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图书馆入藏满文古籍图书概况与入选珍贵古籍名录书目

2017-02-14卢秀丽

兰台世界 2017年2期
关键词:清乾隆合璧满文

卢秀丽

(辽宁省图书馆 沈阳 110000)

辽宁省图书馆入藏满文古籍图书概况与入选珍贵古籍名录书目

卢秀丽

(辽宁省图书馆 沈阳 110000)

本文从满文古籍图书定义、辽宁省图书馆入藏满文古籍图书的成书时间、合璧文种、在全国所处地位、四部分类、装订形式、版本类型、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辽宁珍贵古籍名录》等方面,概括介绍了辽宁省图书馆入藏满文古籍图书情况,从近几年来陆续公布的几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辽宁省珍贵古籍名录》中辑出辽宁省图书馆入藏满文古籍入选书目。

辽宁省图书馆 满文古籍 珍贵古籍名录

一、辽宁省图书馆入藏满文古籍概况

清朝将国语、国书定为清文,我们今日称之为满语、满文。迄今为止,已知满文古籍图书版本最早的是顺治元年(1644)抄本《辽史》《金史》和《元史》,最晚的是伪康德二年(1935)姜园精舍铅印本《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从顺治元年(1644)至伪康德二年(1935),政府与个人采用满文书写、刻印了许多图书,我们称之为“满文古籍图书”(以下简称“满文古籍”)。现代有关专家学者将满文古籍定义为1949年以前形成的满文及与满文合璧的图书。辽宁省图书馆(以下简称“辽图”)满文古籍成书时间起自清顺治七年(1650)至伪康德二年(1935),包括满文及其与汉、蒙、藏、回、托忒蒙、维吾尔文等文种合璧的古籍书,主要来源于原沈阳清宫旧藏。

北京与辽宁是全国满文古籍藏书中心,辽图满文古籍藏书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已经入藏满文古籍266种一千多部,未整理入藏满文古籍数量不详,但是可观。据《北京地区满文古籍概述》一文统计,北京地区各馆入藏满文古籍数量比辽图多的是中国国家古籍馆,藏699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308种,故宫博物院古籍馆,藏287种,辽图入藏满文古籍数量位居全国前四名。

辽图入藏的满文古籍按照经、史、子、集、丛四部分类法分类,经部中小学类书籍最多,主要是用于满汉文学习的字书、词书、语法和蒙学之书;其次是对汉文经书的翻译之作较多。史部是则例、律例、圣训居多。子部基本上是儒家类书籍以及时宪书(历书)。集部和丛部书籍较少,主要是翻译之作。

辽图入藏的满文古籍装订形式主要是线装,其次是毛装。毛装书都是内府刻书,是辽图入藏的高品质满文古籍大部分所在。毛装这种装订形式在古籍目录学书中没被列入古籍装订形式之列,它是用纸捻将散页装订成册且没有经过裁剪的装订形式。这种装订形式的古籍书,纸张的页面大小不一,长短不齐。清内府刻印的毛装书都是采用上好的白连纸刷印的,纸白而细腻,薄而不透油墨,历年仍然洁白如初。

辽图入藏满文古籍版本类型有:写本、刻本、抄本、石印本、铅印本和影印本,其中多数是刻本。版本好书品高是清宫精写本、内府(包括武英殿)刻本。如:汉满三十二体《御制盛京赋》,辽图藏有乾隆十三年(1748)内府精写本、同年武英殿刻本以及1932年大连右文阁影印乾隆十三年武英殿刻本,这三种版本书品俱佳。辽图入藏满文古籍有120种是清内府刻本、写本,约占入藏满文古籍种数的45%。

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3部满文古籍,其中汉满三十二体《御制盛京赋》即是辽图藏书;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56部满文古籍,其中《三国演义》等23部是辽图藏书。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30部满文古籍,其中《满汉类书》与《满汉西厢记》2部是辽图藏书,三批共计26部满文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第一批《辽宁省珍贵古籍名录》收录25部满文古籍,其中《太祖高皇帝圣训》等8部是辽图藏书;第二批《辽宁省珍贵古籍名录》收录174部满文古籍,其中《周易》等22部是辽图藏书。第三批《辽宁珍贵古籍名录》收录32部满文古籍,其中《四书》等31部是辽图藏书,三批共计61部满文古籍入选《辽宁省珍贵古籍名录》。

