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运用,让情感在视听中丰盈
2017-02-14钱蓉
钱蓉
[摘 要]阅读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应注重画面、音乐与教材文本之间的有效链接,让学生在技术手段的刺激下丰富自我认知,形成独特的视听体验,强化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教师应借助多媒体运用,让情感在视听中丰盈:直观再现,在视频播放中演示鲜活情韵;高度融合,在音乐播放中浸润内在情感;齐头并进,在话音结合中体悟深远情境。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丰盈;多媒体;视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1-059
多媒体形象的画面、动听的声音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鲜活的资源。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视多媒体为唯一手段,忽视了对文本情韵的感知与体悟,未能将意蕴感知与技术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导致多媒体技术剑出偏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一、直观再现,在视频播放中演示鲜活情韵
文本语言大都是僵硬枯燥的文字符号。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将这些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动态画面,在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的情感。
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通过对“黑云”“白雨”“疾风”“绿水”的快速更迭替换,将夏日暴雨迅疾与猛烈的特点描绘得形象逼真。由于古诗语言的凝练与跳跃,学生难以体悟诗歌所展现的画面。这时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乌云铺天盖地,转瞬间暴雨便排空而至;雨滴坠落在船头、湖中,溅起了硕大的水花;突然一阵大风吹过,望湖楼下雨水骤减,乌云也早已躲到天边去了,西湖的水面仍旧清澈宁静。视频中的场景与诗歌完全融合,形成了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对学生在思维意识中再现诗歌的意境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正是在这样的视频的冲击下,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诗歌中“未”“乱”“忽”“如”等看似不起眼的文字,在凸显夏雨猛而快的特点中所起到的表达作用,为学生探寻、感知诗歌的表达意境奠定了基础。
画面与文字的高度融合,拉近了文本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距离,再现了诗歌意境中的美学元素,为丰富学生的认知提供了必要的资源。
二、高度融合,在音乐播放中浸润情感
语言有着民族与国家的界限,但依托听觉元素的音乐在引起感知与共鸣中,却不受民族与国家的限制。如果说文本中的语言是禁锢的文字,那多媒体技术中的音乐展现的则是流动的画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本语言形式的节奏与韵律出发,配置适切的音乐作品,浸润学生的心灵,触动他们的情感之弦,唤醒学的认知体验。
如《二泉映月》一文,作者依循着阿炳一生的遭遇与生活轨迹,运用形象真挚的语言展现了其创作二胡曲的过程。整篇文本,人、曲、景有机交融。因此,在教学课文时,教师可以选择二胡曲《二泉映月》中的相关片段,与语言进行对接,让文字与音乐形成合力,去冲击每一个学生。此时此刻的激情诵读,会将情感的释放、课堂的氛围推向高潮。
由于学生源自内心的真实朗读,将课文中原本僵硬生冷的文字转化成炽热的有声语言,鲜明而直观地再现了文本中的艺术形象以及艺术形象背后蕴藏的思想感情。这样不仅有效突破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尴尬,同时也在音乐的渲染与浸润下,学生深入到文本语言的内核之中,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入把握。
三、齐头并进,在话音结合中体悟深远情境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大量的古典诗文,高度凝练的语言中蕴藏着丰富的意境,彰显出传统文化独特的风采。读这些古典诗词最核心、最难的是在对诗歌内在意境的体悟与感知。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借助多媒体画面中的线条、色彩之美和悦耳动听的声音来凸显、再现文本意境,从而为学生的深入感知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时,教师选用了一组与词中意境相匹配的画面:青翠的高山、澄明的溪水、飘荡的渔舟、随波逐流的桃花、悠闲自得的垂钓老翁……在这样一幅烟雨迷蒙的春景图中,教师顺势播放了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优美的画面与委婉的琴声相得益彰,将学生的关注力聚焦在张志和的这首词作中。词中隽永而恬淡的意境在学生的意识中流淌,诗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学生。
这种画面与音乐的双重冲击,不仅为学生理解感知词作语言提供了渠道,更为学生深入感受词作的内在意蕴提供了有效策略。
总而言之,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都是创作者思维认知、情感意蕴的呈现。而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充分开掘文本中的情感元素,是构建有机课堂、彰显课堂情韵的重要资源。因此,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就应该充分关注画面、音乐与教材文本之间的有效链接,让学生在技术手段的刺激下丰富自我认知,形成独特的视听体验,从而促进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提升。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