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剧艺术又开新篇章
——论《疯娘》的继承与创新
2017-02-14鲁龙儒云南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
鲁龙儒(云南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
彝剧艺术又开新篇章
——论《疯娘》的继承与创新
鲁龙儒(云南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
彝剧作为云南少数民族四大剧种之一,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从1985年正式命名至今,经历了萌芽、正式命名、发展、繁荣几个阶段,积累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到了新世纪,它与其他地方剧种一道,经历了经济大潮的冲击、审美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及媒体传播的多种形式等,面临着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2006年,云南省楚雄州彝剧团根据王恒纪的网络小说《我的疯子娘》改编为大型无场次彝剧《疯娘》,经过反复修改加工、逐步完善,2007年10月,在山西大同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中,获得了剧目金奖,并一举囊括导演、舞美、灯光、道具、音乐、表演7个单项优秀奖,引起巨大轰动,一时间好评如潮。此剧得到业内专家、学者、评委的认可与赞赏及观众们的喜爱。2008年,彝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8月,首届“彝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彝州楚雄召开,彝剧的发展与传承成为研讨会的重要议题,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群策群力、献计献策。彝剧《疯娘》作为成功剧目,再次成为专家、学者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本文就它的继承与创新、成功与不足做进一步深入剖析,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继承与创新
1.剧情设计
(1)原作介绍。
2003年,湖北平民作家王恒纪发表的纪实短篇小说《我的疯子娘》,作者以第一人称倒叙的手法,用寥寥5000多字,向人们讲述了疯子娘卑微而高尚、渺小却伟大的母爱。小说立即受到极大关注,被刊物转载、网站转帖、改编为影视作品,同时被多种剧目移植,可谓盛况空前。楚雄彝剧团在此番热浪中大胆创新,将其作为脚本,移植到彝剧中来。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功。原作讲述的是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我”的父亲因操作农业机械而使手臂致残,并因为父治病而身负大笔债务,成为无人敢嫁的老光棍。一位不知来历的疯女子流落到村里,为了传宗接代贫穷的父亲收留了她,疯娘生下了“我”后不久又不知所踪,几年后疯娘又回到了家乡。“我”长大以后,疯娘一直以她的方式疼爱、呵护着“我”,高中毕业时疯娘为给“我”送生活必需品而坠崖身亡,她的尸体3天后才被人们发现。作者用追忆的叙事性手法,看似平淡无奇甚至缺乏温情的语言,描写出疯娘对“我”伟大的爱。这种纪实性散文,加上朴素平直的语言,与母亲的千般温情;疯娘卑微、渺小的身份与她伟大的母爱形成巨大反差,更加震撼人们的内心世界,泪水无数次擦亮人们的心灵。作品以体现普通人物、小人物的精神世界的现实主义写作主题相吻合,表现真、善、美的时代精神,是很好的现实主义作品。
