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分析
2017-02-15李琴
李 琴
(辽宁省瓦房店中医医院,辽宁 瓦房店 116300)
·自拟经验方·
参芪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分析
李 琴
(辽宁省瓦房店中医医院,辽宁 瓦房店 116300)
糖尿病患者病情不断发展后并发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性较高,患病早期中医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最终实现逆转或者截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的继续发展[1]。笔者为探究对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加减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的用药效果及可靠性,选取近年来就诊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最终结果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瓦房店中医医院就诊的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患者10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46.8±6.9)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8.2±3.7)年。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6.8±6.9)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7.9±3.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注射胰岛素、控制饮食等常规性治疗及教育,使患者的空腹血糖都控制在6.5 mmol/L左右,餐后2 h内血糖水平控制在 9.5 mmol/L左右。同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盐酸贝那普利片(生产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30514)10 mg,每日1次。
观察组:在常规性治疗的同时,采用加减参芪地黄汤治疗,处方药物:黄芪20 g,太子参30 g,熟地黄、茯苓各15 g,牡丹皮、泽泻、三七各3 g。服用方法:以上药物颗粒剂,使用300 mL开水冲泡,搅匀后口服,每日1次。
观察指标[2]:观察并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统计学处理:软件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表示方法x±s,分别使用2、t检验计数资料、检验比较组间,当P<0.05则表示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治疗结果
1.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2.结果
(1)两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指标变化统计: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治疗前后比较±s)
(2)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含量变化统计:经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含量变化统计±s)
(3)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统计: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讨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肾阴亏虚,最终出现气阴两虚,所以患者的早期治疗是十分关键的。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8.00%、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芪地黄汤中黄芪可实现补气升阳的效果,党参佐黄芪可实现增强补气的效果,会对患者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产生促进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4],同时,党参多糖能促进患者血糖的降低,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提高患者体内的血浆白蛋白水平并促进水钠的排泄[5]。
综上所述,早期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加减参芪地黄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韩晶晶,陈霞波,龚文波,等.参芪地黄汤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4):986-990.
[2]王巧凡.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56例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17):2569-2570.
[3]马红霞.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3,31(4):140-143.
[4]高宏杰,李敬华,李海燕,等.抗炎药中药有可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3):59.
[5]张玉金.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近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9):211.
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