近年来,辽图入藏的珍贵满文古籍陆续被影印出版,如上《御制盛京赋》》等均已面世。

二、辽图满文古籍入选珍贵古籍名录书目

1.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书目

2.入选《辽宁省珍贵古籍名录》书目

4 5 6 7 8 9 1 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孝经集注一卷七本头八卷满汉类书三十二卷御制清文鉴二十卷上谕八旗十三卷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目录二卷和硕怡贤亲王行状不分卷御制人臣儆心录不分卷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六卷朱子节要十四卷小学集注六卷薛文清公要语二卷御制劝善要言不分卷御制朋党论一卷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二卷御纂性理精义十二卷御制避暑山庄诗二卷御制盛京赋三十二卷满汉西厢记四卷(清)世宗胤禛敕撰(清)和素译(清)桑额辑(清)圣祖玄烨敕撰(清)世宗胤禛撰(清)允禄等编(清)鄂尔泰等纂(清)塔尔布等译(清)张廷玉撰(清)世祖福临撰(清)允禄等纂(宋)朱熹撰(明)高攀龙辑(宋)朱熹撰(明)陈选注(清)古巴岱译(明)薛瑄撰(明)谷中虚辑(清)富达礼译(清)世祖福临撰(清)世宗胤禛撰(清)世宗胤禛辑(清)李光地等纂修(清)圣祖玄烨撰(清)揆叙等注释(清)沈嵛绘图(清)高宗弘历撰(元)王实甫撰清雍正五年(1727)内府刻本清康熙刻本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天绘阁书坊刻本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内府刻本清雍正武英殿刻本清乾隆九年(1744)武英殿刻本清雍正刻本清顺治十二年(1655)内府刻本清乾隆十二年(1747)武英殿刻本清康熙十四年(1675)朱之弼刻本清雍正五年(1727)武英殿刻本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郑洛刻本清顺治十二年(1655)内府刻本清雍正二年(1724)内府刻本清雍正八年(1730)内府刻本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武英殿刻本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内府刻本清乾隆十三年(1748)武英殿刻本清康熙四十九年刻本满文满汉合璧满汉合璧满文满文满文满汉合璧满文满文满汉合璧满文满汉合璧满文满文满汉合璧满文满文满汉合璧满汉合璧1 2 3 4 5 6 7 8 9 1 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四书六卷四书六卷四书六卷清文鉴二十卷纲目四卷序一卷御制清文鉴二十卷御制满蒙文鉴二十卷总纲四卷实录内摘抄旧清语蒙古源流八卷皇清开国方略三十二卷首一卷皇清开国方略三十二卷首一卷平定金川方略二十六卷平定两金川方略一百三十六卷平定两金川方略一百三十六卷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五十四卷正编八十五卷续编三十二卷纪略一卷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五十四卷正编八十五卷续编三十二卷纪略一卷大清会典二百五十卷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一百八十卷钦定户部旗务则例十二卷钦定中枢政考三十一卷大清律续纂条例二卷大清律续纂条例二卷大清律例四十七卷大清律例四十七卷督捕则例二卷督捕则例二卷督捕则例二卷上谕八旗十三卷第三批(清)高宗弘历敕译(清)高宗弘历敕译(清)高宗弘历敕译(清)圣祖玄烨撰(清)拉锡等编(清)拉锡等编(清)小彻辰萨囊台吉撰(清)阿桂等纂(清)阿桂等纂(清)来保等纂(清)阿桂等纂(清)阿桂等纂(清)傅恒等纂(清)傅恒等纂(清)允禄等纂(清)允祹等纂(清)傅恒等纂(清)鄂尔泰等纂修(清)文福等译(清)允禄等纂(清)允禄等纂(清)董诰等纂(清)董诰等纂(清)徐本等纂(清)明德等译(清)徐本等纂(清)明德等译(清)徐本等纂(清)明德等译(清)世宗胤禛撰(清)允禄等辑清乾隆六年(1741)内府刻本清乾隆六年(1741)内府刻本清乾隆六年(1741)内府刻本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内府刻本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内府刻本清内府刻本清乾隆武英殿刻本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武英殿刻本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武英殿刻本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武英殿刻本清乾隆十七年(1752)武英殿刻本清乾隆刻本清乾隆刻本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武英殿刻本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武英殿刻本清雍正十年(1732)武英殿刻本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武英殿刻本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武英殿刻本清乾隆八年(1743)武英殿刻本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武英殿刻本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武英殿刻本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武英殿刻嘉庆七年(1802)增修本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武英殿刻嘉庆七年(1802)增修本清乾隆八年(1743)武英殿刻本清乾隆八年(1743)武英殿刻本清乾隆八年(1743)武英殿刻本清雍正九年(1731)内府刻乾隆六年(1741)武英殿续刻本满文满文满文满文满文满蒙合璧满文满文满文满文满文满文满文满文满文满文存二百四十六卷满文满文满文满文满文满文满文满文满文满文满文

[1]徐莉.北京地区满文古籍概述.满语研究.2004(1):80-85.

[2]卢秀丽,阎向东.辽宁省图书馆满文古籍图书综录.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

[3]翁连溪.清宫武英殿刻书.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4):58.

G 253

A

2016-12-19

猜你喜欢

清乾隆合璧满文
清乾隆时期青花缠枝莲托梵文酥油供灯研究
瓶上花枝簇簇俏 记一组清乾隆时期壁瓶的修复
天下四方 龙凤吉祥
大小合璧,微宏互彰
东西合璧 融古通今——邹涛艺事赏析
清乾隆后期饬禁剧曲策略的调整及撤局问题——兼谈乾隆帝对戏曲的真实态度
御製四體合璧《重修正定隆興大佛寺記》碑——章嘉國師、文本及多語體翻譯
满文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翻译方式探析——以《发愿文》、《普回向真言》为例
清代帝后御赐多语合璧匾额的制作及悬挂始末
三田渡汉文满文蒙古文碑文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