2.剧情的继承与创新
剧作家把原作移植到彝山、彝人之间。其一,人物设计方面,将主人公取名为“荞子”(疯娘)、“瓦苦”(我的父亲)、“石头”(我)都是很具有彝族人民特点的,荞子是彝族地区特有的且常见的高寒山区粮食作物;石头象征彝族人民的根。剧中加入了阿嫫(奶奶)这个人物,她是彝族老人的化身。她现实、愚昧、有些自私却很善良,是现实与理想,善良与自私,愚昧与精明,封建与市井人物的化身。其二,在彝台设计方面,用了彝族人民的原始图腾老虎,并用8只可爱的小老虎,表达彝族人民喜迎八方客的好客之情,色彩多采用彝族崇尚的黑色、红色和白色,再加上彝族著名的刺绣——火红的马樱花置于台中。马樱花是彝族人民的象征,也意示着疯娘就像这火红的马樱花,开在深山、自生自灭。整个舞台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其三,道白用彝语汉腔;服装用彝族的刺绣服;舞蹈采用彝族最具代表性的跌脚舞、跳菜、背新娘、丧舞等彝族舞蹈体系;音乐采用彝族传统的梅葛调、阿色调、放羊调、爱调、恨调等。其四,剧情方面,在剧情前半部分设计了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三月会等,故事在火把节狂欢的热烈气氛中拉开序幕。结尾处疯娘坠崖身亡用的是彝族隆重的丧礼,音乐用哭丧调、尸蜜郭,舞蹈用丧舞。如此这般,“疯娘”就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彝家人,故事也就是地道的彝家人的故事了。
2.音乐创作
《疯娘》的音乐创作沿用了传统的原曲填词、原曲改编和特色音乐素材创作3种方式。开场剧情为彝族传统的火把节,用楚雄牟定县极具特色的“丰收歌”拉开了狂欢的序幕,“我们大家一起唱,欢乐在人间……”作者用原曲选用手法,将词、曲原封不动地设计运用于此,把节日狂欢、热烈的气势瞬间推向高潮。接下来的“阿苏者”“昙华山好地方”都是原曲选用,音乐延续了节日欢快的气氛。抒情运用悠扬、婉转的“阿苏者”。“阿苏者”源于姚安县,表现了青年男女在火把节里表达爱慕之情,互诉衷肠。运用大姚县的“昙华山好地方”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节日的愉悦之情。将大理州南澜县的“跳菜”音乐,运用于荞子与瓦苦成婚宴席情景中,表现出彝族人民的好客与乐观。虽然瓦苦家境贫寒,可对于“成亲”这一人生大事,一定要倾其所有,对前来祝贺、帮忙的贵客们盛情款待,用跳菜这一最高礼仪。对于娶“疯子”虽是无奈之举,可乡亲们还是衷心祝福、热心帮忙,将瓦苦的婚礼办得风风光光、热热闹闹。几年后石头长大了,跟小伙伴去打猪草时唱的童谣,作者运用大姚县、姚安县一带的娃娃蜜郭创作改编而成,乐曲短小,风格活泼、生动,歌词口语化,体现了石头在母亲疯娘走后几年中健康成长,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疯子阿妈回来了,阿石遭到小伙伴的嘲弄,与小朋友发生冲突——决斗,阿石与砖厂老板儿子摔跤时采用了民间摔跤音乐素材创作而成,音乐充满动感、扣人心弦。两人的舞蹈动作也采用民间摔跤的公鸡啄架、斑鸠吃水等动作,形象逼真、生动具体。对于主要人物唱段作者多用原曲改编填词和特色音调创作两种方式,下面逐一分析。
(1)主题曲。
