哭脸的爷爷变成一个开心的少女,学生得出是因为旋转以后位置不同了,从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时,看到的结果就不一样。当然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切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问题情境取材要接近于学生生活经验和体验,问题情境材料与学生生活经验在统一、融合、碰撞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达到教学目标。

(二)音乐渲染,触动心灵 德国作曲家舒曼说:“一切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现象,都可以用音乐传达出来。”品德与社会教材着重于对学生的道德培养,教材本身蕴藏着许多丰富的情境内容,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直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音乐能调动人的情感,触动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在教学中恰当地选用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歌曲来教学,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创设了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从优美的声音中,表现情境内容,产生情感效应。在唱歌过程中,感悟歌曲内容,触动自己的情感之弦。唱后谈谈自己内心的感受。在说唱中,学生会消除学习疲劳,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我们分享 我们快乐》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分享的快乐,在这一环节中,我运用了歌曲的律动,第一次律动让学生单独根据音乐做动作,第二次律动让同桌的两个同学一起根据音乐做动作,两次律动之后,让学生说说哪次更有意思,哪次更快乐,从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从两次不同的律动,更深刻地感受到一份快乐,大家分享就得到了更多的快乐。同时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分享的意义。

(三)实物演示,再现生活 运用实物营造小学品生教学情境,是从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出发的,它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知识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如:在教学《动物、植物和我们》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观察动植物和我们人类之间的关系,知道观察动植物的方法,我在课前精心地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动植物,并且把他们请到了课堂上,直接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观察、了解植物的叶、花等生长周期,了解动物朋友的特征、生活习性等,学生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到动植物,这样直观形象的实物演示,让学生更准确地知道并掌握学习的方法。又如;在教学《送别秋天》一课时,教师用实物——秋天的果实(玉米、棉花、辣椒等)把这些果实搬进了课堂,让学生自己摘一摘,剥一剥,串一串等活动,感受人们送别秋天的方式,收割、储存粮食也是在送别秋天。这样的活动远远比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效果要好的多。也可在实物演示、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动物,植物和人们都有属于自己送别秋天的方式。

(四)故事诱导,明理导行 低年级品生课堂教学,教师以故事创设情境,可以增强品生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使学生感觉上品生课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自愿接受品生教育。例如,在教学《我们分享 我们快乐》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什么是分享,我在教学中利用故事《石头汤》创设情境,在故事中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分享以及分享给人们带来的快乐。这种趣味性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这一抽象的概念,借助创设故事情境明理导行,让学生能够把这种抽象的概念很容易的理解,并运用于生活实践。

(五)借图顺势,强化知识 在小学品社课本中,编有大量的图画,意向是把学生与教材的关系拉近,使学生更主动地理解教材。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不妨顺势取材,把“图画”用“基本功”白描于黑板上,并逐渐“升华”其内容,帮助学生轻松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大自然》时,课本中出现了许多美丽的秋天的图片,在分析课本中的秋天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了解我们当地的秋天,我让学生课前外出去寻找秋天,发现我们当地的秋天的特点以及不同地区的秋天是不一样的。这样就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和视野,也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方的秋天独有的美。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剧场表演,领悟内涵 学习不是简单的被动的记忆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借助教材中的插图,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进行现场表演、讲故事比赛、小小辩论会等。学生在体验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角色换位,进而讨论分析领悟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因为角色的新异性和亲切感,会很自然地引发学生进入角色、体验角色、评价角色的心理历程,这样学生便可进入一种沸腾的状态,从而使教育的理想境界得到实现。这种情景的运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教学《你帮我 我帮你》时,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之女,遇事比较自私,也比较自我。为了让学生理解遇到困难时要互相帮助,我创设了这样一个场景,让学生两只胳膊都不能动,自己穿上衣服,当学生发现独自穿衣服的困难时,想到了别人的帮助,然后学生顺理成章地互相帮着穿衣服,解决了这一困难。通过这样的表演,学生明白遇到困难时要互相帮助,这样困难就会减半,也让学生明白互相帮助时自己快乐也给别人带来了快乐。

又如:在教学《如果我是他》这课时,为了让孩子们进行换位思考,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下课了,同学们在一起高兴的跳跳绳,这时A同学想加入和大家一起跳,可同学们说,她跳得不好,成绩又差,所以不加她,这时A同学伤心地哭了。就这一场景让孩子们进行表演,通过表演让孩子们体会到遭到别人拒绝时A同学的心情怎样,如果遭到拒绝的是自己,那你的心情又怎样。通过这样的换位思考,让学生明白我们不应该取笑别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地去帮助她。

学生表演的过程就是他们陶冶情操的过程,也是他们自我教育的过程。角色表演也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动口、动手、动身、动脑等全方位训练,不但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而且又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表演技能。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才能改变胆怯、沉默、拘谨的气氛,使每一个学生敢于表演,善于表演,充分表现自己。这样,学生实践能力就能在表演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七)媒体展示,拓展思路 “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我本着这一教育原则,引导学生们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搜集各种生活素材,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孩子走进生活,再现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人和事。例如:在教学《大师成长的故事》时,让学生更好地知道大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利用网络的优势,在网上寻找大量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知道大师成功的秘诀。从而引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其实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在品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创设和运用教学情境,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地和老师、文本展开对话。这样才会启迪学生智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优化品生课堂教学,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情景教学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如何去运用的一点思考和实践。总之,情境教学是提高学生德行一致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能把简单的道理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师生和谐地融为一体,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抽象为直观,化刻板为生动,使学生学于其中,乐于其中,感于其中,从而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明辨是非,明理导行。

[1]姚高文.情境的创设与知识的构建[J].教学广场,2005.6.

[2]钟启泉.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3]李吉林.李吉林和情境教育学派研究[J].教学理论研究,2005.4.

[4]李文全.情境设置切勿中看不中用[J].教学理论研究,2004.4.

[5]李文全.情境教学策略[J].教学理论研究,2003.8.

太原市迎泽区滨河小学)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情感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情感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