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文本资源 培养语用能力
2017-02-14王云阁
王云阁
[摘 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的首要而核心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法引导,巧妙启发学生想象,对文本进行有效拓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语文课上感受到浓浓的语文味儿,在享受阅读中习得语言、学到方法,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本资源;语用能力;学法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1-02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理念强调了语文课程首要而核心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文首先是学习语言,特别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当是语文教学的正途。那如何充分利用好文本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呢?
一、注重学法引导,迁移运用语言
阅读教学的根本是为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当今的语文教学,过于重视内容的分析讲解,而忽略了学习方法和阅读策略,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从“把我对教材的理解教给学生”转移到“把我理解教材的方式教给学生”上来,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浙江的王自文老师执教的《古诗二首》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巧妙采用层递式引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象,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这一教学方法至今还被很多教师争相借鉴、模仿,几乎在每一节阅读课上都能看到。如,北师大版第十册的《丝绸之路》有这样一句话:“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飞去,又从南方飞回。一转眼,就是十一年过去了。”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引读环节:
十一年,寒来暑往,张骞目之所及尽是——牧草由绿变黄……
十一年,是漫长的等待,张骞身在匈奴,触景生情——牧草由绿变黄……
十一年,是无尽的思念,张骞心念大汉,从来没有放弃希望,因为——牧草由绿变黄……
十一年啊,他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
这个环节,教师设计了层递式引读。尽管教师的导语饱含深情,但是学生的齐读却不能打动人心。教师层递式引读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读而读。一节理想的阅读课应该让学生得言、得意、得法。以上教学设计,学生恐怕很难从中言意兼得。
我们再来看另一位教师是如何针对这一句话设计教学的。
师:同学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这句话是说时间漫长,张骞在寂寞孤独地等待。
师:这句话写得很生动。如果让我来写,只会干巴巴的:“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十一年过去了。”谁来告诉我,作者怎样写出这样生动的句子?
生:要用变化的事物来叙述。
师:我还是不会写,请你仿说一句。
生1:河水由水变冰,又由冰变水;人们的衣服由薄变厚,又由厚变薄。一转眼,十一年过去了。
生2:酸枣树由绿装变光秃,又由光秃变绿装;红柳由紫红变黄,又由黄变紫红;骆驼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一转眼,十一年过去了。
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通过巧妙的“示弱”,引导学生读中悟法,并迁移运用,进行语言表达训练。这样的课堂不仅关注文本“写什么”,更关注文本“怎样写”,将感悟内容与学习语言、揣摩表达有机结合,将学习表达与运用表达巧妙融合。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学习语言、感悟语言,习得语言的规律,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巧妙启发想象,培养发散思维
思维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由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互结合而成,其中发散性思维起主导作用。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就是敢于大胆想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的思维。笔者曾听过两节观摩课,教学内容是《游园不值》。在处理“春色满园关不住”时,两个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教法。
第一个教师这样教——
师:“春色满园”的“满”是什么样子?
生:就是特别满。
(教师出示垂柳的图片)
师:能用学过的诗句形容吗?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教师又出示花朵的图片)
师:还能用学过的诗句描绘吗?
生:“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师:还会是什么样子?
(学生说不上来了)
第二个教师这样教——
师:看到一枝红杏,诗人不禁联想到满园春色。那“满园春色”是什么样的?
生:园中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五颜六色的花都开了,非常美丽。
师:这是你用眼睛观察到的。除了用眼观察还能用什么观察?
生:闻到各种花香,扑鼻而来。
师:这是你用鼻子闻到的。还有吗?
生: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还有昆虫嗡嗡地飞来飞去。
师:这是你用耳朵听到的。谁能把用眼睛、耳朵、鼻子等多种感官观察到的合起来说一说?
从以上教学片断可以看出,第一个教师过早出示图片,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课堂中教师牵引过多。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痕的,是潜移默化的浸润和影响。我们知道,想象是以表象为基本材料进行思维的,想象的素材越多,想象的空间就会越开阔,想象的内容也就越具体、越完善。表象的储备主要来自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积累。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经验,帮助学生打开想象之门,而不是先入为主,过早地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素材,牵引学生说出教师想要的答案,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反观第二个教师的教学,不难看出教师注重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调动眼、鼻、耳等多种感官,充分展开想象。同时,教师有很强的语言实践意识,并没有满足于学生一个角度的想象,要求学生把用眼睛、耳朵、鼻子等多种感官感受到的合起来说一说。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层次性,而且体现了训练的梯度性。
三、有效拓展资料,提升语用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提升他们的语用能力,教师经常会从教材之外引入大量的阅读材料,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和拓展。但是,通过听课观察,笔者发现教师在课外资料的引用和教学内容的拓展方面存在一些误区,其中脱离文本、过度延伸的问题最为突出。课文教学是课堂教学之本,而拓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在对课文进行拓展延伸时,教师先要尊重文本,深钻教材,而不能为求开放和拓展而抛开文本,过度延伸,将课堂变成作秀的舞台。
最近,在一次观摩活动中我又聆听了一节《游园不值》的教学。40分钟里,授课教师前25分钟完成古诗的教学,剩下15分钟进行拓展。教师先后出示了以下几段课外阅读资料。
出示材料一: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朱自清《春》)
教师指名读后,提出一系列问题:“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最后教师小结:“这段话让我们感受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具体内涵。”
出示材料二: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朱自清《春》)
出示材料三: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冯剑华《雨》)
学生读完以上资料后,教师顺势问道:“你看到了什么景色印象深刻,使你想吟诵今天的这首诗?”
出示材料四:
李红是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工作出色。《教育动态》报道了她的先进事迹,运用了《游园不值》中的一句诗,你知道运用的是哪句吗?说说理由。
随后,教师又出示了一段学生的习作片断,要求学生也模仿习作把古诗运用到写作中: , 。每当看到八月十五的月亮时,我不仅吟诵起这两句古诗。
纵观以上拓展环节,可以看出教师连续引用了四段课外资料,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迁移运用学到的古诗,描写景物,抒发情感。但是,这里的拓展环节总给人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这节课上,教师引入了一大堆的课外资料,多而杂乱,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古诗词文化底蕴的形成更不是会背诵、会引用几首诗那么简单。再说,古诗教学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运用,而应把工夫放在朗读、背诵、积累上。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对诗歌进行比较和鉴赏。只有积累一定数量的古诗,学生才会脱口而出、运用自如。语文教师最应该做的是拓宽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渠道和空间,为他们提供在具体环境中开展言语实践的机会。只有把诗词自然地融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品诗,在品诗中生活,诗词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才能化作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如何充分利用好课本这个例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语文课上感受到浓浓的语文味儿,都能在享受阅读中习得语言、学到方法,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是我们每一个母语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永恒的追求。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