火把节上,大家正在狂欢高歌“我们大家一起唱,欢乐在人间”时,疯姑娘(荞子)唱着“山上哎有棵麻栗树,树上哎有个喜鹊窝”,作者用武定县彝族的留客调填词而成,音乐第一句为徵调式,第二句为羽调式,曲调略显伤感,荞子自言自语地唱着,疯疯癫癫地走进了人群中,与节目的气氛格格不入,她口中的曲调奠定了忧伤的感情基调。到荞子婚礼双人舞后,此旋律首次完整出现,作者用小提琴独奏主旋律,后两句的“喜鹊飞来下个蛋,飞来飞去不离窝”由前两句发展创作而成,多次重复并叠置进行,从歌词意思交代了剧情的主题,并由伴唱完成,最后发展成四声部合唱。作者融合了西洋乐演奏、戏曲帮腔(伴唱)和声乐的合唱等表现形式,从民间曲调到创作发展,从独唱、独奏、伴唱到合唱等丰富的表现手法,即交代了剧情主题又奠定了悲剧的感情基调,类似歌剧中序曲的效果,取得了较大成功。荞子被赶出家门,主旋律再次响起,仿佛在表达她“飞来飞去不离窝”的不舍却又无助的心情。荞子坠崖身亡,全剧结尾,主题曲第三次出现,用了男女声对唱与合唱形式,意为男女主人公的对白,乡亲们的不舍,也是荞子一生悲苦的总结,情感的升华。
(2)荞子唱段。
曲一:《阿妈的眼睛珠》
婚后一年,荞子生下儿子,怀抱儿子深情演唱《阿妈的眼睛珠》。第一乐段歌词上句为“阿妈的眼睛珠,阿妈的心肝”,下句重复一遍进行,旋律选用武定县一带的民间音调为素材,用了典型的羽音开始,角音结束,共四句。第一、二句旋律一致,第二句是第一句节奏压缩一倍进行,第三句与第一句一致,后一句有所发展。第一小节与第一句第一小节一致,后一小节落在羽音上,第一乐段结束。第二乐段歌词为“阿妈想你在心里,阿妈念你在梦里”。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发展创作而成,第二句又落在角音上,第三句由第二句发展变化而成,结束音落在羽音上。这是妈妈唱给刚出生儿子的内心独白,歌词为娘俩的分离埋下了伏笔。唱腔旋律优美、婉转,第一乐段用四拍子,第二乐段为三拍子。荞子用了吟唱的感觉,音量控制很好,基本上用弱声完成,配以她爱抚、温馨的肢体动作,表达出母亲对孩子的万般疼爱。这时观众根本不会觉得荞子是个疯子,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无论这个母亲是贫是富、健康与否,她同样拥有爱的权利。欣喜的阿姆给孙子唱着摇篮曲,《阿妈的眼睛珠》旋律第二次响起,以变奏的方式出现,仿佛这份母爱感染着这位老母亲,但作者却以变奏的方式出现,这份人之常情似乎变了味。荞子被赶出家门,瓦苦心痛不已唱着《爱恨调》,紧接着《阿妈的眼睛珠》第三次响起。作者用伴唱的形式演唱《阿妈的眼睛珠》后,又以器乐演奏的形式将《阿妈的眼睛珠》变奏进行,加上结束句,作为上半部分剧情的结尾。下半部分开场时用了集体舞,舞者怀抱孩子从舞台高处呈“之”字进行,又运用了戏曲的走圆场,意为荞子为寻子走过千山万水。此手法类似大型风情歌舞《丽江印象》中,表现纳西人从远古走来的类似情景。《阿妈的眼睛珠》的旋律第四次响起,作者将第一乐段的四拍子改为三拍子进行,并多次重复出现,在配器上加以变化。三拍子的华丽、浪漫与荞子千里寻子的艰辛与悲苦形成巨大反差,最后荞子倒在雪地里,嘴里喊着“石头、儿子……”。冥冥之中,荞子又回到村里,亲人相认悲喜交加,《阿妈的眼睛珠》第五次响起,作者用擅长抒情的乐器二胡为独奏,月琴等特色乐器伴奏,营造出深情、亲切、喜悦之情,意示着亲人们真正接纳了这个疯子娘。石头与伙伴发生冲突的情节中,摔跤比赛时《阿妈的眼睛珠》第六次响起,作者用三拍子演奏此旋律,与摔跤的紧张气势形成对比,表现荞子护子心切,可她的行为却令正常人无法理解,同时《阿妈的眼睛珠》成为荞子的音乐形象。石头长大了,放学时阿妈来接他,石头从内心接受了阿妈,母子相见,《阿妈的眼睛珠》第七次响起。作者用小提琴、二胡演奏,作为母子内心的旁白,与此时的心情引起巨大共鸣,也是母子情感的圆满结局。
曲二:《为何我们相见难》
沉浸在幸福之中的荞子被阿姆告知“你走,不要在我家”后,犹如晴天霹雳,难舍刚出生的儿子,肝肠寸断,深情演唱《为何我们相见难》,苦苦哀求未果,伴唱重复一遍旋律,意示着阿姆代表势力的壮大,狠心赶走荞子,荞子万般无奈舍下亲骨肉,再次流落他乡。
3.阿姆唱段
曲一:《荞子花开》
石头出生了,欣喜的阿姆抱着孙子唱道“荞子开了花,荞子生了娃,我有一个大孙子……”作者采用姚安县一带的音乐素材,风格与老人蜜郭一致,用连续大跳的音程进行,表达阿姆喜得孙子,成功传宗接代的喜悦心情。
曲二:《摇篮曲》
阿姆怀抱可爱的孙子,用歌声伴他入梦。作者采用彝族的娃娃蜜郭中哄孩子睡觉的曲调,经过丰富、发展创作而成,体现了奶奶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心情。荞子离家回来后,阿姆再次唱起《摇篮曲》,沉浸在团聚的甜蜜之中,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体现了她的善良与慈爱。
曲三:《左也难来右也难》
《左也难来右也难》是由于荞子的一句戏言,阿姆深信孙子吃了妈妈的奶也会疯的,并担心荞子会对孩子产生伤害,决意赶走荞子时的唱段。阿姆一方面觉得荞子也很可怜,但深信民间流传的说法,决定只好狠心赶走荞子,并安慰自己“要碰上富裕的好人家,她会过得更好”。作者选用姚安、牟定一带音乐素材进行创作,借鉴戏曲的跺板,用连续的下行级进音阶进行,来表达阿姆善良与自私、慈爱与愚昧的人物形象,以及势力与无奈的矛盾心理。接着《左也难来右也难》完全再现,用阿姆独唱与伴唱的形式,形成了她与村民的呼应与共鸣。
曲四:《哭丧调》
荞子为给儿子摘仙桃坠崖身亡,众人赶到,阿姆唱《哭丧调》,“阿姆的叫花子(要饭的),你死了么我咋个整(怎么办)”,曲调采用尸蜜郭中的哭丧调。阿姆又哭、又唱兼之说(白)诉,表达她撕心裂肺的苦痛与不舍,让众人不禁泪如雨下,感受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深深悲痛。
4.瓦苦唱段
曲一:《一日夫妻百日恩》
阿姆告知瓦苦打算赶走荞子后,瓦苦央求母亲留下荞子而唱《一日夫妻百日恩》,也是他对荞子深情的表白。虽然妻子是个疯子,可瓦苦也深深爱着她,对即将离开的荞子极为不舍。此曲旋律深情、婉转,似娓娓道来。
曲二:《想你真想你》
荞子被阿姆赶出家门,主题曲再现,瓦苦思念荞子唱起《想你真想你》,皎洁的月光照在村里的石板上,伤心的瓦苦弹着小三弦,跳着跌脚舞唱道:“想你想你真想你,一日想你十二时,一月想你三十天,白天想你满山跑,夜里想你蹲墙根……”作者运用牟定县爱恨调的素材,用高胡与闷笛伴奏,前半部分“想你想你真想你”似深情的诉说,后半部分“哪日才能见到你”,连续的后附点进行,与旋律的大跳进行,富有极强的张力,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表达了瓦苦深深的思念和想见到荞子的急切心情,感染力非常强。使这个平时冷冰冰、有些愣头愣脑的彝家汉子与内心情感的汹涌澎湃形成强烈对比。
5.石头唱段
曲一:《梦中的阿妈》
出生10多年后,石头第一次见到妈妈荞子,可与他想象中的妈妈相差甚远,他沮丧地唱道:“梦中的阿妈……可我的阿妈是个疯子娘。”曲调以叙述为主,彝族音乐风格较弱,创作痕迹较大。
曲二:《我的阿妈》
阿妈来接放学的石头回家,石头体会到阿妈的爱与无私,接纳了这个疯子娘。歌词述说了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和无微不至的关爱。曲调为深情的诉说,节奏较平稳,音程跳度不大,作者力求创新的意图很明显。
曲三:《母爱无价》
紧接上一曲《我的阿妈》,石头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深情赞美母爱无价,对阿妈充满感激,曲调以抒情为主,歌中唱道“……才感到母爱无价”。旋律为大线条进行,音程跳度很大,抒发了石头激动的心情。
曲四:《母女对唱》
由主题曲发展而成,是母子心灵的对白,母子终于敞开心扉,深情对唱,二人情感的升华,起到了点明主题的作用。紧接着伴唱出现,演唱《阿妈的恩情》,意为悲剧情节前的烘托。
曲五:《叫一声阿妈》
阿妈为给石头摘他爱吃的仙桃不幸坠岸身亡,作者运用了戏曲的快板增加了紧张气氛。《叫一声阿妈》头两句用主题曲的头两句旋律“山上哎有棵麻栗树,树上哎有个喜鹊窝”写成,演唱时断断续续,表现石头丧母后的哭泣和悲痛心情。音乐形象多为抒情、忏悔,他对妈妈的种种无视、冷漠,类似哭丧的感觉,但创作痕迹较大,民族风格较弱。石头与伴唱完成,增强了感染力,也意味着众人与石头心灵的共鸣,石头悲痛地说“这就是我的疯子娘”伟大而平凡的母亲,全剧结束。
6.村长与村民的唱段
曲一:《荞子回来了》
用《丰收歌》改编而成,瓦苦与村民演唱,表达了瓦苦终于盼回妻子愉悦心情。
曲二:邻居大婶唱段
荞子错把包谷苗拔回家,邻居大婶生气找上门来,唱段由《阿老表》的旋律稍作改动填词而成。
曲三:村长唱段
荞子为帮助儿子,情急之下推了砖厂老板的儿子,砖厂老板带人砸了瓦苦家,村长前来调解时唱道“……人没有尾巴,做事要考虑后果……”,村长的唱段与瓦苦《爱恨调》前半部分旋律相同,反复演唱而成。
■成功与不足
1.剧情设计
全剧前半部分有“火把节”“跳菜”“背新娘”“洞房双人舞”等情节,显得过于庞大、华丽、热烈、欢快,而后半部分剧情显得有些单薄不够丰满。也许作者有意要形成对比,但庞大与细腻、理想与现实过渡得不够好,因此后半部分显得冷清,有虎头蛇尾之感。
2.音乐创作
(1)成功之处。
主题曲的创作很成功,特别是几次不同的再现,既强调了主题音调又有所发展变化,体现了强大的音乐生命力。荞子的唱段很感人,特别是《阿妈的眼睛珠》,使听众被这种温情融化了,极富感染力。后来几次不同的变奏,音乐成功完成了从母亲的无限深情到母亲的伟大形象这一转换过程。无数次的变奏和演绎方式的不同,使人们“一次次擦亮泪眼”,旋律似清泉滋润人们的心田,震撼人们的心灵。瓦苦的唱段《爱恨调》的创作同样很成功,作者运用牟定县的民族音调,加上三弦弹唱,闷笛、高胡等特色乐器的运用,很好地塑造出瓦苦这一音乐形象,体现了平凡、卑微小人物的真爱、大爱。
(2)不足之处。
阿姆的唱段创作过于保守,有些中规中矩,音乐形象不够鲜活、独特。村民的唱段中,《荞子回来了》旋律采用《丰收歌》,邻居大婶的旋律采用《阿老表》有些牵强。村长的唱段与瓦苦的《爱恨调》前半部分一致,好像没有理由,有些欠妥,两者性格、处境各异,要表达的剧情与音乐形象完全不一样,因此用同样的音乐则缺乏说服力,做戏的成分太多。石头的唱段不够成熟,也许出于对石头这一人物特点的考虑,作者多用创新的手法,但与民族特色音乐素材融合不够好,因此民族风格不浓,“彝味”较少,缺乏主题音乐形象,就连他与荞子对唱这一主要人物的重要情节也草草而过,难以完成戏剧冲突的作用,音乐旋律给人印象不深。
总之,彝剧这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剧种,通过《疯娘》的突破性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功,足以说明具有民族特征的彝剧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植根于民族的剧种、剧目永远具有广阔的创新和发展空间。彝剧《疯娘》取得的成功和突破发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目的和号召性作用,为彝剧艺术翻开了新的一页,它再次激励专家、学者们关注和励志于彝剧的继承、创新与发展,愿彝剧艺术再接再厉,涌现更多优秀剧目,在新世纪再创辉煌。